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翻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萎病是威胁棉花产量的最重要因素。棉田长期连作,没条件倒茬,黄萎病发病情况逐年严重。通过几年的大量实践,证明深翻在抑制黄萎病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介绍了目前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深翻对抑制棉花黄萎病情的效果,并总结了棉田深翻作业后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棉花主栽区,而棉花黄萎病已成为棉花生产中的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对黄萎病较重的棉田深翻60厘米,研究深翻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深翻60厘米后,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深翻棉田比常规棉田黄萎病发病率低9.4%,可在重病老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微菌核含量水平揭示棉田深翻(深翻60 cm)对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MSM选择性培养基和水筛法分离土壤中的微菌核.[结果]深翻棉田土壤中的棉花黄萎菌微菌核数量低于常规棉田,深翻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程度也轻于常规棉田,说明深翻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试验明确了棉田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1年内有2次比较明显的消长,现蕾期出现第1个高峰,到吐絮期出现第2个高峰,微菌核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深翻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 1,常规棉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450 3.[结论]棉田深翻能有效的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4.
棉田深翻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利国 《农村科技》2009,(12):17-17
因我团长期大面积种植棉花,使得农田无法进行轮作倒茬,枯、黄萎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加重。为此,2009年我团引进了悬挂式单铧翻转深翻犁用于棉田深翻作业,1年的示范试验表明,深翻既改良了土壤结构,防治了病虫害,又显著地提高了棉花产量,每667米2增产3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探索通过嫁接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已明确抗黄萎病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海7124和Pima90为砧木,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湘杂棉21和感病品系冀棉11为接穗,完成4个嫁接组合,将其种植在连作棉田,调查嫁接棉花和非嫁接棉花的棉花黄萎病、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嫁接棉花和接穗对照相比,棉花黄萎病明显减轻,有些嫁接组合的抗病性达到高抗水平。和接穗对照相比,多数嫁接组合的株高和果枝数高于对照,嫁接对多数嫁接组合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衣分、铃重以及纤维品质的大多指标影响不显著。4个嫁接组合的结铃数/m2、籽棉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各自的接穗对照。【结论】选取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嫁接组合,可以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提高连作棉田的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7.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越来越重,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也是棉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发生棉花黄萎病的病株叶片变黄,结铃少,落铃率高,发病严重的棉株叶片几乎全部脱落。棉田一旦发生黄萎病,很难除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越来越重,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也是棉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发生棉花黄萎病的病株叶片变黄,结铃少,落铃率高,发病严重的棉株叶片几乎全部脱落。棉田一旦发生黄萎病,很难除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9.
0引言由于棉田长期连作,农三师五十团棉花枯、黄萎病致病菌在土壤逐步累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棉田枯、黄萎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产量。2007年,我们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棉花枯、黄萎病在不同发生程度下,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疆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约占棉花总播面积的20%~30%,发病重的棉田损失严重。因此,摸清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流行规律,制定出合理有效综合防治措施是保证北疆地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发病条件,从棉田耕作、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简要分析了诱发棉花枯、黄萎病的不当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或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适宜管理技术,以期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棉花黄萎病现已是我团制约棉花高产优质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病类型为普遍性和枯死型.这几年,我团每年认真细致的普查,发现黄萎病发病率、发病程度、发病时间与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随着发病率提高,危害率也相应提高;发病时间的早晚对产量影响很大,发病早,伏前桃、伏桃比例减少,发病晚还可保留一些伏前桃、伏桃;同时由于黄萎病的发生,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很大.有黄萎病的棉株棉絮都是僵瓣花,严重影响到棉花品质,而造成降级.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可导致棉田缺株减产、纤维品质降低,是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识别田间危害症状,掌握其发生情况并适时防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特征、发生情况及传播途径,并结合多年防控经验,提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使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化学防治及检疫等措施,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长期主要的病害,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最终造成棉农植棉效益降低。概述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识别,分析了夏津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指导棉农高度重视预防枯萎病黄萎病、提高夏津县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植棉效益、促进夏津县棉花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病害及棉蚜,盲蝽象等虫害在我地棉田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枯黄萎病及红叶茎枯病的发生期提前,扩展蔓延速度加快,导致部分棉田提早脱叶死亡,严重影响产量。成为制约棉花高产稳产的瓶颈,特别是各种病害一旦发生则治愈困难,因此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从备播时抓起,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树青 《北京农业》2012,(30):33-34
黄萎病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此次研究针对山东地区棉花所患黄萎病情况。以及防病措施进行分析。以寻找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措施,来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棉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老棉区、重茬棉田发生较重。枯、黄萎病都属系统侵染病害,称为棉花的"癌症",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棉花枯、黄萎病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乌苏市是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乌苏棉区枯黄萎病普遍发生,尤其是2013年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造成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本文结合棉花枯黄萎病在乌苏市的发病实况、发病原因,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保证棉花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温室苗期人工接种葡萄黄萎病病菌,以测定其寄主范围。结果表明:葡萄黄萎病菌在棉花和葡萄上能较好发病,在茄子、辣椒、打瓜、番茄上无发病症状。目前,新疆大面积种植葡萄,有些棉田改种葡萄,这种改种存在被黄萎病菌侵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威县是产棉大县,全县棉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以上。棉花生产是威县的支柱产业,千方百计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收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现如今,全部种上抗虫棉以后,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首要问题。为此,想要棉花丰产,防治病害成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