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囊尾蚴病在猪养殖生产中较为常见,猪囊尾蚴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光对生猪养殖带来一定的危害,对社会公共卫生也造成了潜在的危害,本文从猪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与防治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猪囊尾蚴病,群众俗称:“囊虫猪”或“米虫猪”,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Taeniasolium的幼虫一猪囊尾蚴Cyscicercus cellulosae,它可寄生于猪的肌肉中,大量寄生使肌肉不能食用而销毁,人误食含有猪囊尾蚴的肉品,可发生绦虫病,该病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并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根除的六种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疫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对猪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cC1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猪囊虫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绦虫病主体由猪绦虫形成寄生虫病,并可由虫卵导致人体患上囊虫病,其成为人畜共患病的主体类型。猪绦虫卵可在人体之中逐步的生长发育并成为囊尾蚴,最终发展成囊尾蚴病以及囊虫病等。该类病种,人体为唯一的终宿主,而猪以及人则还可为中间宿主。猪患此病,便会形成豆猪肉。即当猪体内寄生囊尾蚴后,便可在猪瘦肉中形成类似黄豆粒的白色囊状物,其中充盈液体,伴有米粒状头节以及小钩,还有吸盘,多在猪腿部、腰部、肩部、心脏以及舌头部位与颈部肌肉中显见。人食用患病生猪肉以及  相似文献   

5.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寄生于人、猪各组织器官所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流行范围广,呈世界性分布,除因宗教  相似文献   

6.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心脏、脑等处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不仅寄生在猪、猫、野猪等体内,还可以寄生在人的脑、心脏等处,引起人的多种类型的囊虫病如皮肤型囊虫病、脑囊虫病(脑实质囊虫病、脑室囊虫病)、心肌囊虫病、口腔囊虫病、眼囊虫病及椎管囊虫病等.人是囊尾蚴的中间宿主,也是其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7.
猪细颈囊尾蚴病的检疫及危害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检疫情况 在上市的自条猪中,发现有不少猪患有细颈囊尾蚴病,我县仅1992年检疫13250头白条猪中,检出1335头猪患有此病,检出率达10%左右,大大高于猪囊尾蚴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寄生于犬的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等处所引起的囊虫病。因此,该病随养犬多少呈区域性发生,特别是对仔猪有较大的致病力。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导致死  相似文献   

9.
猪囊尾蚴病又称为猪的囊虫病,俗称“豆猪肉”、“米星肉”或“米猪肉”,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在我国发现较早,有不少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几年由于防控得当,此病的发生较为少见,但在我省农牧区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大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由于虫体的寄生,使得宰后内脏废弃、肉品质降低,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生活史、病理剖检、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尾蚴病是肉品卫生检疫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四部规程"列为的必检项目.我从事兽医临床与动物检疫工作多年,对该病的检疫鉴定与综合防制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 猪囊尾蚴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食肉方法密切相关.如人吃了未煮熟的含猪囊尾蚴的肉,猪吃了含此病原的人类粪.该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猪囊尾蚴病也叫猪囊虫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当人吃进生的或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囊尾蚴病肉 ,即可在肠道中发育成有钩绦虫。人还可因吞入含有钩绦虫卵的肉而感染囊尾蚴病。此病在人畜间循环 ,不但对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危害极大 ,而且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感染特点的改变感染程度的变化 :在应检部位的切口中囊虫的数量明显下降。以前在一个切口中可以检出数粒虫体 ,而近年来在猪体应检部位切口可发现的囊虫数目下降约一半。 1 997年 3月笔者在市场上监督过程中发现一例盖有合格肉品检疫印章的胴体 ,仅在肩胛肌部位有 2粒猪…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猪肉绦虫囊尾蚴虫病是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Pathak等人在1983年报道,有18%的猪流行此病。由于感染此病,致使许多猪肉被废弃。有效药物对治疗感染猪肉绦虫成虫是可行的,但对预防该病却无实际意义。本研究报道了接种六钩蚴的试管培养抗原后的猪对抗猪肉绦虫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4.
猪囊尾蚴病是人与猪之间互相传播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此病无论对人类的健康,还是对养猪生产发展危害都是很严重的。因此,自1986年以来,在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鹿振起同志指导下,为防治密山市市猪囊尾蚴病,推广应用了“定量血片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猪囊尾蚴病方法及治囊虫良药丙硫苯咪唑。自1998—2003年在全市20个乡镇94个村,共检猪  相似文献   

15.
猪囊尾蚴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囊尾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囊尾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寄生在人和猪等体内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被世界公认的经济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并且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所以有效控制猪囊尾蚴病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多种多样,但是目前选择特异性高且能有效快速防控猪囊尾蚴病的疫苗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就近年来猪囊尾蚴组织细胞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多肽疫苗和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北部猪囊尾蚴病发病率比较高,猪囊尾蚴大  相似文献   

18.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因患该病的病猪肌肉中出现米粒状的物质,故老百姓又称这种猪肉为"米猪肉"。笔者根据几例疑似病例总结了一些诊断经验,可为检疫工作者准确诊断猪囊尾蚴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囊尾蚴循环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尾蚴病是由带科(Taeniidae)带属(Taenia)的猪带绦虫(有钩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俗称囊虫病。该病主  相似文献   

20.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于人体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俗称猪囊虫病。该病不但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屠宰场加强对猪囊尾蚴病的检疫检验对于控制该病的发生、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从事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统计数据,经过科学分析后,阐述了猪囊虫病对人畜的危害、检疫检验和处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