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现代兽医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保障动物的健康,涉及食用动物、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疾病控制与检疫;(2)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控制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和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以免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3)保障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动物中人畜共患病监测与控制,防止其向人类的传播,如狂犬病、布氏杆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人畜共用同一种抗生素,以降低抗药菌株增加的可能性和对人类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兽医工作既涉及动物疾病的防治,而又关系到人类健康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猴无花、西尼罗与埃博拉病毒病,也许还包括SARS,这些“人畜共患疾病”频频突袭人类,似乎在提醒我们——关注动物健康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已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3.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涉及范同广泛.包括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预警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从古老的鼠疫、狂犬病,到近年来肆虐的疯牛病、口蹄疫和炭疽.疾病在动物世界传播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2004年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健康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千万警惕“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使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抗菌促长药)从总体看仍以四环素族为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此类药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毒副作用较小,价格较便宜。但缺点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假单胞菌抗菌力弱,特别是四环素族是人畜共用抗生素,来自医用抗生素,饲喂动物后吸收量较大,机体内残留较多,长期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给人畜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不良后果。(l)现在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效果好、毒性小的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我们尽可能选用此类抗生素添加剂,慎用人畜共用或与医用同源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兽医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兽医的职业行为主要是诊断、控制和治疗动物疾病、阻止人畜共患病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传播.并指导人们正确地关爱宠物.工作动物以及家畜。此外兽医还通过维持食用动物的健康和通过对肉类以及家禽产品的检验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流行病学分类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致病菌,血清型较多,目前已达2100多种。德国学者Selbitz(1994)根据流行病学将沙门氏菌分成四类:一类为对人类有致病性并引起全身疾病而不侵袭动物:伤寒血清型、副伤寒血清型。二类为对特异种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反复发生和流行,结核病、疯牛病等恶性食源性公共卫生危机也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重大动物疫病,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作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常丽  沈楠 《动物保健》2011,(8):46-47
一、引言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反复发生和流行,结核病、疯牛病等恶性食源性公共卫生危机也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重大动物疫病,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作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常丽  沈楠 《兽医导刊》2011,(8):46-47
一、引言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反复发生和流行,结核病、疯牛病等恶性食源性公共卫生危机也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重大动物疫病,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作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重大动物疫病是指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它一类动物疫病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因致病性大肠杆菌造成的动物感染和动物产品污染在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和系统进化分群对于准确、快速地确定大肠杆菌的污染及感染来源,判定不同大肠杆菌致病性之强弱,保障人类和动物健康,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文章综述了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方法,以期为大肠杆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动物疫情不断涌出,如禽流感、猪链球菌病,且大多为人畜共患病.动物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畜牧业安全.还给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第26条、36条、42条等。多次提及人畜共患病.并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一起加入了乙类法定传染病.同时按照甲类传染病的要求加以管理。而及早掌握动物疫情是早期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14.
漫谈动物与人类疾病(Ⅱ细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辑谈到的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病毒性疾病,仅仅是个开始,虽然非典型肺炎(SARS)已经在世界各国强有力的防制体系和共同措施下逐步得到控制,但是,6月份国内外多家媒体又报道了美国6个州出现由土拨鼠等动物传递造成人类猴痘感染达80余例,广东省发生的乙型脑炎造成200多人感染。18人死亡,患者主要是儿童。国外也陆续有多起人畜共患病发生的报道,说明人畜共患病在现在及今后的很长时期,将对人类生活及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很有必要。在人类与动物生存的空间中,存在着多种致病性细菌,这些致病性细菌,能在动物…  相似文献   

15.
动物疫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从遗传的角度来看,也将严重地影响动物的遗传进展.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的许多传染病与其本身的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爆发,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如何从根源上做到控制和减少这些重要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11,(9):81-81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与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ECDC)中心首次联合提出人畜共患细菌抗生素耐药性报告。人的主要结果为,弯曲杆菌:环丙沙星(47%)、氨苄青霉素(43%)、萘啶酸(40%)。  相似文献   

17.
汪明 《动物保健》2006,(8):16-17
一、人畜共患病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概况 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霉形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原生动物和内外寄生虫等。传播途径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如节肢动物,啮齿动物等)和污染病原的空气、水和食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知约400种动物传染性疾病,其中至少200多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  相似文献   

18.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种类繁多,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血吸虫病、猪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住肉孢子虫病等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的致病性及其流行因素。希望能提高人们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认识,并能积极主动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动物保健》2011,(3):74-74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联合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建立宠物(犬猫)狂犬病、结核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人畜共患病检测技术方法。据悉,新发现的人类传染病大约3/4属于人畜共患病,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病成为全人类关心的话题,与经典方法比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因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此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有专家指出:人类对动物“严酷的剥削与过度的利用”,是造成了人禽(人畜)共患流行性疾病不断暴发的原因。本文阐述了动物福利与畜牧生产的关系和非福利因素对动物生理健康的影响。以期引起全社会关注和促进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积极为畜牧生产中的动物创造一个精神上协调一致、生理上完全健康的生存状态,减少动物疫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