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阐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立足于菏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查找菏泽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菏泽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发展空间及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旅游既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途径,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眼光。通过对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失灵的原因,提出促进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宝塔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72-173,176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产品 ,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阐述了延安市宝塔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昆明后迅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生态农业旅游以农业为基础,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它以保持生态农业环境为原则,以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昆明生态农业旅游也在云南省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迅速发展,针对目前昆明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作者在简要分析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保护了乡村的自然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生态农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近几年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无序开发、环境污染等现象日益凸显,对生态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针对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完善二者协同发展机制、多方面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突出特色、注重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品牌等多方面探析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生态农业景观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根据咸宁市农业景观的空间差异,将咸宁市划分为6个农业景观生态区,并针对性地构建了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并设计了几种新型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魏莉  汤颖松 《农业考古》2007,(6):173-175
生态农业旅游园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实践模式。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分析了生态农业旅游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四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8-15540,15543
解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镇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且物种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劣势在于发展水平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民技术水平低、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机遇在于政策扶持,宁镇扬旅游区域的共同发展;威胁在于观念落后,经营秩序缺乏规范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强调其应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及分区,加强政府管理;整合山水组合优势,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农业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47-3449
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提出的背景、含义及作用,及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现代化旅游形式,实现了旅游行业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效结合,符合当前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旅游行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热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80-6380,6382
系统分析了兰州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兰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观光生态农业在留民营旅游景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留民营村的发展为例,阐述了观光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旅游中的优势,提出了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谢雨萍  向悟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28-5131
应用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2004年和2006年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足迹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小,生态农业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说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模式是减少旅游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菏泽单县地处华北平原中心地带,是中国商品粮棉、油料基地,在单县进行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单县的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单县政府应当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有机蔬菜种植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广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18-7920
对从农业循环经济到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以广西恭城县红岩村为例,提出了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简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及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丰都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出路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苏家屯区生态农业旅游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76-5277
通过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生态农业旅游现状的说明,分析了该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域优势,并给出苏家屯区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9.
1 唐山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性 1.1 生态农业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生态农业旅游,开拓了旅游业的新空间和新领域,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学习农业科技、体验农村风情和享受农业成果,使游客走近农业、走近农村、走近农民,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步入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阶段,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融合作为提振乡村经济活力、契合国家"三农"发展现实需求的新兴模式,其耦合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通过耦合评价指标预选、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关联系数计算、耦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环节,构建了二者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随后,以建立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方式,选取2013—2017年安徽省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得出其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的结论,且耦合发展水平已步入中级协调阶段。最后,探讨了安徽省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耦合发展的前景空间,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