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07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的北京国际鲜花港,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以花卉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也是国家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的重要先行试点,称为"北京农科城顺义园"。花卉产业作为高端高效农业,对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现代服务引领提水平2012年以来,北京国际鲜花港承担了北京科委委托的"高档花卉产业链服务模式研究与科技示范"课题,该课题是北京农科城二期"球根花卉新品种选育及花卉产业链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北京国际鲜花港为平台,通过整合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农业科技城能早日瓜果飘香、花红果绿,它不只是农业科技的聚集地,也能带来美的享受,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体,让市民们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一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这是2010年8月16日,在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城签约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用一段诗意的话表达了他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农科城")的期望。两年过去了,农科城的建设一直在稳步推进之中,随着一系列重大措施与项目的推进,农科城的画卷已然展开……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并正式纳入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期而进入转型阶段,园区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从园区整体布局来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大格局初显。转型期的两个问题"一城两区百园"协同创新结盟,是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助于促进全国不同园区之间政策联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北京农科城)建设成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推进成果的应用示范与转化推广,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5月31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和通州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北京农科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成功举办。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根武、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等领导出席活动。北京市科委委员张虹主持,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  相似文献   

5.
金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金华园区)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园区企业集聚程度不高和产业融合不深。园区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会降低园区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致使园区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健全园区企业管理制度、深化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皆有利于提高园区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的融合,同时更易于增强园区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北京市政府与科技部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鲜花港成为农科城"一城"、"二区"、"百园"、"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鲜花港围绕花卉产业链建设的科技需求,通过文化、科技、创意与花卉产业的结合,打造以国际会展交流为品牌、以品种与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以龙头企业总部聚集为特征的花卉服务产业基地,成为展示农科城风采的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市昌黎县是河北省确立的40个"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县之一。"十一五"期间,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对葡萄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初步构建了依托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全县现代农业呈现多样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园区没有产业,园区发展将无从谈起,产业带动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总结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园区产业的形成途径,并对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阶段演变、面临问题和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水平,回顾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阶段历程,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审视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特征,并对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农业科技园区的首要功能应当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新技术园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由于科技要素的稀缺性,不同园区的发展方向可能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加强园区分类建设和指导、完善评价制度和退出机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师建霞王雯慧)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下简称北京农科城)建设成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推进成果的应用示范与转化推广,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5月31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和通州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北京农科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成功举办。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根武、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等领导出席活动。北京市科委委员张虹主持,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致辞。  相似文献   

11.
5月31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和通州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北京农科城)成立五周年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成功举办。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视察了成果发布会,并发表了总结讲话和下一个五年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能通过北京农科城的规划设计模式把北京建成第六产业之都,从而带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正式落户新疆。新疆农科城将建设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合作中心等五大中心,将区内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6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21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起来,与国家"一城两区"结盟共建、共同发力,最终实现新疆现代农业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3.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在建的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乌当农业科技园区既是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园区,也是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针对该园区建设成效,从综合效益、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带动作用四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估,力求为贵州省正在开展的农业园区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发展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截至目前其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可寻,理论框架尚不健全,配套技术体系尚未建立,创新管理模式还不完善,加之农业本身的比较弱势和农业高新技术的高风险性,导致我国部分园区在建设中出现偏差,综合效益难以体现,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考察调研多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上,从农业科技园区概念、发展意义入手,结合山东济宁(兖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兖州园区)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兖州园区管理运营、空间布局内、产业发展等建设模式进行优化,聚焦解决兖州园区存在问题,同时提出整合资源、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技术推广等八条对策措施,旨在为我园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科技》2015,(1):34-35
<正>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北京农科城)协议。经过四年的建设,北京农科城在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和先导示范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信息、金融两大平台联动全国产  相似文献   

16.
郑金武 《北京农业》2012,(17):28-29
正北京农科城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北京具备了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状况、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背景与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重新定位政府企业管理职能,建立园区各组成主体间示范带动机制,创新园区投融资体制机制等政策建议。本文可以对我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特别是初创期国家农业园区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涿州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示范园"正式揭牌,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同时成立。作为北京农科城所建特色园区之一,涿州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示范园是农科城科技资源和成果进行集成创新、转化应用和辐射推广的空间载体。它整合了北京农科城的创新资源优势与河北涿州的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为京津冀三地农业创新资源的合作共享提供了可能。示范园将重点打造国家农作物育种、循环农业、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  相似文献   

19.
当农业科技园区具备一定规模后,园区的配套以及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园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以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例,在领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系统及技术、资金、土地、税收、人才体系等方面探索农业科技园区的配套以及保障体系建设,使园区全面发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与辐射能力,实现以园区经济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总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包括三个支撑平台、七类重点内容和九类整体效应在内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构想,并从战略与规划、准确定位、发展道路、组织管理与运作机制、园区网络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这一构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