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究水稻不同生育时期Cd胁迫对水稻成熟期糙米Cd累积的影响,明确糙米Cd累积关键生育时期,以期适时采取阻控措施降低糙米Cd含量,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品种湘晚籼13号(晚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共设计7个添加外源Cd处理,即CG(全生育时期Cd胁迫,102 d)、TS(分蘖期Cd胁迫,15 d)、JS(拔节期Cd胁迫,15 d)、BS(孕穗期Cd胁迫,21 d)、FS(灌浆期Cd胁迫,18 d)、DS(腊熟期Cd胁迫,15 d)、MS(成熟期Cd胁迫,18 d),以全生育时期无Cd胁迫作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处理外源Cd胁迫浓度相同,均为20μg·L-1。水培试验于2017年7月23日开始,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2017年11月19日,水稻成熟后,整株采集水稻,测定指标为不同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农艺性状(株高、分蘖数和各部位生物量)和水稻各部位(根、茎、叶、穗、谷壳和糙米)Cd含量,计算水稻各部位Cd累积量以及不同生育时期Cd累积对成熟期糙米Cd累积的相对贡献率。【结果】不同生育时期Cd胁迫对水稻株高、分蘖数以及各部位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灌浆期Cd胁迫下,水稻成熟期糙米Cd含量最高,为1.05 mg·kg-1,显著高于水稻成熟期(0.57 mg·kg-1)、孕穗期(0.52 mg·kg-1)、腊熟期(0.38 mg·kg-1)、拔节期(0.31 mg·kg-1)和分蘖期(0.17 mg·kg-1)Cd胁迫下糙米Cd含量。各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成熟期糙米Cd累积量范围为0.18—1.56μg/株,糙米Cd累积量大小顺序为:全生育时期Cd胁迫灌浆期Cd胁迫成熟期Cd胁迫孕穗期Cd胁迫拔节期Cd胁迫分蘖期Cd胁迫。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是水稻糙米Cd累积的关键生育时期,对成熟期糙米Cd累积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9.7%、39.3%和22.6%,而分蘖期、拔节期和腊熟期的Cd累积对成熟期糙米Cd累积相对贡献较小,贡献率分别为2.4%、4.2%和11.9%。除全生育时期Cd胁迫外,水稻根、茎、穗和谷壳Cd含量均在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较高;各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叶C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根Cd累积量较高,分别为86.09μg/株和79.23μg/株,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时期Cd胁迫下根Cd累积量(31.55—40.37μg/株)。与其他生育时期Cd胁迫相比,水稻植株Cd总累积量在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较高,分别为107.13μg/株和98.35μg/株,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植株Cd总累积量(42.24—52.47μg/株)。【结论】水稻的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是控制水稻糙米Cd累积的关键时期。在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水稻成熟期根和糙米累积Cd最多,因此可以在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施加改良剂阻隔根系吸收Cd或者阻隔根系吸收的Cd向糙米中转运,从而降低水稻糙米中Cd的累积。  相似文献   

2.
以济谷14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方法,人工调控土壤含水量,设置5个处理,CK:全生育期不干旱;D1:拔节期干旱;D2:孕穗期干旱;D3:抽穗-开花期干旱;D4:开花-灌浆期干旱,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夏谷叶片、叶鞘、茎秆、根、穗器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夏谷单株总干物质积累和穗干物质积累均呈近"S"型增长趋势;叶片、叶鞘、茎秆和根干物质积累呈单峰曲线变化。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均影响谷子干物质积累,处理间差异显著。拔节期干旱对谷子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影响程度最大。干旱胁迫使谷子产量降低,尤以开花-灌浆期干旱抑制干物质向穗部分配,减产最高,其次是拔节期干旱胁迫。拔节期和开花-灌浆期是谷子水分敏感期,生产上需确保足够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桂两优2号在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的生理效应、产量及其构成,明确桂两优2号的水分胁迫阈值,为桂两优2号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设正常灌溉(CK)和4个水分胁迫处理,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饱和含水量90%~100%(T1)、80%~90%(T2)、70%~80%(T3)、60%~70%(T4).在水分胁迫处理后15d和复水后10d采样测定生理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相对于CK,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受不同程度水分胁迫15d后,水稻叶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DA值)均不断提高,其中以T4处理最高,分别为7.53 μmol/gFW、36.55 mg/gFW、11.30 mg/gFW和39.08,极显著提高21.84%、57.00%、61.20%和20.36%,而以T1处理最低;复水10d后,T2处理丙二醛、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T4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幅最大,分别极显著提高16.09%、54.23%、33.96%和11.31%;两个时期均以T2处理的叶片脯氨酸最高.在灌浆期受不同程度水分胁迫15d后,叶片丙二醛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T2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则不断上升且以T4处理最高;复水10d后,叶片丙二醛、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T1处理稍高于CK但均低于其他处理;两个时期的叶片脯氨酸随着胁迫程度加强而不断降低.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后,T1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综合表现最好,产量较CK分别增加18.15%和10.92%,而其他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综合表现均不如对照.[结论]轻微水分胁迫可提高桂两优2号的抗旱能力并在复水后可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高于灌浆期.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减缓镉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的胁迫影响,采用室外盆栽试验,以水稻品种‘特丰优2号’为试验材料,在镉浓度为0、1、4、8 mg·kg-1的稻田土壤中分别添加炭土质量比为0%(C0)、1%(C1)、2.5%(C2.5)和5%(C5)的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分析水稻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和完熟期施用生物质炭对水稻株高、叶片SPAD值、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率等生理及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0处理条件下,镉胁迫处理均使水稻株高、叶片SPAD值、光合能力、叶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降低,并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增大。C1和C2.5处理显著提升了水稻叶片光合能力,C2.5处理的水稻叶片SPAD值较C1更高(P<0.05)。②镉胁迫处理下,与C0相比,C1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叶片水分利用率,并使水稻增产(P<0.05)。在0、1、4、8 mg·kg-1四个镉浓度梯度下,与C0相比,C1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45.45%、30.63%、22.20%和12.98%。综上,重金属镉对水稻生长具有胁迫效应,降低水稻光合能力及产量,施用1%生物质炭后可以有效减弱镉对水稻造成的胁迫,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下的水稻产量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冀粳 1 4水稻为材料 ,研究了 5种水分胁迫下各生育阶段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在不同生育阶段的产量效应差异显著 ;其效应由弱到强依次为 :无效分蘖期、灌浆成熟期、有效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开花灌浆期。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根、冠干物质动态消长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供水条件下 ,研究了冬小麦根、冠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消长关系。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冬小麦根系的干物质积累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40 %田间持水量处理植株的最终根重平均不到 80 %田间持水量处理的1/ 4。三叶期至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最大 ,拔节期至孕穗期水分胁迫对冠的抑制作用大于根 ,从分蘖期开始并延续到孕穗阶段的水分胁迫对根和冠的抑制作用较均衡 ,复水后干物质向根系和冠层的分配比例近似。拔节期至孕穗期复水对根的促进作用大于冠 ,干物质向根分配的比例增加 ,R/S提高 ,但提高的程度与复水前水分胁迫的历时有关。水分条件对冬小麦R/S值影响最小的时期是开花期至灌浆期 ,最大的时期是拔节期至抽穗期 ,此阶段 40 %田间持水量处理的R/S分别比 60 %和 80 %田间持水量处理提高 2 0 .93 %和 12 6.0 9%。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内亏水胁迫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其烟叶生理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团棵期亏水对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具有滞后性,其抑制效应无法弥补;旺长期适度亏水仅仅对茎干物质积累产生显著抑制效应,但随着供水恢复,对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抑制效应消失;成熟期适度亏水显著降低根、茎及整株干物质积累,但对叶的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在生理代谢酶活性方面,与对照相比,团棵期、成熟期适度亏水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则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旺长期适度亏水处理时叶片在成熟后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淀粉酶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总之,伸根期亏水对烟株中后期有不可逆的抑制效应,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其对烟株生长发育的抑制效应可逆,且对延缓烟株叶片衰老具有显著效应。应高度重视伸根期和成熟期水分管理,确保烟株此期不受干旱,但在旺长期可适度亏水,以提升烟株叶片成熟期的田间耐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d采样分析生理指标等.[结果]随着复水天数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轻旱处理B叶片的水势、SPAD、净光合速率增加速度较快,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大于重旱处理C;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茎流速度均下降.对于产量构成因素,水分胁迫处理的每株穗数和每株实粒数均有下降,每株粒数下降值受水分胁迫程度影响明显;除D优363外,其他品种结实率均以处理B最高;与对照处理A相比,受水分胁迫的两个处理B、C的千粒重和单株穗重均有所下降.[结论]水稻在孕穗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恢复常规管理后,受到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性状均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涝对杂交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为试材,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设计不同涝淹深度和受涝时间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受涝胁迫后,植株高度、节间长度均增长,灌浆期、孕穗期受涝胁迫后植株高度增长幅度大于拔节期,涝淹深度对植株高度、节间长度的影响大于受涝时间。不同生育期受涝水稻减产顺序表现为孕穗期、拔节期、灌浆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受涝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受涝深度,  相似文献   

10.
李树杏  郭慧  马均  李敏  朱萍  陈宇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2):1750-1755,1809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 d采样分析生理指标等。[结果]随着复水天数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轻旱处理B叶片的水势、SPAD、净光合速率增加速度较快,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大于重旱处理C;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茎流速度均下降。对于产量构成因素,每株穗数和每株实粒数均有下降,每株粒数下降值受水分胁迫程度影响明显;除D优363外,其他品种结实率均以处理B最高;与对照处理A相比较,受水分胁迫的两个处理B、C的千粒重和单株穗重下降。[结论]水稻在孕穗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恢复常规管理后,受到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性状均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往往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以春光 1号水稻为供试种子,链霉菌 JD211 及 其固体菌剂为供试菌,通过浅盘试验研究链霉菌 JD211 固体菌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土壤可培养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菌剂用量为 10 g/ kg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各种生理素质,幼苗株 高、叶龄、假茎宽、叶宽、总根数、白根数、根长、主根长、鲜重、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25. 71% 、32. 42% 、54. 95% 、 49. 53% 、49. 28% 、50. 84% 、14. 84% 、28. 42% 、157. 06% 、145. 54% , 叶绿素、 根活力、 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 50. 00% 、 19. 07% 、29. 75% ;施加链霉菌 JD211固体菌剂后土壤细菌和霉菌数量均有所减少,放线菌数量增加,降低了硝化细菌 和亚硝化细菌的菌数,提高了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菌数、硅酸盐细菌、有机磷细菌数量,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变化 加速了土壤养分循环,增强了水稻的养分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近等基因系 Cr y1Ac抗性(NI L-R)和敏感(DBM 1Ac-S)小菜蛾(Pl ut el l a xyl ost el l a)幼虫中肠蛋白酶 的活性、测量了 NI L-R 和 DBM 1Ac-S的卵宽、卵长和蛹重、并对其卵的孵化率、化蛹率、雌雄比等参数进行了统计。结 果表明、抗、敏种群中肠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而敏感种群中肠的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的活力显著高 于抗性品系。 这两个种群卵的大小和孵化率、蛹重和化蛹率、雌雄比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就以上生物学参 数来看、NI L-R 对 Cr y1Ac的抗性并没有引起抗性的适合度代价。  相似文献   

13.
筛选获得高效生防枯草芽胞杆菌(Baci l l ussubt i l i s)BLG01 和 BDF11,并通过小区试验测定施用 BLG01 和 BDF11 与有机液肥对香蕉生长、枯萎病病情指数、枯萎病病原菌(Fusar i um oxyspor um f .sp.cubense,FOC)与可培 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BLG01和 BDF11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 70. 4% 和 77. 2% 。 小 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香蕉移栽 100 d 时,各试验处理均能能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控病作用,其中以 BLG01 和 BDF11 与有机液肥同时施用也LOF( BL1+BDF11) 页的防病作用最显著,香蕉株高、茎围、地上部、地下部鲜和防效显著提高,联 合处理病情指数下降了 45. 39% ~65. 87% , 根际 FOC 的 l ogCFU 降低 40. 5% ~50. 1% , 可培养细菌数量的 l ogCFU 增加 25. 8% ~32. 8% ;FOC 与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枯草 芽胞杆菌配施有机液肥可促进香蕉生长,降低枯萎病病原菌数量,提高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对香蕉枯萎病的 防治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牛 TRAF6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分离了牛 TRAF6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采用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序列特征、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院分离了 TRAF6 基因 1 803 bp 的 cDNA 序列(GenBank 登录号为 DQ471669)、编码区长度为 1 629 bp、编码 542 个氨基酸(GenBank 登录号 为 ABF06558)、位于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等多种细胞器上、分子量为 61. 57176 ku、等电点为 6. 09、含有 RI NG-f i nger 、zf -TRAF 和 M ATH_TRAF6结构域。 该蛋白与人、小鼠和大鼠 TRAF6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 89% 、84% 和 82% 、 其结构域的同源性均达到 95% 以上。 根据各物种间 TRAF6 蛋白的高同源性、 结合人和小鼠 TRAF6 蛋白在 TNF/ TLRs/ TI R 超家族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作用、推测牛 TRAF6 蛋白也可能参与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在免 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喀斯特山区资源、促进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该区域紫穗槐(Amor pha f r ut i cosa) 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独青贮及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甲酸、蔗糖 5 种添加剂青贮、探讨其可青贮性及 青贮的有效措施。 结果表明院紫穗槐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单宁的含量低、营 养价值高;紫穗槐单独青贮品质一般、添加剂青贮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气味和色泽、降低了 pH 值和氨态氮含量、改善 了青贮品质与营养;综合评定、青贮效果为乳酸菌>甲酸>乳酸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蔗糖>单独青贮、紫穗槐青贮 是可行的、可为该区域饲用灌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 PCR 扩增得到红掌(Ant hur i um andr aeanum)的 M YB 基因全长、将 M YB 基因片段克隆到 pM D18-T 载体上、然后将此基因插入 CaM V35S启动子后构建成表达载体 Cam35S-GFP-M YB。 通过冻融法将带有目的基因的 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 并转化热研 2 号柱花草获得转基因植株若干。 抽取 10 株转化的柱花草植株的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分子验证、结果表明有 6株阳性、M YB 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柱花草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柱花草植株的获 得为柱花草等豆科牧草的适口性和抗逆性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并且为以后柱花草的遗传转化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 据。  相似文献   

17.
3 种生防细菌短短芽孢杆菌(Br evi baci l l us br evi s)HAB-5、枯草芽孢杆菌(Baci l l ussubt i l i s)A178、萎缩芽 孢杆菌(Baci l l usat r ophaeus )HAB-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通过优化条件培养、将 3种生防细菌制 备成胶悬剂(SC)和微胶囊(CS)两种剂型、以芒果炭疽病菌(Col l et ot r i chum gl oeospor i oi desPenz. )C7-2 菌株为靶标病 菌、测试两种剂型对 3种菌拮抗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制备的 3 种生防菌的胶悬剂中、只有 A178 胶悬剂在稀释 10倍和 800倍时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 其他的均弱于原始菌株、HAB-1 胶悬剂甚至失去了抑菌能力曰3种生防菌 微胶囊剂型中、A178 的 100~800 倍稀释浓度下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 抑菌能力分别提高 0. 49% 、0. 29% 、3. 04% 曰 HAB-5的微胶囊剂型 10、100、400、800、1 000倍的稀释度下、 抑菌效果都高于原始菌株、 分别提高 5. 00% 、3. 30% 、 5. 11% 、2. 22% 、1. 74% 、4. 25% 、但 HAB-1 微胶囊剂型抑菌效果较其原始菌株减弱、说明微胶囊剂型能够增强 HAB-5 和 A178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白莱航鸡受精蛋和无精蛋进行试验、分析孵化 0~4 d 受精蛋和无精蛋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两种蛋 的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受精蛋与无精蛋平均日失重率不同、受精蛋为 0. 71% 、无精蛋为 1. 00% 。 受精蛋蛋白 pH 在孵 化早期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孵化第 2 d达到最高值(9. 44)、而无精蛋蛋白 pH 则一直缓慢上升。 孵化开始 后、受精蛋蛋白高度先下降后上升、孵化第 2 d 达到最低值(7. 0 mm)、无精蛋蛋白高度则一直下降。 受精蛋与无精蛋 哈夫单位在孵化第 0~3 d没有显著性差异、第 4 d 差异显著。 受精蛋与无精蛋蛋黄颜色均随着孵化的进行发生波动 变化。 受精蛋在孵化 0~4 d 中、蛋壳逐渐变薄、气孔数增加、而无精蛋蛋壳厚度与气孔数均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粤东 30种凤凰单枞茶树品系叶片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30 种凤凰茶树品系为材料,对叶脉、叶缘锯齿、叶形指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LA)、叶干物质量 (LDM C)、比叶面积(SLA)等 7 个重要性状进行研究。 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以主成分分析 (PCA)对所测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并根据 30 种茶树品系叶性状在 3 个主成分轴上的具体得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30种凤凰茶品系之间叶形态和功能性状有显著差异;比叶面积变异最大(变异幅为 23. 06% ),不同茶品系 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有较大差异;叶绿素含量高、叶缘锯齿少的一些品系如宋种、蜜兰香、黄栀香、茉莉香、桂花香、 八仙、柚花香对资源有效利用率高;叶绿素含量少、叶缘锯齿数目多的玉兰香、杨梅叶、贡香、梅占、玉兰香、兄弟仔、 竹叶对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水稻色素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与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 R30 白 化、黄化致死突变体,然后通过其杂合体与 R527、泸恢 17 等正反交,分析 F 1 代出现分离的情况和 F 2 代的分离比例, 同时对杂合体后代的分离比例进行分析。 根据卡方测定的结果,确定了水稻的白化、黄化突变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 律,都是由 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