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园艺》2021,32(4)
罗汉果病毒病是罗汉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探寻罗汉果病毒病防治的有效药剂,试验选用了Ⅰ:5%氨基寡糖素水剂750倍液、Ⅱ:0.136%赤·吲哚·芸苔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Ⅲ:8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Ⅳ: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4个药剂喷施处理和清水对照(CK),对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皮果组培苗进行喷施处理,药后20d、40d、60d调查对罗汉果病毒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60d 4种药剂对罗汉果病毒病防治效果明显,效果依次为:Ⅳ〉Ⅲ〉Ⅱ〉Ⅰ,以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8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67.10%,66.70%。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辣椒病毒病的有效防治药剂,开展了辣椒病毒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大力健有机水溶肥(灌根:5 kg/667 m2)+维大力康微量元素水溶肥800倍液、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能有效防治辣椒病毒病,防控率均在60%以上;维大力健有机水溶肥+维大力康微量元素水溶肥、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可为云南辣椒病毒病防治首选药剂,生产上该4种方式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20%寡聚酸碘对辣椒病毒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奎 《长江蔬菜》2011,(22):67-69
寡聚酸碘为氨基寡糖素与碘络合形成的新型的生物杀茵荆.以0.5%氨基寡糖素和2%茵克毒克水剂为对照药荆,评价不同浓度20%寡聚酸碘对辣椒病毒痛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病毒病发病后,喷施20%寡聚酸碘、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茵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20%寡聚酸碘1 0...  相似文献   

4.
结合焉耆垦区的自然条件和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采用不同药剂水平,通过试验示范,了解8%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安全性及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且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上重要病害,常造成死棵减产,极大影响了产量与收益。为筛选防治辣椒病毒病效果较好的农药,我们引进了新农药20%迁毒,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药剂为20%迁毒,对照药剂为菌克毒克。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上海春蔓地蔬菜基地,试验田块为中  相似文献   

6.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材,开展药剂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液每隔7d喷药1次,连喷3次,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第3次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到83.4%,比8%宁南霉素水剂10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液的防治效果高29.8个百分点。鉴于1.8%复硝酚钠水剂属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生产上使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时是否与1.8%复硝酚钠水剂混用,要视田间西瓜的生长情况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能有效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药剂,选用了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素、超敏蛋白、天达2116(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素、核苷·溴·吗啉胍+超敏蛋白、核苷·溴·吗啉胍+天达2116、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ZnSO4、核苷·溴·吗啉胍+超敏蛋白+ZnSO4,以及核苷·溴·吗啉胍+天达2116+ZnSO4等药剂组合,研究了其对黄瓜花叶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核苷·溴·吗啉胍+天达2116+ZnSO4的防治效果最好,核苷·溴·吗啉胍+氨基寡糖素次之,二者防效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疫病的高效低毒新药剂,以遵辣6号为供试品种,选择68.75%银法利、58%甲霜灵猛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5种药剂进行防效试验,并对施药后辣椒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2%、73.2%、59.84%、40.05%和19.88%,用药后辣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8.39%、15.33%、13.8%、8.05%和6.51%。这5种药剂的综合表现依次为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70%安泰生。  相似文献   

9.
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琳 《北方园艺》2012,(3):137-139
以番茄为试材,以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和0.2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为对照,研究了100、200、300倍液不同浓度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300倍液、200倍液、100倍液防治番茄病毒病时,防效分别为66.26%、75.50%、79.97%;对照组药剂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和0.2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防效分别为67.03%和65.79%;供试药剂防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化学防治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PCR检测,评价应用化学杀虫剂防治Q型烟粉虱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作用,并研究病毒抑制剂对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杀虫剂防控Q型烟粉虱后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带毒率可降至3.00%。病毒抑制剂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0.5%葡聚烯糖可溶粉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条件下对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44.08%~52.63%,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对比了27.8%噻呋·苯醚甲悬浮剂、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60%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22%嘧菌·戊唑醇悬浮剂、75%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937.5 g/hm~2、27.8%噻呋·苯醚甲悬浮剂375 g/hm~2对辣椒叶片和果实上炭疽病防效表现都非常好,建议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黎祖新 《蔬菜》2023,(4):40-43
软腐病是魔芋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石阡山区魔芋的规模化生产,为筛选出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有效药剂,在果林套种魔芋基地上进行不同药剂对软腐病的防效试验,并采取种芋消毒、出苗后灌根与生长中期喷雾相结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最后1次灌根和喷雾防效分别与对照相比,0.5%青枯立克水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剂复配液防效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3.8%和85.1%;0.3%双攻嘧啶水剂和20%龙克菌悬浮液的防效次之,分别为84.1%、81.2%和72.3%、67.4%;12%克菌康可湿性粉剂和50%灭菌成可溶性粉剂的防效再次之,分别为77.7%、62.8%和72.3%、62.2%;2%春雷霉素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8%乙蒜素乳油的防效最差。不同药剂复配液的综合防效较好,而单一药剂的综合防效一般或较差,建议在生产中可将综合防效极佳的0.5%青枯立克水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2%春雷霉素水剂复配液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晋椒401’辣椒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8%宁南霉素、0.1%大黄素甲醚、0.5%氨基寡糖素、3%氨基寡糖素和5%氨基寡糖素5种生物农药对露地制干辣椒的病毒病防治效果,以期为制干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5%氨基寡糖素和3%氨基寡糖素的防病和增产效果较好,考虑到施药成本,建议选用3%氨基寡糖素在秧苗早期或发病初期连续多次施用来防治露地制干辣椒病毒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辣椒病毒病是目前辣椒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轻的田块一般减产20%,重者可减产50%以上,不仅影响辣椒产量,而且品质变劣,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为了探索掌握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07年选用了防治辣椒霜霉病的6种常用药剂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现将试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WP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最强,EC50达到0.16642mg/L,其次是25%甲霜灵WP,EC50为0.54097mg/L,125g/L氟环唑SC的毒力最弱,EC50为3.97226mg/L,木霉菌、20%氟吗啉WP、500g/L氟啶胺SC、10%多抗霉素WP、250g/L啶氧菌酯SC、25%醚菌酯EC、蛇床子素对辣椒疫病的毒力分别为1.64182mg/L、0.92168mg/L、1.43618/L、1.92731mg/L、2.03662mg/L、2.1477mg/L、2.19588mg/L。50%烯酰吗啉WP和25%甲霜灵WP对辣椒疫霉菌的室内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及主要毒原种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林青  杨琦风 《西南园艺》2000,28(1):20-21
辣椒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至今已发现有 38种病毒能侵染辣椒。 70年后 ,我国辣 (甜 )椒病毒病害逐年加重 ,导致减产 30 %~ 50 % ,成为辣椒生产的一大障碍。重庆市郊常年种植辣椒 70 0余hm2 ,由于病毒病的为害使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为正确诊断病害 ,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对辣椒病毒病发生情况及主要毒原种类作了初步探索。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症状及田间发生情况   1996~ 1998年 ,在重庆市近郊巴南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及本所试验地等不同生态区的辣椒产地设 9个观测点 ,每 7~ 10天调查 1次 …  相似文献   

17.
分别进行了植物激活蛋白与其他生物农药及其他肥料对辣椒抗性诱导的综合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活蛋白+病毒A和植物激活蛋白+99植保对辣椒病毒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到了76.29%和82.64%;激活蛋白+利乐资生在第4次喷施后对病毒病的诱抗效果为72.94%,施用了激活蛋白+利乐资生的辣椒产量明显增加,增产率达到了8.94%,高于单施利乐资生的6.41%。  相似文献   

18.
作者经长期试验、推广,结果表明,种植辣椒时采取药剂浸种、变温催芽、分苗假植的育苗技术,辣椒可提早上市20d左右,每667m2增产150kg以上,经济效益可提高30%。其技术要点如下。1药剂浸种为防治常见、多发的辣椒炭疽病、细菌性斑点病、病毒病,可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5h,再依次放入1  相似文献   

19.
郭发定 《辣椒杂志》2006,4(3):39-39
辣椒病虫害繁多,主要的病害有辣椒疫病、青枯病、叶枯病、猝倒病、病毒病、白粉病、软腐病和炭疽病;虫害有烟青虫、蚜虫、茶黄螨、小地老虎等。辣椒被害后产量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30%~40%,甚至绝收,而且在辣椒整个生育期多种病虫害可能同时发生。当栽培条件、环境因素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9个市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75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本的8种常见蔬菜病毒。结果表明,桂南、桂中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普遍较桂西、桂北地区的严重。共有71份辣椒样本检测呈阳性,其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最高,达63.38%,为广西辣椒的优势病原种类;甜椒叶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 mottle virus,PV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 RSV)的侵染也很普遍,总检出率分别为56.34%、43.66%、35.21%和33.80%。在71份阳性样本中,有87.32%的样本受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受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别占32.39%和29.58%;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VMV+CMV、PVMV+PMMo V复合侵染最普遍,均占21.74%;3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 VMV+CMV+PVMV复合侵染最普遍,占2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