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冀张薯8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以720087做母本,X4.4做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马铃薯新品种。2004年引入宁夏固原市试种,截止2012年底已在固原市累计种植面积15.76万hm^2,较当地品种增产鲜薯5.19t/hm^2,总增  相似文献   

2.
正大999是广西区种子公司从襄樊正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大穗型高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区各地推广,2004年种植面积已达3300多hm^2。在南宁、河池、百色、柳州、贺州、桂林等地推广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果穗硕大、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区玉米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区引进香型优质杂交稻,进行了多点正规试验、观察,2005~200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示范、推广,2007年香型杂交稻已成为我区的主栽品种,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通过试验示范和对高产无公害生产田块的调查分析,根据香型优质杂交稻在我区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区土壤、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的香型优质杂交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冬油菜在定西市不断北移,在临洮县洮河沿岸灌区开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地轮作倒茬、种地养地,实现两年三季的作物之一。为了促进冬油菜生产持续发展,搞好临洮县冬油菜北移种植工作,现将临洮县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防除春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自治区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由1993年的7.9万hm^2发展到2003年的28.0万hm^2。油菜种植前期投人少、易于管理.在坡地或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得以大面积种植.以减少在干旱年份的损失.因此油菜是一个适于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作物。但是目前我区在油菜田的化学除草应用较少.研究适合在我区推广的除草剂品种及配套应用技术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新组合,2003年引入我县清港镇和陈屿镇,试种面积约2hm^2,表现出优质、高产、高抗、株形佳、长相长势好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4、2005年已在我县迅速推开,种植面积分别为158.3、309hm^2。作连晚种植,一般大田单产7.5~8.9t/hm^2,高产田可达9.5t/hm^2以上,比对照品种“协优9308”增产15.2%;作单晚种植,产量更高。该组合2004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甬糯34是宁波市农科院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粳糯稻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开始引入试种,2005年扩大示范面积133hm^2,2006年全县推广种植面积1500hm^2.成为糯稻主栽品种,其中直播栽培1300hm^2。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我区秋种的主要作物,2001年前种植面积2.7万公顷,近几年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2万公顷以上.推广优良品种,对我区油菜产量的提高、实现"双低"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2001年我们引进陕西省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秦优7号试验试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深受农户的喜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2年秋播种植面积约0.1万公顷,2003年约0.76万公顷,2004年约1.1万公顷,2005年约1.1万公顷,目前已成为我区油菜的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9.
泸糯8号系四川省水稻高梁研究所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山西省农科院高梁研究所糯恢复系“35R”配组育成的糯高梁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四川及相似高梁种植生态区种植。2004年浙江省诸暨市农技中心从四川引入种植。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00hm^2,增产高梁75万kg,2006年扩大到200hm^2,今年示范推广近400hm^2,占全市高梁种植面积的60%以上。浙江省其他县市也相继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冬油菜是我乡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两年来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在市场拉动下,冬油菜的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根据作物布局调查统计,胡川乡冬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131.43万m^2,占作物总面积的33.20%,几乎和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持平。冬油菜由于成熟早、茬口好、有利于轮作倒茬,增加复种指数,可以达到以油促粮、粮油互补、进而实现双赢的效果。我乡冬油菜种植全部为甘兰型品种,每年坚持从天水市农科所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继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果生产的不断发展,桃子在果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扩大,到2005年止,缙云县桃树种植面积达1500hm^2,成为当地主要的水果种类。随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桃树病害发生态势不断加重,严重影响桃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从2004年开始,我们将桃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列为植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桃树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为生产优质果品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冬油菜是我乡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两年来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在市场拉动下,冬油菜的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根据作物布局调查统计,胡川乡冬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131.43万m^2,占作物总面积的33.20%,几乎和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持平。冬油菜由于成熟早、茬口好、有利于轮作倒茬,增加复种指数,可以达到以油促粮、粮油互补、进而实现双赢的效果。我乡冬油菜种植全部为甘兰型品种,每年坚持从天水市农科所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继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提高南昌市一季中稻产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南昌市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作物。近年来,随着全国性粮食供求形势的好转,我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一季中稻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自1999年2.01万hm^2,发展到2004年4.38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8%。但是南昌市一季中稻产量一直不高不稳,从1999年至2004年一季中稻平均产量还未突破7500kg/hm^2(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甜菜是呼伦贝尔市唯一制糖原料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在3333~4000hm^2。近年来,在岭西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经济作物。2005年由于低温多雨导致田间死苗。部分地块毁种,为了探明其原因。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冬油菜是会宁县种植的主要作物,冬油菜品种在一个地方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其产量。为了筛选在较高海拔环境条件下越冬率和产量表现较好、适宜在会宁地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2019年会宁县柴家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引进12个冬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菜陇油12号在会宁县种植越冬率和产量均表现最好,分别达到97%和2 394.44 kg/hm~2。  相似文献   

16.
“滇优34”由云南农大稻作所经多年选育而成。母本为“滇优1号”,父本为抗病品系“南34”。2004-2005年在嵩明县白鹤、白龙桥等地进行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示范栽培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白鹤点亩产达710余kg。2006年白鹤种植4.7hm^2,平均亩产710.3kg。东屯点0.67hm^2,平均亩产707.9kg。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晋单60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从山西省平玉种业有限公司引进。2004—2005年在天水市玉米区域试验中,2a7点(次)平均折合产量9831.0kg/hm^2,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0.8%,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其籽粒含粗蛋白11.06%、赖氨酸0.34%、粗脂肪3.08%、淀粉72.90%。适宜在天水市及周边海拔1700m以下的浅山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及川水地冬油菜茬复种。  相似文献   

18.
昭阳区苹果栽种历史至今已有60多年。尤其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苹果已发展成为昭阳区一大产业。2004年面积发展到1.07万hm^2(16万亩),产量1.7亿kg,产值1.7亿元,近年通过大面积的高接换种,品种分布为红富士4667hm^2(7万亩)占44%,金帅3333hm^2(5万亩)占32%,昭锦667hm^2(1万亩)占6%,秦冠667hm^2(1万亩)占6%,新红星、红元帅333hm^2(0.5万亩)占3%,神砂、美国八号333.5m^2(0.5万亩)占3%,其他品种667hm^2(1万亩)占6%。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冀中南地区,随着限水压采区域的扩大,人们开始寻找替代冬小麦的越冬作物。而冀中南地区冬油菜种植面积扩大,成为替代冬小麦的首选作物。选择鹿泉、南宫、肥乡为试点,分别利用甘蓝型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各3个,在露地条件下进行试验。首先,利用越冬率和产量,对不同类型冬油菜在冀中南地区种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发现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优于甘蓝型,种植冬油菜时首选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然后,利用灌水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比较冬油菜与冬小麦的种植效益对冬油菜替代冬小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发现冬油菜较冬小麦节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可以替代冬小麦。最后,利用生育期拟合度对冬油菜(白菜型)与10种夏播作物(7种不同类型的玉米,大豆、谷子和超早熟棉)轮作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冬油菜除不宜与超早熟棉轮作外,与其他试验作物均可进行轮作,其中与早熟玉米、糯玉米和谷子轮作较好。研究结果为冀中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南平市延平区柑桔生产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全区柑桔种植面积达6133hm^2、总产4.06万t,当年柑桔特产税收入93.1万元,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丰年有余的转变,1997年全区柑桔出现了严重“卖难”问题,1999年又遇到历史罕见的冻害,全区柑桔业受到致命的打击。2001年全区柑桔面积仅4200hm^2,比1996年锐减1933hm^2。种植的品种中,雪柑1667hm^2,中晚熟蜜柑1400hm^2,芦柑600hm^2,脐橙、雪橙及柚类面积533hm^2,质差、价低的雪柑和中晚熟蜜柑占柑桔总面积的73%。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延平区柑桔业大起大落。为避免重蹈覆辙,促进当地柑桔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将延平区柑桔的为害现状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