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花事短闻     
《花卉》2012,(3):5-5
广东东莞消息:大花蕙兰是广东春节的热门花卉,多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四川等地进货。因广东平原地方没有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所需的气候条件。为此,由东莞市农科中心主持的“大花蕙兰种质资源的收、评价和利用”研究项目,最近。  相似文献   

2.
大花蕙兰是一种新型杂交兰花品种,繁殖速度较慢,通过应用组织培养繁殖方式,能够保障大花蕙兰品种特性。对此,在大花蕙兰繁殖中,主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升大花蕙兰繁殖率。本文首先对大花蕙兰繁殖方式及组织培养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8个大花蕙兰品种、大花蕙兰与墨兰的杂交育成的品种‘圣蕾芬’及国兰春剑进行杂交,对杂交种子进行无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品种间杂交结果率最低为5.1%,自交结果率为0%;其次为大花蕙兰与‘圣蕾芬’杂交,结果率为25%;最高的为大花蕙兰与春剑杂交,结果率为50%。经无菌萌发后,大花蕙兰品种间杂交果实未萌发;大花蕙兰与‘圣蕾芬’的杂交果实12个,10个萌发得到杂交后代,占83.3%;大花蕙兰与春剑杂交果实共7个,5个萌发得到杂交后代,占71.4%。种子的采收期因不同组合而异,以国兰春剑为母本的种子采收时间应适当延长,以190~210 d为宜,而以大花蕙兰和墨兰的杂交后代为母本的种子采收期以110~120 d为宜。  相似文献   

4.
系统论述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组织培养的概况和发展简史,综述了国内外大花蕙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激素配方的选择、培养容器的选择、培养条件、褐变的控制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向,提出了我国大花蕙兰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大花蕙兰快繁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选择大花蕙兰垂花型、软枝型、硬枝型共7个品种,进行离体叶片高温胁迫后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探讨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大花蕙兰品种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耐热性较强的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增长率高于耐热性较弱的品种。高温胁迫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增长率,可作为判断大花蕙兰品种耐热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花卉》2015,(8X)
近日,由云南河野教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的大花蕙兰新品种在位于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花卉示范园区的生产基地成功开花,填补了夏季七八月份无大花蕙兰开花的空白,成为第一个反季节开花的大花蕙兰新品种。2012年以后,受政策因素影响,作为年宵花主打产品的大花蕙兰价格一落千丈,团体性消费的市场定位被打破。  相似文献   

7.
以大花蕙兰大花品种"金门"为材料,对大花蕙兰圆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及培养方式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圆球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BA+1.0 mg/L KT+2 g/L AC;大花蕙兰圆球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BA+0.8 mg/L 2,4-D+2 g/L AC,大花蕙兰圆球茎分化及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KT+0.5 mg/L NAA+2 g/L AC.  相似文献   

8.
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 )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园  王四清 《园艺学报》2005,32(4):748-751
 系统论述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 ) 的概况和发展简史, 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大花蕙兰在组织培养、栽培技术及育种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向, 提出了我国大花蕙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兰花产业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如同一场精彩的大戏总会散场一样,作为年宵花中“重头戏”的大花蕙兰在春节期间出尽风头,极尽灿烂之后,到了3月也花枝凋落,“曲终人散”,只剩下绿色的叶片。那么,花后的大花蕙兰应该怎样管理,才能来年再度“辉煌”呢?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花蕙兰产业化生产中遇到的花期不够集中、成花质量不高、花箭较短且不够整齐等具体问题,研究赤霉素的施用时期、施用浓度、施用方式对大花蕙兰开花时间和开花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提高大花蕙兰开花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花蕙兰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花蕙兰的试管苗和原球茎作材料.以MS培养基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的BA对大花蕙兰试管苗和原球茎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NAA对大花蕙兰试管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g/L+BA1.0 mg/L),原球茎增殖率达363.16%,芽分化率达到68.42%;其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mg/L+香蕉汁100g/L+BA0.5mg/L),芽增殖率达到91.67%;大花蕙兰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5mg/L),平均每株生根数为2.60条.  相似文献   

12.
答读者问     
1.盆栽大花蕙兰出现黄叶焦边怎么办? 答:盆栽大花蕙兰出现黄口十焦边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1)盆土中含有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质,其在发酵时释放的热量将根系灼伤,造成植株黄叶甚至死亡。(2)水肥不当。  相似文献   

13.
大花蕙兰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是现在国际花卉市场上的主流花卉之一,深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现综述转基因技术中大花蕙兰转化基因、转化受体和转化方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蕙兰分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6-BA、NAA和PP333对盆栽大花蕙兰进行浸根处理和浇灌处理。结果表明,6-BA100mg/L+PP333200mg/L混合液浸根处理对大花蕙兰分蘖率有显著影响,6-BA10mg/L+PP333400mg/L混合液浸根和6-BA20mg/L+NAA4mg/L+PP3331mg/L浇灌处理的大花蕙兰叶绿素含量显著地提高;混合液处理后的大花蕙兰植株普遍矮化,叶宽和叶厚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敬晓云 《花卉》2012,(1):30-30
垂花蕙兰或,是指一类花枝自然下垂的大花蕙兰。  相似文献   

16.
大花蕙兰组培苗分别采用松树皮、水苔和泥炭土3种不同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松树皮和水苔移栽,平均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平均成活率明显高于泥炭土,水苔更有利于大花蕙兰组培苗初期生长;组培苗移栽管护1年后,水苔基质换成松树皮基质,有利于大花蕙兰苗木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17.
赣北大花蕙兰设施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但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经过适当技术措施,在赣北温带条件下,可以成功地培育出开花植株。笔者通过3年的反复探索,在大花蕙兰的品种选择、栽培基质、成苗管理、催花技术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大花蕙兰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文磊  谭美  王四清 《园艺学报》2014,41(5):1001-1008
根据光照辐射和温度对大花蕙兰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明月’和‘梦幻’两个品种在两个温室中的试验,建立了以辐热积为指标的温室大花蕙兰生长指标预测模型,并使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于大花蕙兰两个品种‘明月’和‘梦幻’母球、子球、孙球植株最长叶长、假鳞茎直径、展叶数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高于0.98、0.98、0.95;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低于2.06 cm、0.85 mm、1.21 片;预测相对误差(RSE)分别低于4.8%、2.8%、8.8%。表明该模型对以上生长指标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大花蕙兰生产中的光照和温度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杂交兰是指国兰与大花蕙兰或具有大花蕙兰遗传物质的国兰品种之间杂交获得的优良品种,株高适中,花大、色艳、有香味,适应性强、长势旺盛,适合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价格亲民,颇受消费者喜爱。‘黄金美人’杂交兰(Cymbidium ‘Golden Beauty’)由蕙兰(Cymbidium faberi)与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杂交培育而成。开花株平均株高85厘米,冠幅50厘米。叶片绿色,有光泽,平均长60厘米,宽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13,(1):36-37
现状1.生产规模逐年递增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云南已成为我国大花蕙兰生产中心和仅次韩国的世界大花蕙兰重要生产地。初步调查,2012年全国大花蕙兰总产量在280万盆左右,其中云南产占85.7%,达240万盆。从单个生产商的产量情况看,今年产量8万盆以上的有10家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