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苏玉5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用黄杂(一)自交系作母本,SL2166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组合1989~1990年在省内多点鉴定,1991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92年在继续参加省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1993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苏玉5号.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江苏省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已达750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玉米产量的提高,选育出比目前推广品种增产显著、品质优良、抗性好的玉米新品种是玉米育种的重要任务。苏玉4号(苏80-1×集2-9-1)的育成为我省大面积更换玉米新品种和提高玉米产量创造了条件。 苏玉4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其特点是产量优势明显,品质优良和抗性好,适合于江苏省作春、夏玉米栽培,也适合南方各省作春、夏、秋玉米种植。 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 1.自交系选育:苏玉4号玉米品种的两  相似文献   

3.
1品种来源 苏玉22(原代号J414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F2作母本,自选系F24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9个耐密杂交玉米品种(组合)对比试验,探索其在镇宁自治县生态环境下的产量表现,筛选出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的主导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杂交玉米组合506×P4产量最高,为10 764.8 kg/hm2。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14又名(4A、A6),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国内外优良自交系,采用独创的“分离小群体选系”方法育成的早熟紧凑型玉米自交系[1]。以其作亲本,先后育成苏玉8号、苏玉9号、苏玉10号、苏玉13号和苏玉14号5个玉米新品种,占江苏自育饲用玉米品种数的1/4左右。其中苏玉9号(414×812)“九五”期间在生产上累计种植2×106hm2,获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苏玉10号(414×75)先后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江苏省及中国东南玉米种植区大面积应用。414已成为江苏玉米育种与生产上最重要的自交系之一。为此,有必要探…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现 :11个参试玉米品种中 ,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的是早熟品种苏玉 10号 ;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2 6;迟熟品种西玉 3号、登海 1号。迟熟品种的增产潜力优于早熟品种。在春玉米 +晚稻 (或延秋蔬菜 )生产中 ,春玉米可用早熟品种苏玉 10号和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 2 6。  相似文献   

7.
为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09年春对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玉米试验站提供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凤糯2号"、"浙糯玉4号"、"美玉(加甜糯)8号"、"苏科花糯2008"和"苏玉糯2号"5个品种均较适宜原南江区种植,尤以"苏玉糯2号"为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大面积生产上最新推广的“苏玉”系列玉米新品种在泰兴市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商品性,客观评价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20 1 2年对“苏玉”系列7个高产玉米新品种进行了鉴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苏玉2 3”、“苏玉31”、“苏玉2 9”、“苏玉20”等品种,可用作本地推广品种或用作改良缺陷的遗传变异源.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苏玉2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玉25(原代号P5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多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苏玉25是一高产稳产的春玉米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江苏省春玉米区的示范应用面积正迅速扩大.本研究介绍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进行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靖丰8号、美单99号2个杂交玉米品种生物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皆较好,通过2013年、2014年在玉米项目区的栽培种植及试验,适应在高海拔区地膜覆盖栽培,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6个玉米杂交种生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年多地试验的方差分析法” ,对 1999和 2 0 0 0年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 6个玉米杂交种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造成玉米产量变异的主要因素是随机效应 (年份 ) ,而固定效应因素 (品种和地点 )对产量变异影响较小。玉米杂交种登海 2号高产且稳产 ;杂交组合“5 2 10 6×A9410 0 7”丰产性好 ,稳产性一般 ;掖单 19产量较高 ,对年份变化适应性好 ,但对地点适应性较差 ;苏玉 11丰产性和对地点的适应性一般 ,对年份的适应性较差 ;杂交组合“皖 49×皖 44”丰产性和对年份的适应性一般 ,对地点的适应性较差 ;濉 9739高产且稳产 ,但在特殊年份 ,易引发病害。文中还指出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早熟夏玉米新品种苏玉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14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4A作母本,通249作父本杂交育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14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夏玉米品种,在江苏的夏玉米生产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筛选杂交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了6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正大868产量为7 242.42 kg/hm2,比黔单16号(CK)增产12.6%,正大838为6 757.58 kg/hm2,比黔单16号(CK)增产5.1%,玉美头106产量为6 575.76kg/hm2,比黔单16号(CK)增产2.3%,路单10号、中正4号与黔单16号(CK)比较,都有不同程度减产。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玉米超高产(≥13 500kg.hm-2)群体在本地的形成规律,以苏玉20为试材,通过不同的施氮水平及3:6:1的基肥、穗肥、粒肥施氮方案的试验,实现籽粒最高产量15 663.4kg.hm-2的目标。苏玉20超高产群体形成的规律为:促开花期有较大的LAI(达到7.0以上),并减缓灌浆期LAI下降速率,同时提高粒叶比;加大吐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灌浆前期干物质积累速率,以促使整个生育期内总干物质积累量达到30 000kg.hm-2以上;减缓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下降到40%以下。精确施氮可有效调节超高产群体质量,增加总粒数,进而提高产量。苏玉20籽粒产量(y)与施氮量(x)的关系为y=-0.472 1x2+430.79x-83 670(R2=0.985 6),其最佳施氮量、超高产施氮范围分别为456.2、407.9~504.6kg.h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年来江苏省、国家审定或即将审定适宜在东台市推广种植的高产、抗病、抗倒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春播组:江玉877、皖玉708表现较好产量分别居第2、3位,有待下年继续参试,以进一步鉴定其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2)夏播组:丰乐668、隆平208、苏玉44、江玉877、蠡玉128,可扩大示范并继续参加试验.  相似文献   

16.
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供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于2008年引进1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品比试验。笔者采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筛选出蜀玉15、奥玉3101、蜀玉18等表现突出的杂交玉米组合,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大穗粒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增长潜力,鉴定各组合的综合性状及其适应和抗逆性,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和合理布局,提高玉米的单产,使玉米生产得到更好的高产,由铜仁地区种子站的安排和指导下,对12个玉米新品种(1-3年内审定)进行展示比较、为以后大面积推广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材料来源由地区种子站统一供种12个、名称及编号如下;(1)宝玉007、(2)安玉2166、(3)裕玉207、(4)遵玉8号、(5)友玉717、(6)巨单1564、(7)华龙玉8号、(8)华单508、(9)腾龙1号、(10)卓玉818、(11)帮豪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玉米品种(系)比较试验,选出适合在西双版纳州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系);相同种植条件下观察不同杂交玉米品种(系)的性状及产量表现。通过试验对比,12个新老品种(系)的产量表现,在相同生育期与种植条件下:新品种bsy1号产量最高,bsy2号产量最低;老品种屏单5号产量最高,文丰8号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苏玉3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玉30’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HL40为母本、YJ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普通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30'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更多适应低热河谷杂交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5个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NC63产量最高,为6 814 kg/hm2,比正大619(CK)增产19.98%;其他依次为正大808、金玉511、亚航639,产量分别为6 409、6 355、6 267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85%、11.90%、10.35%。经方差分析,INC63、正大808、金玉511、亚航639等品种与正大619比较产量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