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奶牛育种中的长寿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性状是奶牛育种中最重要的功能性状之一,除产量性状之外,长寿性状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由于遗传力低、数据分布特殊和性状表现晚等特点,长寿性状也是选育难度最大的性状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起,长寿性状就进入了各国奶牛育种家的视野,针对长寿性状的研究持续进行;上世纪90年代后,各奶业发达国家陆续将长寿性状纳入其奶牛综合选择指数。目前,我国奶牛综合选择指数(CPI)中尚不包含长寿性状,对长寿性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奶牛长寿性状的有关研究,从性状定义、遗传评估方法、与其他性状的关系、遗传标记、性状选育策略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长寿性状的研究和选育情况。通过汇总有关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阐述了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重点介绍了各主要奶业发达国家对长寿性状的选育策略。此外,本文还通过收集在我国奶牛群体中针对长寿性状开展的研究,概述了奶牛长寿性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长寿性状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可使用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遗传评估,包括线性模型、阈模型、生存分析模型和随机回归模型等。长寿性状与产量、体型、繁殖、健康和管理类性状等存在低到中等的遗传相关,线性体型性状中,与泌乳系统有关的体型性状与长寿性状的遗传相关较高;繁殖和健康性状表现更好的奶牛,其长寿性状通常表现更好;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受牛群选育方向的影响较大,在不同群体中,长寿性状与同一性状的遗传相关不尽相同。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综合选择指数中均包含长寿性状,这些国家除了使用直接长寿进行选择之外,部分国家还同时采用间接选择的方法对长寿性状进行选育,常用于间接选择长寿性的其他性状主要包括泌乳系统、腰强度、尻角度、肢蹄和乳房炎抗性等。在不同群体中,均发现了大量与长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其中大多数标记都定位在已报道的与繁殖、疾病和体型等性状相关的遗传区域内。文章还提出了从数据收集、遗传参数估计、遗传标记挖掘、评估模型和选择策略探讨等方面针对我国奶牛群体进行长寿性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奶牛繁殖性状(产犊容易度、排卵数)、体型性状(乳房性状、肢蹄性状、体型性状)、健康性状(体细胞和乳房炎抗性)和生产效率性状(生产寿命、泌乳速度等)等4类次级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我县辣椒栽培品种,进一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的辣椒新品种,2016年引进5个辣椒新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辣椒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等综合评判,筛选出产量、品质、辣味、株型结构等性状优良,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玉米科学家在玉米杂种优势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玉米生理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产量性状等杂种优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为试材,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抗病性、生育期等不同角度,对30多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估计了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等重要遗传参数。用GM(1,1)模型对90年代主要性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灰色预测,对今后小麦性状改良潜力、育种的主攻目标、理想株型育种、高光效生理育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农户对水稻品种性状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农户对水稻品种性状的选择要求,在湖北武穴和随州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水稻品种性状仍以高产、优质为主,同时对耐逆境、节肥等性状选择有所增加,不同地区品种性状选择差异很大。选取了高产、优质和耐逆境等3种水稻品种性状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人口规模、户人均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和地形等因素对不同的水稻品种性状选择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5-17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目前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绒山羊产羔率、繁殖力、产绒性状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方面着手,对相关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对绒山羊繁殖性能、生长性状、产绒性状尤其是毛囊发育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开展绒山羊育种工作,建立高品质羊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寿性状是奶牛育种中最重要的功能性状之一,除产量性状之外,长寿性状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由于遗传力低、数据分布特殊和性状表现晚等特点,长寿性状也是选育难度最大的性状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起,长寿性状就进入了各国奶牛育种家的视野,针对长寿性状的研究持续进行;上世纪90年代后,各奶业发达国家陆续将长寿性状纳入其奶牛综合选择指数。目前,我国奶牛综合选择指数(CPI)中尚不包含长寿性状,对长寿性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奶牛长寿性状的有关研究,从性状定义、遗传评估方法、与其他性状的关系、遗传标记、性状选育策略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长寿性状的研究和选育情况。通过汇总有关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阐述了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重点介绍了各主要奶业发达国家对长寿性状的选育策略。此外,本文还通过收集在我国奶牛群体中针对长寿性状开展的研究,概述了奶牛长寿性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长寿性状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可使用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遗传评估,包括线性模型、阈模型、生存分析模型和随机回归模型等。长寿性状与产量、体型、繁殖、健康和管理类性状等存在低到中等的遗传相关,线性体型性状中,与泌乳系统有关的体型性状与长寿性状的遗传相关较高;繁殖和健康性状表现更好的奶牛,其长寿性状通常表现更好;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受牛群选育方向的影响较大,在不同群体中,长寿性状与同一性状的遗传相关不尽相同。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综合选择指数中均包含长寿性状,这些国家除了使用直接长寿进行选择之外,部分国家还同时采用间接选择的方法对长寿性状进行选育,常用于间接选择长寿性的其他性状主要包括泌乳系统、腰强度、尻角度、肢蹄和乳房炎抗性等。在不同群体中,均发现了大量与长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其中大多数标记都定位在已报道的与繁殖、疾病和体型等性状相关的遗传区域内。文章还提出了从数据收集、遗传参数估计、遗传标记挖掘、评估模型和选择策略探讨等方面针对我国奶牛群体进行长寿性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棉花许多重要的性状多为数量性状。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从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作图群体类型及其特点,QTL定位方法,QTL精细定位、克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55-56
通过对9个甜玉米品种进行冬季种植田间对比试验,对各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性状、植株性状和品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华珍和新美夏珍的冬种产量、穗部综合性状和品质等综合表现较优,适合在茂名市茂南区的冬种甜玉米区进行种植,可作为加工型和鲜食型甜玉米进行大面积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不同花生品种对氮素响应的特点。方法 本试验以来自全国各地的81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设置正常施氮与低氮胁迫2种大田试验处理,测定81份花生品种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及收获期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农艺性状等19项指标。以测定的19项指标的氮响应系数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新的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计算其隶属函数值与各综合指标权重得出花生氮敏感综合评价D值,通过聚类分析对花生品种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氮响应系数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81份花生品种分为氮敏感型品种(13)、中间型品种(33)及氮不敏感型品种(35)。正常施氮处理下,氮不敏感型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响应差异不显著,但氮敏感型和中间型花生品种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氮不敏感型品种。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主要通过影响花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株型结构进而影响花生产量的形成。结论 花生苗期叶绿素含量、单株生产力与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可作为花生氮敏感品种的筛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花生氮高效品种的筛选与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6,(3):539-543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ppearance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potential of Huayu se-ries of peanut cultiva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ched drip irrigation, so as to provide core parent materials for new peanut cul-tivar breeding in Xinjiang during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Method] A total of 16 peanut cultivars of Huayu series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 y by field experiment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main stem height, lateral branch length, pod number per plant, 100-pod weight, 100-kernel weight, pod length, pod width and yield of different peanut cultivar were compared. [Resul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ched drip irrigation, the appearance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of peanut cultivars in Xinjiang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Shandong areas. In Xinjiang, the yields of the peanut cultivars were increased in varying degrees.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appearance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as wel as yield, among different peanut cultivars. Among al the peanut cultivars, the single-plant productivities of Huayu 22, Huayu 28 and Huayu 5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cultivars, and the yields of Huayu 33 and Huayu 5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cultivars. Meanwhile, the late two culti-vars’ comprehensive traits were excel ent. [Conclusion] In the high-yielding breeding of peanut in Xinjiang, Huayu 33 and Huayu 50 can be used as core parent material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ched drip irrigation, their yield potential can be further ex-plored.  相似文献   

13.
麻阳县花生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麻阳县花生栽培品种老化问题,对8个花生良种生态适应性、产量水平、品质和抗逆性进行鉴定,以筛选出适合本地花生生产发展的优异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在适应性、丰产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有优劣;湘花2008、湘花312、湘花314等大籽品种宜在沙性、土沃、水足的沿河谷地、滩地作为油用、盐水(鲜食)品种种植,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潜...  相似文献   

14.
以303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为材料,采用剪叶法分别接种花生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株HA4-1和PeaFJ1进行抗性鉴定.根据初次鉴定结果,剔除严重感病的191份花生品种,对剩余的112份花生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重复鉴定. 在接种HA4-1的花生中有高抗品种1份,中抗品种5份,中感品种44份,感病品种62份,接种PeaFJ1的花生中有中抗品种3份,中感品种26份,感病品种83份. 花生A165接种菌株HA4 1后表现出抗病反应,接种菌株PeaFJ1后表现出中抗反应, A282接种菌株HA4-1和PeaFJ1后均表现出中抗反应. 通过进一步的表型观察和数据统计,筛选到高抗花生品种A165和高感花生品种A281,以及对HA4-1和PeaFJ1病害程度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的花生品种A303和A189. 本研究所获得的抗、感花生资源以及对不同菌株显示不同病程反应的材料有利于加快花生-青枯菌的互作分子机制研究,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春季对引进的12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产量、农艺等性状进行比较,其中龙花7号、闽花9号、泉花551、闽惠花2号等品种各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泉花系列花生品种及其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九五"以来育成的10个泉花系列花生品种进行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系谱分析。结果表明,泉花系列花生品种的主要性状得到明显的改良;10个品种共涉及14个直接亲本,其中泉花327、粤油92的利用频率较高;系谱分析表明,泉花10号、泉花327是泉花系列花生品种的骨干(核心)亲本,2个品种育成之后选育出的泉花系列7个品种均含有泉花10号或泉花327的血缘,其中有3个品种同时与这2个品种有亲缘关系。同时还对泉花系列花生品种的遗传基础、抗青枯病性亲本选配以及育种方法、杂交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抗锈高产种质汕油27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汕油27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抗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由该品种衍生的许多品种在不同时期成为中国南方花生产区的当家种或推广良种。为了了解该优良种质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剖析了以汕油27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选育的后代优良品种的系谱、遗传特性以及与汕油27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由汕油27作为直接亲本先后衍生出优良花生新品种5个,进而由这些品种又衍生出的通过审定(或在省级区试中表现较突出)的花生新品种17个;在这22个优良衍生品种中,通过国家审定的有6个,包括粤油223、粤油79、粤油7号、粤油9号、汕油21和湛油30;所有衍生品种都保持了汕油27高产、抗锈病等优良特性。因此,作者认为汕油27是一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中心亲本;选准中心亲本对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壳聚糖包衣对提高花生抗性的作用机理,本实验用壳聚糖溶液(Chitosan Solution,CS)对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包衣,测定在萌发阶段花生种子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可明显提高花生种子PAL、PPO、POD的活性,并且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包衣促进效果不同,各品种最适合的壳聚糖浓度也不同。表明外源壳聚糖处理可使花生种子防御酶活性增加,增强花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生产中推广的花生品种白沙1016、远杂9102、豫花7号和豫花15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花生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参试品种的主茎高度、侧枝长、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降低,其中远杂9102主茎高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073 cm、1.24g;产量和经济系数在4个参试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