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养猪业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在猪场的防疫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养猪场数量的增加,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搞好猪场防疫工作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猪场的防疫工作出了问题,那么养猪场可能会产生传染病,影响猪场的效益。为了开创规模猪场兽医工作的新局面,必须采用现代的、科学的、新的兽医防疫技术,提出当前规模猪场兽医防疫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集约化猪场提供的出栏猪约有1亿头,可占出栏总数的15%左右;专家预测,到2015年,也就是10年后,中国将每年出栏8亿头猪,其中约有50%以上来自集约化猪场,集约化猪场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水平很低,笔者从事集约化养猪生产多年,整理了一套适合我国集约化猪场的“健康快乐”生产方法,并在许多猪场获得了成功。全价的营养、精细的管理、科学的防疫、舒适的环境、有效的综合疾病控制体系等集成性技术路线,是解决集约化猪场现存问题的有效手段,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很多养猪场为了扩大规模随意引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部分养殖场引进的是国外种猪,加剧了猪场防疫工作复杂性。一旦暴发疾病,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猪场防疫工作必须得到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针对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1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1.1养殖人员防疫理念不正确很多猪场的养殖人员没有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的防疫理念。部分养殖人员仅将防疫工作简单等同于基本的场地消毒和疫苗注射。甚至,还有一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对如何科学防控传染病、猪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疫苗防疫力的实际情况和建立猪场健康养殖体系科学使用疫苗四个方面,分析疫苗在猪病防控中的作用。针对目前猪病防控中错误认识疫苗、错误使用疫苗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在猪场疾病防控中,一些企业对疫苗在猪病防控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全面或者不正确,致使使用疫苗的种类或疫苗防疫程序与猪场病原实际情况不符合,为猪场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这种不正常的认识具体表现有: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猪场疫病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通过对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中的科学选址、合理布局、防疫设施建设、完善防疫制度、科学饲养管理、灭除有害生物、养殖废弃物处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等要点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7省部分规模猪场母猪繁殖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自逵  罗柏荣 《养猪》2010,(5):65-68
为系统掌握我国规模猪场母猪繁殖现状,寻找解决母猪繁殖障碍的突破口,2009年下半年笔者采取现场走访和猪场拜访调查、问卷及会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河南、吉林、黑龙江7个省437家规模猪场进行母猪繁殖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初配日龄过早(210日龄以下配种的猪场占36.6%)和初配体重过轻(110k以下配种的猪场占33.2%),不发情现象多见,选择哺乳母猪或妊娠母猪饲料(49.2%)饲喂后备母猪,头胎母猪哺乳期的日采食量较低(64.1%的猪场日采食量低于5kg)、哺乳期掉膘严重(掉膘10kg以上的猪场占70.5%),第5胎母猪的体重偏小(270kg以下的猪场占88.6%)。母猪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20.8%的猪场便秘比例达10%~25%,21.5%的猪场便秘比例高达25%~40%),胎衣明显减少和延期妊娠的趋势明显,母猪产程过长普遍存在(54.5%的猪场超过10%的母猪产程在4h以上),母猪发情时黏液减少的现象也较普遍(超过10%的猪场占58.4%),母猪发情配不上种和返情的比率也比较高(超过10%的猪场占34.6%),母猪延期发情的现象特别严重(超过10%的猪场占84.6%)。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较严重的猪场占40.3%),处理方法也不科学,因而治愈率低(治愈率低于30%的猪场占60.6%);规模猪场虽重视饲料霉变问题,但通常选择脱霉剂来吸附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7.
正1布局合理的养猪场所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便于防疫的地方,选址用地符合当地生态畜牧羊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在1000m以上,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猪场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科学实用,场区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互不交叉,防止造成污染和疾病传播。2营造舒适的猪舍环境舒适的猪舍环境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重要一环。不同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现有防疫体系下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采用HerdChek PRV gE—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10月送检的8个市40个规模化猪场1214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有25个,占检测猪场总数的62.5%;各猪场血清样品中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56%;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母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2.46%,其中阳性率最高为55.83%;不同胎次母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其中以莆田和南平地区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高华宣 《兽医导刊》2016,(15):25-25
正一、加强猪瘟防疫技术培训定期对猪场内生产和非生产人员进行猪瘟及其他猪病防疫技术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猪病防疫意识,尤其是对技术员与技术员的培训,但其他工作人员也不能放松,使全场上下均能从专业角度共同完成猪场的疫病防疫工作。二、制定科学的品种改良计划  相似文献   

10.
养猪生产是浦江县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产值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0%左右,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生猪生产的特性和当前养猪生产的现状,简要分析了规模猪场防疫体系的构建要素,以期对提高养猪业的防疫水平有所借鉴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规模猪场存在的防疫工作问题,各种疫病时有发生,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对规模猪场场址选择、防疫设施、防疫制度、卫生管理、科学饲养管理等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猪业科学》2010,(8):26-26
<正>最近十几年,中国生猪产业迅速发展,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期,由散养逐步发展到规模化养殖。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疾病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给我国生猪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传统疫病亦有抬头趋势,对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稳定猪场生产,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疫病防疫必须科学、严密,必须把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大办猪场新高潮到临之际,兽医防疫的现实对实行集约化生产的猪场最为严峻。由机械化养猪协会主办,以积极搜集疫情,及时传递交流,为工厂化猪场兽医防疫服务,并承担咨询业务的兽医防疫情报中心已积极开展工作。 1987年12月15日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信息发布会,有大猪场兽医主管等代表66人。会上由华南农业  相似文献   

14.
2006-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监测现有的防疫控制体系下我国规模化猪场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IDEXX PRV gEELISA试剂盒对2006年9月~2008年9月送检的14个省(直辖市)89个规模化猪场的5312份样品血清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V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有65个,占检测猪场总数的73.03%;各猪场血清样品中伪狂犬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40%。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RV野毒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而不同季度送检的血清PRV野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免疫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仍存在猪伪狂犬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江山市是养猪大市,存栏母猪在6万头左右,年出栏商品猪在100万头以上,在多年规模猪场防疫过程中,得出三点经验,供同行参考。1猪场防疫程序的制定与合理性1.1猪场防疫程序的制定与合理性显得非常  相似文献   

16.
建立健全完善的猪场防疫体系,科学选择场址,合理布局设计,规范饲养管理,有效防控疫病,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技术措施。一、多方考察,科学选址规模猪场的选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环保要求,位于场镇禁养区外,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粪污,污水、污物不污染水源;二是猪场与交通干线、  相似文献   

17.
据广东省兽医防疫情报中心1987年7、8月份对省内6个不同类型猪场调查结果,及有不少猪场反映,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在各大猪场普遍发生,成为仔猪烈死亡及生长发育爱障碍  相似文献   

18.
操登国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2):156-158
通过对23个自繁自养的集约化猪场进行防疫指导,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因陋就简的猪场无隔离设施、设备;②无独立尸体处理设施、设备,尸体与粪便混合处理;③无自检措施,无法检测猪群的免疫水平,免疫接种的种类及时间较随意;④防疫档案管理混乱,防疫有疏漏现象;⑤有的猪场虽经改造,但受土地面积或原布局限制,效果不佳,且改建成本大幅上升;又因改建过程流动人员增加,增加了防疫措施实施的难度。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地规划和设计猪场,导致养猪生产面临巨大风险。作者拟从猪场防疫工作出发,对猪场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以供新建猪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养猪业在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饲养管理也遇到新的挑战,出现危害猪群健康的新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加上部分养猪用户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防疫观念淡薄,无基本的防疫知识,缺少科学的合理管理方式。目前猪场面临很多的管理问题,现结合实际经验对猪场防疫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变疫病控制的传统观念,克服防疫存在的问题,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加强对疫病的普查、核查和监控工作,对猪场疫病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1更新兽医防疫观念猪场兽医防疫要从传统的临床兽医学(治疗型兽医)转变为预防兽医学(预防和保健型兽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