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视粮食、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实现粮食安全主要措施,为此,双季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由于再生稻种植在裕安区属起步阶段,在生产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导致产量偏低。为补齐短板,让再生稻种植能真正实现头茬和再生双丰收,2020年裕安区在全区不同乡镇、不同品种间进行了再生稻田间示范种植,通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我区再生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适宜当地再生稻种植的技术资料,积累了丰富生产经验,为今后的再生稻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稻再生是水稻对光、温反应的基本特性,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管理方式之间再生能力差异较大。2014年,在商城县鄢岗镇肖寨村试验种植了40亩再生稻,水稻头季平均单产达到8 250 kg/hm2以上,再生季高产田块单产达到2 625 kg/hm2,再生稻试种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了更好地完善再生稻生产技术,本文作者对再生稻生产新技术的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是浙江省常山县的水稻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筛选出适合常山种植的再生稻新品种,不断提高浙江及周边地区再生稻生产水平,提高水稻生产经济社会效益,2021年在常山县游胜家庭农场进行了18个品种(组合)的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本文从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选出不同生育期类型的再生稻优良品种,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将乐县再生稻种植现状与影响再生稻生产的原因,并提出了以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服务队、推广再生稻高产集成栽培技术为措施的再生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对再生稻的生产已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耕作模式。以四川富顺地区为例,在其大力实行中稻+再生稻耕作模式下,不断为农民水稻种植带来了经济效益。文章对四川再生稻在中稻+再生稻耕作模式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解决当前再生稻生产技术上难题做出对策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43-44
阐述了永修县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种植技术,分析了取得的经济效益,以促进该县再生稻栽培。  相似文献   

7.
从安徽省无为市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气候、水稻种植历史、种植制度演变简析无为市发展再生稻的良好基础和发展优点。从再生稻生产技术、生产情况、生产效益简述再生稻生产现状,从再生稻生产现状中看清无为市再生稻生产技术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再生稻生产发展的潜力、再生稻增产增效的前景。从自然因素的制约、生产技术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没有形成产业发展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再生稻生产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再生稻产业的健康发展。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生产技术保障、扶持建立再生稻产业化发展体系、落实正确的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再生稻生产的发展对策,为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晶两优华占高产试验示范及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探索出了桃源县种植晶两优华占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要领。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再生稻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顺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在中海拔山区适宜种植再生稻。近年来,推广"五新"技术,种植再生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一是种好头季稻,打好基础;二是强化再生稻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再生稻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潢川县素有“鱼 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大县,由于潢川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和气候条件,再 生稻在这里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潢川县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并进一步分 析了潢川县再生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大力发展潢川县再 生稻种植事业提供一点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1.
漳平市再生稻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很多,致使再生稻种植户选买稻种时感到困惑。因地制宜地筛选再生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对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再生稻品种,对持续保持提高再生稻单产,对克服当前再生稻生产瓶颈,增强粮食发展后劲,从而正确引导稻农购买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穗型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良好地区,通过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结果在头季取得较生产上主推组合增产10%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熟期较其在本地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高成熟3-4天,为再生稻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产量2700kg/hm^2高的可达3000kg/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取得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人事大穗品种中稻-再生稻生产,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适应永安市种植的再生稻组合,2009年对6个具有再生力的不同再生稻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稻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极大,农艺性状差异性极显著。其中以宜优99产量最高,且株型紧凑,后期转色好,适宜较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针对信阳市光热资源生产一季水稻有余、两季不足、水稻收割留茬高、农民有焚烧习惯以及冬闲田面积较大等现状,信阳市农业及科研部门确定以发展再生稻生产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秸秆禁烧工作的抓手。目前,再生稻生产已成为新的种植模式,在信阳市商城县、光山县等县区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再生稻的特点再生稻,就是利用中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高留桩、灌溉、施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总结了江西省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种植规划和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科学推进江西再生稻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巩固江西粮食主产省地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福鼎市再生稻主要种植技术包括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确定适宜留桩高度及加强病虫害防治。不良气候条件、病虫为害及施肥失误易严重影响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介绍了再生稻生产上的一些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穗型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通过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结果在头季取得较生产上主推组合增产10%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熟期较其在本地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早成熟3—4天,为再生稻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产量2700kg/hm2,高的可达3000kg/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取得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从事大穗品种中稻-再生稻生产,深入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蕲春县酒铺、余赛、柏条铺等3个村2015年再生稻生产情况及种植效益,结果表明,在水稻3种种植模式中,再生稻生产具有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效益较好等特点.再生稻在蕲春县发展较好,但也存在品牌创建滞后、统计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豫南地区水稻种植目前常采用的露天和塑料大棚育秧两种不同育秧方式下的气候资源进行统计,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大棚育秧的农业气象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豫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发展再生稻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谷产量,优化水稻种植结构,为合理开发再生稻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0.
洪湖市种植再生稻有近30年历史,近几年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技术日渐成熟,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不断拓展,使洪湖再生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种植效益越来越好.从洪湖市再生稻产业发展的优势入手,分析了洪湖市再生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生产、农机农业融合、加工、销售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