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犊牛实施早断奶,早期补饲,能够显著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犊牛早期补饲是犊牛在出生一定时间后,在继续接受哺乳的同时,开始补充适量的精粗饲料,以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快速成熟,肠道尽快建立正常的菌群,减少犊牛疾病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笔者主要就犊牛早期补饲效果开展试验,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采用犊牛早期断奶能够显著提高断奶牛体重,缩短断奶时间,减少青干草的采食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养牛业认为犊牛的断奶时间应为6月龄,但随着养牛业的蓬勃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发现犊牛提前断奶可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促进犊牛瘤胃迅速发育,增强犊牛消化能力,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缩短母牛发情周期,降低犊牛养殖成本等;简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10日龄开始补饲开口料,20日龄开始补饲青绿饲料,按照先精料后粗料的补饲原则进行,增强精饲料的适口性,青绿饲料应以优质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为主等。  相似文献   

3.
犊牛实行早期补饲断奶技术,是提高母牛繁殖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将分娩之后2 d内的6头公犊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头。试验组采取早期补饲断奶技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养。结果表明,120 d断奶犊牛体重比180 d断奶犊牛体重增加11.7 kg,增长了6.52%。补饲的犊牛其母在产后70 d~85 d就可表现发情,做到提前配种;而未补饲的犊牛,其母在犊牛断奶后1个月~2个月才表现发情。补饲的犊牛,养殖者在1个周期有316.48元的收入;未实行补饲的犊牛,养殖者在1个周期内亏损1318.56元。  相似文献   

4.
草原红牛属于地方优良品种牛。笔者以初生犊牛及其母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自然断奶犊牛和人工断奶、补饲犊牛进行对比,研究早期补饲对犊牛生长发育及母牛后期发情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断奶补饲犊牛其体高、体长、十字部高、胸宽、胸深、腹围等生长性能指标均高于自然断奶犊牛;体重增长人工断奶补饲犊牛与自然断奶犊牛在4月龄后增长差异极显著;并且后期母牛发情较早,发情率及受胎率均显著提高,体现出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1概述早期断奶是指应用营养科学和现代养牛技术,通过对犊牛进行超前补饲,超常规时间断奶的方法。其特点哺乳期短,奶量消耗少。犊牛自然哺乳时,8月龄左右才断奶;而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在奶牛和乳用水牛上广泛推广应用,并日益完善,奶牛现在的早期断奶为30 d。我国实  相似文献   

6.
补饲能够确保羔羊成为一只消化功能完全的反刍动物,即在相对较小的年龄阶段就能很好地采食混合饲料.通过早期补饲,不仅可以为羔羊补充一定的营养,促进羔羊前胃发育,增强羔羊生活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减少对母羊过度的营养消耗.本文在研究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奶羔羊补饲技术,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彭阳农村地区肉牛散养户犊牛出生后,一般采用随母哺乳、自然断奶的传统饲养模式。犊牛出生后随着年龄增加,生长发育加快,营养需要也增加,而肉用母牛产后2~3月产乳量逐渐减少,单靠母乳不能满足犊牛营养需要。同时,母牛泌乳和犊牛直接吮吸乳头哺乳所产生的刺激,对母牛的生殖机能恢复产生抑制作用,严重影响母牛发情,造成带犊哺乳的母牛在产后90d甚至更长时间都不发情。进行隔栏补饲、早期断奶,可限制犊牛吮乳时间和  相似文献   

8.
推广运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可促使母羊提前结束泌乳,尽快进入再繁殖生产过程。从而提升肉羊生产水平,提高养羊效益。羔羊的早期断奶技术的实施需要掌握孕羊饲养管理、羔羊的护理、早期补饲、断奶方法、防疫保健等相关技术来支撑。1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1.1提供体质健壮、发育良好的羔羊,必须从羔羊胎儿期就开始培育,保证母羊妊娠后期营养是羔羊正常发育、增强羔羊体质的关键。母羊怀孕后期的2个月胎儿生长变快,妊娠母羊和胎儿共增重7~8千克,为满足母羊的生理需要,每天给怀孕期母羊补饲混合日粮0.5kg。1.2除补饲混合饲粮外,还应补饲优质青…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不同放牧条件下繁殖母牛科学补饲要点及犊牛断奶措施,以期为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犊牛断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瘤胃微生物菌群对犊牛早期断奶的影响,试验选择10日龄的荷斯坦小公犊牛3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头,试验组分别于10,13,20日龄时投喂同群成年牛瘤胃液10,50,100 m L,并在15日龄时对其补饲开食料,对照组犊牛除不进行瘤胃液投喂处理,其他饲养管理与试验组相同。分别在犊牛初生2 h后、断奶当天进行体尺、体重测量。结果表明:采用成年牛瘤胃液投喂犊牛并实施早期断奶可实现55 d左右早期断奶,断奶后试验组与对照组(75 d左右断奶)体重和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断奶时间试验组却较对照组提前了20 d,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犊牛腹泻发病率较对照组低33.3%,效果非常明显。说明在犊牛培育期间采用成年牛瘤胃液投喂犊牛可以使犊牛瘤胃微生物菌群提早建立,促进犊牛瘤胃消化机能发育,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缩短犊牛断奶时间,实现早期断奶,同时减少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断奶应激由环境变化、饲粮转换以及消化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引起,会导致犊牛生长受阻并增加腹泻的风险,影响生产效率。研究断奶应激对犊牛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及其营养调控措施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胃肠道和免疫功能以及生长性能阐述断奶应激对犊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提出营养调控措施,以期为未来的犊牛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缩短母羊繁殖周期,提高繁殖生产效率,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宁夏平罗县肉羊繁育中心选择2~2.5岁舍饲健康空怀肉杂羊(杜泊羊×小尾寒羊)、滩寒杂种羊、小尾寒羊母羊共120只,随机分为4组,开展了分段营养调控饲养技术对母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文章统计了两年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母羊采取分段营养调控饲养,羔羊采取早期补饲的饲养技术可显著提高母羊繁殖效率,能达到2年3胎或1年2胎。羔羊于10日龄进行早期补饲,60日龄断奶,能够促进生长,缩短断奶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Ⅰ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Ⅱ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Ⅲ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补饲料对3月龄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3月龄(90±5)日龄]健康大通母犊牦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犊牛全放牧,试验组犊牛在放牧基础上分别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水平分别17%、18%、19%)的3种等能量(增重净能5.6 MJ/kg)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能够显著提高犊牦牛的平均日增重,17%、18%和19%补饲组分别提高了28.87%、47.47%和28.61%(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17%、18%和19%补饲组分别增加了10.57%、16.64%、21.84%(P0.05)。3)与对照组组相比,补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显著提高了瘤胃和大肠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盲肠、结肠的绒毛高度以及十二指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因此,补饲能够提高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生产性能和促进胃肠道发育,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的补饲料的适宜粗蛋白质水为18%。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犊牛的数量大量增多,为了使犊牛正常而健康的生长发育,早期断奶早期补饲,增加商品奶,降低培育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大发展。 一、犊牛早期断奶的好处: 1、缩短哺乳期,节省用奶量。常规犊牛的哺乳期长达10个月之久,实行早期断奶可改为6月龄断奶。不但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而且节约大量全乳,满足市场的需要,可大大降低培育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初生重和断奶重是评定牲畜生后期生产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犊牛也不例外,初生重及断奶重越大,后期的生产性能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低、则差。六月内的幼牛仍属犊牛,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但同时需要相应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水平。然而,此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轻则影响后期的生产性能,重则形成僵牛,大幅度降低养殖效益。因而,对犊牛进行补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犊牛的数量大量增多。为了使犊牛能正常而健康的生长发育,采取良好的管理与早期断奶补饲,可增加产奶量,降低培育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格尔木市大格勒乡某养殖户仔猪的不同日龄补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早期补饲可以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下痢的发生,在相同日粮供给的条件下将试验群分为4组,每组3头,除补饲起始日龄不同外,其他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相同.第1组7日龄补饲,第2组14日龄补饲,第3组21日龄补饲,第4组28日龄补饲,至35日龄断奶时第1组平均断奶重为(8.05±0.75)kg,均高于第2~4组,与第3组和第4组断奶重差异显著(P<0.05),下痢发病率以第1组最低为18.5%.研究表明,经过早期的补饲,可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减少下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羔羊早期断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凤莉 《饲料工业》2003,24(6):50-51
目前,国内外对犊牛和仔猪的早期断奶及代乳料(MilkReplacer)和开食料(CalfStarter)的研究较多,相比之下,对羔羊的早期断奶及补饲效果,报道甚少。在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曾先后开展了犊牛早期断奶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对于羔羊的现代化、集约化的生产,要求全进全出,即羔羊进入育肥圈时的体重大致相似,若差异较大不便管理,影响育肥效果。因此,除采取同期发情,诱导产羔外,早期断奶是高效养羊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1实施羔羊早期断奶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各省市养羊业多采用常规养羊法,即:母乳喂养,3~4月龄断奶。该体制主要…  相似文献   

20.
犊牛机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死亡,给牛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犊牛期饲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及时定时定量补喂初乳,日常饮水要清洁且保持适宜温度,合理控制补饲时间和开食料的比例,掌握好断奶时间和方法;要抓好清洁卫生,做好牛体刷拭工作,合理控制牛舍环境和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