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退耕还草”是吉林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重要举措。建好退耕还牧的草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1 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乌兰察布市拥有草原总面积5152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4600万亩.主要分布在阴山北麓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境内,正常年份年产干草近170万t:2008年人工种草保有面积400多万亩.正常年份年产干草109万t:人工种植饲用灌木保有面积341.8万亩:退耕种草见效面积已达800万亩,年产干草216万t:饲用农作物种植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00万亩以上;青贮饲料产量200万t:  相似文献   

3.
草地围封是改变天然草场被草食家畜践踏,防止三化”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恢复草场植被,改善草场等级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彰武县随着退耕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作的开展和封山禁牧的实施,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对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减轻了很多,现全县已围封天然草地2  相似文献   

4.
饲草饲料是发展草食畜的主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和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草食畜生产的发展。因此,仅依靠天然草场发展是不够的,在冬春季节天然草场牧草枯竭,造成长期以来牲畜夏秋季增膘,冬春季掉膘(即:夏起、秋肥、冬瘦、春死)的规律性变化。兰坪县草食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制约着农民的养殖效益。为了有效解决牲畜冬春饲草缺乏的问题,兰坪县于1981年起开始推广人工种草,“八五”末至“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了以工代赈种草养畜、退耕还草项目,累计共种植全人工草场1 733·3 hm2,其中退耕还草1 067 hm2,以工代赈种草666·7 hm2,为加快草食…  相似文献   

5.
建立优质牧草基地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饲草品质、增加饲草数量的必然要求,是增加社会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变人民群众膳食结构、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保证。1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基本情况河南省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面积6650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平均亩产鲜草量33333公斤。近20年来,我省通过飞机播种牧草、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农区引草入田、退耕还草等措施,目前,全省累计种草面积339万亩,保留面积208万亩,人工草场产草量平均达到5000千克,生产力水平比天然草地提高10~20倍。…  相似文献   

6.
地处寒北坝上高原的河北省尚义县,人工种草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全县退耕种植多年生人工牧草19万亩。为探索素有“牧草皇后”美称的红豆草在坝上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和栽培推广价值,县科委在3年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牧)区长期存在优质牧草不足的矛盾,加上封山育林、禁牧等生态保护制度的实施,虽然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调制加工利用,青绿饲草仍供不应求,养羊业何去何从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种草养羊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养羊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实行种草养羊、引草入田、草田轮作和退耕还草,建设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大力发展现代养羊业,是提高养羊业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东倚长白山,西卧松嫩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东部是针阔叶混交林下(间)草地,中部是山前台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西部为松嫩平原的草甸草原。全省草地总面积8763.27万亩,可利用草场6568.49万亩。其中西部草原2815.6万亩,中东部宜牧草山草坡1622.32万亩,林间林下草地及农间隙地4325.35万亩。全省可饲草种有800多种,优良牧草100多种。 吉林省东部山区草地面积较大,有70%的林下(间)草地没被开发利用,草多畜少。中部农区和西部草原区,长期以来,在观念上“重畜轻草”,在指导思想上追求“数量牧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最大的现代化灌溉草场日前在张家口察北牧场开始建设.该厂引进奥地利国家政府贷款302万美元,自身配套人民币1250万元,引进奥地利大型指针式喷灌机26台,大型卷盘式喷灌机99台,相关6万亩草场将成为旱涝保收的“江南田“,所产饲草可满足场内3万多头奶牛的全年之需.……  相似文献   

10.
1 发展潜力1 1 饲草饲料资源充足全市拥有 1 9 2万hm2 天然草场 ,可利用面积达 1 3 47万hm2 。据调查 ,天然草场和作物秸秆的载畜量可达 86个牛单位 ,现有食草畜禽仅 41万个牛单位 ,发展食草畜禽的饲草饲料资源十分充足。在此基础上 ,东营市大力推广了三元结构种植和三青饲养 ,目前 ,种植优质饲草饲料作物 5万亩 ,围栏轮牧场 6 0 0亩 ,实行种草养畜。东营市不仅草地面积广阔 ,作物秸秆丰富 ,可以说资源优势在全省是独一无二。仅就作物秸秆资源。全市年产饲用作物秸秆 1 0亿t,每年搞秸秆青贮微贮 1 0万t,可利用的还达不到 1 0 %。…  相似文献   

11.
有人会问,种草以后我们吃什么?根据国家计委规定,坝上地区每退耕还草一亩,补助粮食100公斤,折款160元,连续补助5年,同时,每亩一次性补助种子费50元。这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相对比较充裕,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和我省的坝上地区实施以粮代赈、退耕还草项目。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运作实施这一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河北农民报,2月24日)国家计委规定:退耕还草一亩补助粮食100公斤,连续补助5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无棣县坚持草畜并重、种养加并举的方针,把推行牧草产业化作为培植畜牧业高效经济增长点的“龙头”来抓,立草为业,以草兴牧,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根据本县自古就有种植苜蓿这种优质牧草的实际情况,该县大力实施了以苜蓿种植为重点的草场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目前,在西小王、柳堡、佘家巷、小泊头等乡镇分别建成万亩以上的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全县苜蓿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年产苜蓿干草6万吨。从事苜蓿种植的农户达340户,年均苜蓿收入在2000元以上。同时,为实现苜蓿加工增值和出口创汇,创建了苜蓿生产龙头企业——山东省黄河三角洲草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紫花牌”草捆、草粉、草块等系列产品在首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银质奖 ,畅销广州、北京、天津等地,并出口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积极探索做活草文章,发挥天然草地资源优势,通过草地改良和退耕还草,大力推动草产业发展。目前全省人工种草面积150万亩,其中秋实草业苜蓿种植面积10万亩,开创南方大面积种植苜蓿的先河。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38.1万吨;天然草地改良7万亩。涌现出了以秋实草业为代表的专业公司8家,草业产值达到2.8亿元。初步形成了草、畜产业融合发展,新型草地农业系统建设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张毅力  吴滨生 《草业科学》2002,19(12):61-62
退耕还草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调整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黑龙江省从200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退耕还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退耕还草17.3万hm^2,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部门测算,退耕种草2000万亩,甘肃全省农区可新增肉牛饲养量500万头,年可实现增加值近100亿元,种草养畜的效益十分显著。但是这种显著的效益,还需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草畜业开发路子作保证。去年11月3日,《甘肃日报》发表了省委书记孙英同志“一个影响深远的大政策”的文章,对漳县在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指出:“退耕还林(草)要立足于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的根本转变,防止把广种薄收、从事粮食生产的贫困变为从事传统林牧业的贫困。”所以探索种草养畜的路子就成为十分关健的问题。可贵的是甘肃省在发展草业,开展种草养畜方面已经作了初步的探索,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省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尤为必要的。利用现有资料 ,对我省黄、湟流域坡耕地分布、面积、适种牧草种类以及播期、播量等进行了论述 ;同时还对退耕还草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经计算、若退耕种草发展育肥生产 ,每公顷效益是种植粮食的2~ 2 .86倍 ,是种植油菜的 2 .5~ 3 .5倍。  相似文献   

17.
陇东黄土高原天然草场改良效益分析甘肃省饲草饲料技术推广总站周多虎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镇原县三岔镇,有天然草场24.7万亩,属梁峁沟壑山坡地干旱草场。草层盖度20%—25%,牧草高度10—35cm,亩产鲜草40—95kg,植被稀疏,产草量低,长期超载过牧...  相似文献   

18.
苦竹+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经过5年经营,植被组成和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种植初期的苦竹+牛鞭草复层种植模式,因模式本身和农户经营利用的意愿不同等原因而逐渐过渡到第5年时的纯牛鞭草地或纯苦竹林,同时植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产生了质的不同。纯苦竹林的经营林地因苦竹采伐留下一定面积分布和厚度的枯落物,这对退耕地保持水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退耕种植的要求,过渡后的纯牛鞭草地因周期性地出现地表裸露,水保效能偏低,需要整治和改进;同时苦竹+牛鞭草镶嵌种植的配套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12,(8):64-64
通辽市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7.42万亩。其中,退耕还草80.82万亩,完成任务的110.7%;退耕还林面积46.6万亩,完成任务的112%。副市长孙振云出席会议。孙振云在会上强调,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务必完成今年的紫花苜蓿种植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成立专项推进组,验收种植完成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争取获得更好的效益。务必完成种草种青贮任务,抓好青贮饲料的田间管理和人工种草工作,坚持项目带动、整合项目资金,通过各种扶持  相似文献   

20.
面对土地资源丰富,有效利用率低,草场资源丰富、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油气开发污染及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等资源环境现状,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粮改饲政策,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绿色经济是应对以上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东营市借力“粮改饲”政策,大力发展牧草种植,有效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起到了改土肥田、涵养水土等功效。柳枝稷、甜高粱等多种能源草的落地生根和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成功研发,使全市有条件在荒碱地上发展“地面石油”,同时能源草具有修复油气开发污染的功能,大力发展种植耐盐碱能源草,将环境修复与清洁能源生产相结合,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兼顾的绿色经济之路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