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该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5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由24个指标组成的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各研究区的经济综合实力并进行比较并排序,揭开新疆经济空间差异型规律。结果显示: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值最高为乌鲁木齐市1.80,经济综合实力最高。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值最低为克州-0.74,是经济落后欠发展地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州分布在北疆地区,经济欠发展地州分布在南疆地区;新疆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为考查对象,构建了基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6个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方法,从子系统得分和综合得分2个方面,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权得分分别介于0.071 1~0.642 9、0.195 4~1.311 9、0.093 1~1.066 8、0.587 0~1.720 1、0.012 3~0.917 9、0.383 3~1.880 9,总得分介于3.261 1~5.946 4,其中,德清得分最高,安吉、定海次之,兰溪得分最低。整体上看,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相对均衡。各层面中,农业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的得分率超过50%,但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得分率不足40%。提出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与周边省区科技创新、经济实力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个评价区域经济实力的EPI指数和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并对贵州与周边省区(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PI最高的广西与EPI最低的贵州玎比,广西的EPI是贵州的2.90倍,贵州省的EPI仅为广西的34.43%;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是四川,其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达1.1640,科技创新能力最弱的是贵州,其科技创新指数仅为0.4277,四川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是贵州的2.72倍,贵州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仅相当于四川的36.74%。因此,贵州既是经济实力最弱的省区,同时也是科技创新能力最弱的省区。所以,贵州实施西部大战略的重要是科技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一、《西南农业学报》简介《西南农业学报》于1988年创刊,由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和重庆等六省市(区)农科院联合主办,现已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合作的成功范例。《西南农业学报》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正>一、《西南农业学报》简介《西南农业学报》于1988年创刊,由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和重庆等六省市(区)农科院联合主办,现已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合作的成功范例。《西南农业学报》编辑委员会由各方领导和资深专家组成,编辑部由六省市(区)编辑室组成,四川编  相似文献   

6.
一、《西南农业学报》简介《西南农业学报》于1988年创刊,由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和重庆等六省市(区)农科院联合主办,现已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合作的成功范例。《西南农业学报》编辑委员会由各方领导和资深专家组成,编辑部由六省市(区)编辑室组成,四川编辑室为总编辑室并负责学报的全面工作。主要刊登农牧业各学科的基  相似文献   

7.
不同尺度下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中共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采用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对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协调度实证分析。【结果】不同尺度下,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生态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经济子系统的排序是国家尺度、自尺度和省域尺度;社会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区域农业系统、生态与社会子系统在自尺度下的协调度高于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结论】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的协调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与广东省和全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子系统协调度高于全国而低于广东省。自尺度适用于系统协调发展趋势评价,省域尺度与国家尺度适于系统之间的协调差距评价。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南农业学报》(双月刊,ISSN1001-4829,CN51-1213/S)是由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和重庆六省(区、市)农科院合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环境科学、动物科学、综述、简报等。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  相似文献   

10.
西北5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依托,保证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并实现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灰色关联模型为基础分别从时间与空间视角对西北5省(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评价与对比分析,并借助象限图法与ARMA(1,2)模型分别对5省(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类与预测。结果表明,5省(区)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通过象限图法对5省(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等级划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3年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有所提升,新疆与宁夏将有所下滑。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目前国外对生态足迹进行动态分析的最新成果,对河北省从1985年到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结合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等指标,对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这期间河北省的生态承载力增长不明显,而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出现了生态赤字,河北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土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农业技术创新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要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和增加科技投入。只有如此,才能够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其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情况,即坚持"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室、信息平台的建设;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需要,积极调整了科研结构,不断拓宽科研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围绕区域经济优势,开展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培训、示范园区和致富项目,实现科研、开发和生产示范紧密结合;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增强了科技人员研究创新和指导生产能力,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法的涿鹿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现代农业内涵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05—201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涿鹿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涿鹿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总体高于张家口市,但与河北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涿鹿县的产出效益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物质装备水平不断下降,且经济结构水平呈现较大波动;与张家口市相比,涿鹿县的优势在于物质装备水平和产出效益水平较高;与河北省相比,涿鹿县的劣势在于物质装备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明显较低。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对涿鹿县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关键性建议,促进全县现代农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日趋严重,发展休闲农业成为解决海南省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并完善海南省休闲旅游业的扶植政策,建立健全完善的休闲旅游业扶植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解决素质二元结构问题;要精心设计旅游产品,抓好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区;要切实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系,以及海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关系,以促进海南省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如何科学评估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对全面了解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寻找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以湖南省为例,构建由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创意经营和功能效应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分析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得分为5.986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不同区域的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综合得分最高的为长沙市,达8.411分,处于成熟阶段;衡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株洲市、岳阳市和邵阳市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郴州市、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综合得分最低,仅4.712分。从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创意经营和功能效应的得分来看,湘西地区均明显的低于湘东地区。因此,需要科学地制定均衡发展战略、增加创新投入、发展区域特色和坚持环境保护等引导全省创意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及其系统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力图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极其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 Delphi法、AHP法、线性比例变换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态,四川土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利用状态,并有向可持续利用状态演变的趋势.四川土地利用与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分析四川省粮食生产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1990~2006年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稳步提高,但存在粮食产量变动频繁、耕地保有量持续减少等诸多隐患。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2006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四川省内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四川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四川省一项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民增产增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总结了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