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新油气区块通过新建海底管道回接至已建处理设施,采用立管顶部节流法控制新建海底管道清管段塞存在很多限制因素,研究海管立管顶部节流法对提高已有设施的适应性尤为重要。通过OLGA软件动态模拟海管清管作业,对比了顶部节流对清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节流阀开度、清管气体流量对清管段塞缓冲体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节流阀开度越小,管道系统憋压越严重,节流阀前后压差及出口立管底部压力越大,清管段塞缓冲体积越小;清管段塞缓冲体积随节流阀等效开度的减小并非线性减小,节流阀需要达到某等效开度及以下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延长阀门动作时间可以减缓节流阀开启时造成的海管气塞;清管气体流量越小,清管段塞缓冲体积、节流阀前后压差及出口立管底部压力越小。研究结果为海洋油气混输管道的安全输送、清管作业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渤西油田QK18-2平台至QK18-1平台之间的混输海管存在严重段塞流现象,由于段塞的不稳定性,易导致分离器发生溢流造成危险。采用OLGA软件对两平台之间的海底管道模拟计算得知,立管底部压力和管道出口瞬时液体质量流量发生剧烈的波动。为了防止严重段塞流危害管道及管道下游的工艺设备,分别对顶部节流法、多相泵增压法、气举法3种控制措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很好地抑制严重段塞流。当节流阀开度为3%、多相泵安装在立管底部且增压为0.5 MPa、注气量为5 kg/s时,海管严重段塞流完全消除。综合考虑,最终推荐采用顶部节流法,建议节流阀开度为10%,以此有效地指导了渤西油田段塞流控制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库扩大容量及油码头吞吐量的发展.大口径原油管道的检修是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输油管道检修前,管道的吹扫对保证检修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油库扩大容量及油码头吞吐量的发展,大口径原油管道的使用及其检修中的处理成为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福建炼油厂油码头原油输送管道直径为600mm,管道检修时用蒸汽无法彻底扫净.在几次改造检修中通过采用热水处理、水封隔离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4.
刘斌 《油气储运》1997,16(12):36-39
采用地下水封石洞储存原油是油气储存的重要发展方向,黄岛地下洞库是我国目前唯一库容为10×10~4m~3以上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因该油库是不易检修的永久性工程,所以在施工中需要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最重要、技术性最强、安全隐患最大的就是浸没油泵及裂隙水泵的安装。概述了地下洞库的储油原理及浸没油泵、裂隙水泵的结构特点。对泵的安装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洞库的投产运行,为我国的石油储存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油库杂散电流的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库由于电气化铁路、僵油管道采用阴极保护,从而生产杂散电流,在油库设备设施上产生电位差,当进行卸油作业、检修管道时易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妆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对油库容易出现杂散电流的场地和有易燃混合气存在的地方采取了以下防护措施:(1)对油库进行分区治理、绝缘隔离;(2)对电气化铁路在进库前采用绝缘轨缝、安装回流开关控制系统以保证取送油罐车时的正常作业;(3)尖油库铁路专用线的钢轨、鹤管、输油  相似文献   

6.
第1期非石油产品的管道输送软土水封油库渗流量的研究牺牲阳极的地下应用技术地下混凝土钢衬里油罐钢板外表面的防腐油罐腐蚀及防腐管道穿越河流设计油库化学洗桶厂污水处理废气涡轮增压器早期损坏原因分析水上运输液化天然气的前景我国第一套润滑油装洗联合设施如何估算风机的性能参数用油封代替泵轴密封填料掩埋法兰损失严重用容量法计量轻质石油产品第2期6英寸输水管线清管技术研究谈谈低液位轻油装车Dgl50发讯式清管器在成品油长输管道上的应用油品多喷嘴罐式调合气举作业中管道强度和变形计算润滑油联合洗槽机立式储罐门型加热器XR J…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下水封洞库出油立管振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同支撑方式对立管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落差出油立管结构刚度过低、管内流体带动下电潜泵叶轮旋转所对应的扰动频率与立管低阶固有频率重合而引发共振,是导致停泵过程中立管剧烈振动的主要原因;2随着固定支撑数目的增加,立管刚度及各阶固有频率也将增加;3合理设计竖井内固定支架的数量和位置,使立管各低阶固有频率避开正常出油和停泵过程中的电潜泵扰动频率,可以对出油立管振动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转油库是成品油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有文献中,关于成品油管网调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管道批次计划调度方面,未考虑中转油库的油罐收发油调度。针对中转油库的收发调度问题,在完成计划期内油库上下游的收发油任务的前提下,以油罐的切换操作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离散时间MILP模型。该模型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油库调度的各种约束条件,包括物料平衡约束、油罐的操作规则、油库的拓扑结构和油罐来油后静置约束等。以某油库为例对该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局最优解,对成品油管网中转油库调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地下水封岩洞石油库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外地下水封岩洞石油库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介绍了亚洲、非洲和欧洲大型地下水封岩洞石油库的建设计划,并将地下水封岩洞储油库与地上储油库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水封岩洞储油库在安全、储存容量、经济性和环保等方面更优于地上储油罐.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红宇  刘仕鳌  蒋洪 《油气储运》2012,31(6):461-462,487,488
天然气长输管道需要定期清管,以保证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由于天然气自身易燃易爆的性质以及天然气管道运行压力较高等原因,清管作业存在许多风险。基于国内长距离输气管道的清管作业经验,概述了天然气管道清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清管器卡堵和窜气、盲板操作风险、阀门泄漏、硫化物自燃、天然气爆炸、环境污染等,针对各种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为确保清管作业安全,需要收发球现场各工作小组、沿线阀室、各监听点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1.
塔河超深层中质油对稠油降粘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业  敬加强  陈朝刚  代科敏 《油气储运》2012,31(7):504-506,511,94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层油藏地质特点和原油性质,以TK1073、TH10227及TH12312井稠油和4种塔河稀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测试分析原油的流变特性及粘温特性,评价不同塔河稠油分别掺入不同量的一厂DK4、一联、1#和2#混合油4种塔河稀油的降粘效果,探讨轻质油及混配中质油对塔河稠油降粘的适应性,以达到扩大稀油源、节约轻质油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TK1073与TH12312井稠油属超稠油,TH10227井稠油属特稠油,其生产与集输必须采取掺稀等降粘措施;一厂DK4轻质油、一联中质油及1#混合中质油对塔河稠油掺稀降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2#混合中质油则相对较差。实际应用证实了室内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凝析油易挥发且轻质油品收率高的特点,以中海石油葫芦岛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介绍了吸附法与吸收法相结合的油气回收技术工艺流程,对技术改造后该公司的环境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回收技术改造后,储油库油气排放检测浓度符合GB20950-2007要求,油气回收率超过95%,尾气排放质量分数小于5g/m3;回收轻质油品100.24t,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60.14×104元,净利润55×104元;保证了装车站台的安全生产,提高了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Pd/C为催化剂,对大豆油氢化并进行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以矿物基础油的粘度为基准,确定了大豆油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温度70℃,压力2 MPa,时间25 min,催化剂添加量0.07%.结果表明,此条件下氢化大豆油的碘值为101.8 g·100 g-1,粘度为26mpa·s,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和粘度有所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油气体积分数对爆炸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输油管道油气爆炸发展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气体积分数是影响油气爆炸强烈程度的重要因素,原油油气爆炸的最大压力与初始体积分数有关。当油气体积分数为5.51%~7.06%时,体积分数越大,爆炸压力越大;当油气体积分数为7.06%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当油气体积分数超过7.06%时,随着油气体积分数增大,爆炸最大压力反而变小。研究结果对揭示原油管道油气爆炸传播规律,减少管道爆炸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及植物油的起源与发展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料作物和植物油作为农业和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经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古代油料作物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油料作物(包括脂麻、油菜、花生等)和植物油(包括菜油、花生油、豆油等)的出现、加工、生产、使用及商品化,先后经历了从无到有(包括引进)由小面积种植到大范围普种、由自食自用到进入市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八角和肉桂油抗油脂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烘箱控温加速猪油氧化的方法对八角油及水中油、肉桂油及水中油的抗油脂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油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八角水中油次之,肉桂油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较弱,肉桂水中油几乎没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含量为指标,分别研究了二氢杨梅素(DMY)及其增效剂对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DMY对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强,添加剂量为0.04%时表现出与TBHQ相接近的抗氧化活性,确定此添加量为最低有效添加剂量。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坏血酸(Vc)、无水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多聚磷酸钠以及柠檬酸与DMY复配,在菜籽油中,到第14 d Vc处理组和空白组POV分别为4.39 mmol/L、5.72 mmol/L,第14 d丙二醛吸光值分别为0.236、0.292;在花生油中,到第13天Vc处理组和空白组POV分别为4.15 mmol/L、5.04 mmol/L,第11 d丙二醛吸光值分别为0.184、0.215。结果为:并不是上述增效剂对DMY都有增效作用,其中Vc处理组取得了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Vc处理组POV及丙二醛吸光值明显低于空白组。上述增效剂协同增效效果为:Vc无水亚硫酸钠EDTA≈柠檬酸≈多聚磷酸钠TBHQ。因此,DMY在菜籽油和花生油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以添加量为0.02%Vc作为增效剂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油棕是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可提供食用油,还可作工业原料或生产生物柴油。杀酵处理是油棕果提取 棕榈油的第一环节。研究分析了油棕果杀酵过程中杀酵温度、保压时间、果实存放时间、杀酵容量4 个因素对压榨出 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摘后的油棕鲜果应尽快杀酵,杀酵罐内油棕鲜果的体积占杀酵罐体积的比例不应超过 0.8,在120益杀酵条件下杀酵60 min,油棕出油率最佳。  相似文献   

19.
应用理论计算模型,基于某原油管道的基础参数、管材特性、土壤类型和冷热交替输送的运行参数,对典型管段进行管道温度、压力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分析、静态强度校核、稳定性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管道的径向稳定性、轴向稳定性、直管强度、弯头强度均满足运行要求;管道含平面缺陷和深埋缺陷的疲劳寿命均随管径的增大而缩短,随压力波动幅度的增大而缩短,随缺陷深度的增大而缩短.研究成果可为冷热交替输送的原油管道前期设计提供借鉴,对其运行安全性提供校核.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5.033%)。酯交换法制备桐油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桐油的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平均转化率为82.8%。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除运动粘度、酸值较高外,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