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85个品种(系)的12个叶、穗部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最大的是芒长,变异系数为36.8%;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籽粒灌浆期,为6.4%。欧氏距离的变异区间为1.85—11.32,平均为5.62。在欧氏距离为16.25处可以把所有品种分为3大类6小类。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通过对这些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3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7.18%28.04%区间内波动,花期侧枝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8.04%;各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株幅与株高(0.331*)显著正相关,与叶长(0.439**)极显著正相关,荚果长与荚果种子粒数(0.703**)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7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96%,分别为株型和产量性状因子、种子数量相关因子、花期和腰粗、花色、叶面、株幅等,这些因子基本上可以反映不结球白菜农艺性状的总体信息;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处聚为3类,第Ⅰ类主要为青梗菜,第Ⅱ类为直立型散叶白菜,第Ⅲ类为奶白菜。  相似文献   

3.
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通过对这些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3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7.18%~28.04%区间内波动,花期侧枝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8.04%;各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株幅与株高(0.331*)显著正相关,与叶长(0.439**)极显著正相关,荚果长与荚果种子粒数(0.703**)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7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96%,分别为株型和产量性状因子、种子数量相关因子、花期和腰粗、花色、叶面、株幅等,这些因子基本上可以反映不结球白菜农艺性状的总体信息;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处聚为3类,第Ⅰ类主要为青梗菜,第Ⅱ类为直立型散叶白菜,第Ⅲ类为奶白菜。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和华北地区5个种源的小叶杨为材料,分别对17个表型及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各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7.11%,种源内变异大于种源间变异;小叶杨群体各性状变异呈梯度变化规律,高海拔的种源表现为苗高、叶大,而低海拔的种源表现则相反;利用种源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结果显示,5个小叶杨种源可以划分为3类。研究结果将为天然小叶杨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沐生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39-41,60
对柚子36个品种13个花部性状进行测定,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柚子花部外部性状的变异性大于内部性状;花内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其与外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从Q聚类图可知,柚子可基本聚为4类,且种间杂种柚的欧氏距离远大于其他品种;花部性状的R型聚类分析显示,有两组性状的欧氏距离较近,可以将其分别聚为两个性状.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沿海地区芝麻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表型性状探讨了浙江省沿海地区19份芝麻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6%~93.7%,55个质量性状Shannon-wiener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55。农艺性状聚类分析表明,19份资源分为3类,类的划分与胚轴长度、株高、果轴长度、中下部叶长比例、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相关,而与地域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7.
整合质量数量性状构建作物核心种质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在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现有遗传相似性的度量往往割裂两者的信息.本文提出了整合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评价个体间遗传相似性的统计策略,调整的欧氏距离能有效地度量个体间的差异,并能很好地处理性状数据的缺失.实例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农学院、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生态研究室收集和调查的2262份水稻种质资源10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的数据资料,用调整的欧氏距离及不加权类平均法进行群体分类,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抽取8个不同容量的巢式子集并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整合信息构建的核心种质同时具有较高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仅用质量性状信息不足以评价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核心种质构建中应该采用数量性状的信息,同时整合质量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基于表型性状的辣椒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77-1581
为有目的地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对类型多样的225份辣椒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475~2.068,表明辣椒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中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的有42对性状,表明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提出3个反映辣椒表型的主成分;经系统聚类,当欧氏距离为9.0时将225份辣椒资源分为5个组群。综合多个表型性状来判断辣椒资源遗传差异的大小会更加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9.
37份谷子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7份谷子材料的14个农艺性状为研究对象,对3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聚类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范围在0.40~1.16;变异系数(CV)变幅在9.32%~59.79%;以欧氏距离为5将37份谷子品种划分为4类,第4类只有2016007,该品种穗颈长度较长、穗码数较多,株高和主茎节数均为最低;小区产量与株高、主穗长、穗粒重、单穗重、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刺毛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秆粗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对种质资源利用、杂交父母本选配及定向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数量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67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生育特征、经济性状和纤维品质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一批具有遗传研究和育种利用价值的特异种质资源。如古巴6号、S-55、BG163、NA91、印度红等;分析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单株生物产量遗传变异度最大,株形性状的变异度最小,其余性状居中。对种质资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欧氏距离值的大小,将其中有代表性的35份种质资源聚类为2群、3类、6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晚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难出胚或出胚率低等问题,以晚抽薹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率,更好地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应用于晚抽薹大白菜育种。以22个晚抽薹大白菜品种或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0.08 g/mL甘露醇、0.25 g/mLPEG和体积分数为0.2%的正丁醇预处理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表现不同。22个大白菜品种中,利用常规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仅10C2、10C4、10C5、10C21和10C22诱导出胚状体,最高出胚率为每蕾3.16胚,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明显;0.08 g/mL甘露醇预处理提高10C7、10C8、10C10和10C18的出胚率,但却降低10C2、10C4、10C5、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体积分数为0.2%的正丁醇预处理5 h显著提高10C7、10C12、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0.25 g/mL PEG预处理5 h提高10C18、10C19、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  相似文献   

12.
王贵  白娜 《农学学报》2017,7(9):32-35
以‘金来秋白2号’、‘金来秋白6号’为试材,研究株距、播期及施肥条件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2个早熟秋白菜品种的种植密度、播期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金来秋白2号’、‘金来秋白6号’在50 cm的种植行距下,最适株距分别为40和45 cm。2个品种从7月初延续到8月末均可种植,且能保持较高的产量,7月15日-8月15日种植,净菜产量可达到75t/hm2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对大白菜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氮肥的增产效果大于钾肥,磷肥效果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的不结球白菜品种,本研究对12种小棵菜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产量、感官品质及耐热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棵菜的观测性状差异较大,其中B03在产量、食用品质、耐热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蕾期自花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Pekinesis (Lour) Olsson)品系40-9所结种子最多,达0.165 g/株.利用种子结实分析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9个大白菜品系进行自交不亲和性测定,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用种子结实分析方法测定时,2个品系 27-3-7和40-9表现为自交不亲和系.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测定时,品系23-3-4,27,27-3-7,40-9和142发现为弱性自交不亲和.用4个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自交系进行正反交生产种子(由蜜蜂授粉),结果表明,40-9做母本结籽最多,这是因为母体效应.组合40-9×142-5, 40-9×27-3-7 和40-9×23-3-4结籽较多,分别为30.16,24.63和16.96 kg/ hm2.1998年在泰国清迈大学对11个大白菜杂一代品种和3个商用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一代组合142-5×40-9结球产量最高,达38 563 kg/ hm2,高于商用品种的36.3 %.其他组合如23×27, 23×142, 27-3-7×23-3-4, 27-3-7×142-5和40-9×23-3-4也表现较好的园艺性状,产量分别为29038,34694,22906,32188和23 656 kg/ hm2.但由于结球形状稍圆,市场销售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了栽培方式、品种2个试验因子对春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方式以有机土栽培的春大白菜长势好,根系活力强,光合速率高,产量提高24.18%,叶球硝酸盐含量降低13.52%,叶球的干物质含量增加5.7%,粗蛋白、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3.8%、17.3%和4.7%。4个供试大白菜品种中,黔白3号产量、净菜率、耐抽薹性较优,云春白1号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的冬性强弱,找出其适宜的春化时间,以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试材,在3℃条件下分别对萌动种子春化处理10、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时间对各品种现蕾开花的影响,综合评价植株现蕾开花早晚及开花期植株形态。结果表明,奶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0 d,青梗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5 d,乌塌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0 d,京水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5 d。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冬性由弱到强为奶白菜、青梗白菜、乌塌菜、京水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1),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研究芸薹属A、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以及向大白菜中导入结球甘蓝的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四九菜心等6个品种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单株选择和回交转育,选育出菜心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经济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平均不育株率为89.4%。其中以80天特青为轮回亲本转育的不育材料表现最好,不育株率达到98%,基本达到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9.
蓝莓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山东和吉林两地的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蓝莓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存和基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个蓝莓品种表型性状进行测量,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蓝莓品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大于0.5的包含25个性状,累计贡献率达53.48%,占调查指标的67.57%。表型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的有62对,显著相关的有40对。蓝莓品种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32 ~ 1.36(平均0.87)和0.22 ~ 2.06(平均1.8)。其中质量性状15个,包含52个变异类型,数量性状22个,变异系数在11.39% ~ 46.98%之间。说明蓝莓表型数量性状相对于质量性状表现出更广泛的变异。对调查性状降维后,保留25个主要性状做Q型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7时,将47个蓝莓品种分为5个组群,各组群与栽培生境和栽培类群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吉林、山东两地的40个蓝莓品种表型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今后在培育蓝莓新品种选择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树冠型、灌丛高度、树冠长径、果粉厚度、果实萼片着生姿势、果实硬度、果实萼片长宽比、果实萼片类型、长势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优良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遗传结构分析能够提供个体的血统来源及其组成信息,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关系分析工具。研究选取位于白菜10个染色体上的13对SSR 引物,对不同来源的58份大白菜和33份白菜DH系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为3.31。多态性条带频率平均为0.30,反映位点多态性水平的PIC值的变幅为0.40~0.71,平均为0.55。根据基于模型的结构分析结果,将91份DH系分成6个群体,4个大白菜群体和2个白菜群体。分析提供了每份材料来源于不同群体的遗传组成比例,发现除各个大白菜群体之间和各个白菜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之外,也存在大白菜群体和白菜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6个群体与材料的来源地、抗热性和品种类型等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