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外生菌根菌的培养和育苗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彩色豆马勃、厚环乳牛肝菌、血红铆钉菇等7株菌根菌株在4种培养基、3种温度梯度下的生长状况和马尾松苗期接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麦芽汁培养基是外生菌根菌的适宜培养基;彩色豆马勃适应力强,明显促进马尾松苗期生长,菌根感染率高,但各菌株之间存在差异;厚环乳牛肝菌不适宜马尾松的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2.
几种外生菌根菌对松苗抗非根部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松苗抗松枯梢病和抗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增强了马尾松苗苗木对松枯梢病的抵抗力,其中华美牛肝菌(504)菌根苗的抗性最强,其次为黄豹斑鹅膏(EG)和彩色豆马勃Pt2菌根苗,彩色豆马勃Pt,和紫金蜡蘑(ZJ)菌根苗的抗性相对较弱;但外生菌根菌对湿地松苗苗木抗松枯梢病的能力未见提高.对黑松和马尾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发现,菌根增强了黑松和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延缓或减轻了苗木的死亡,以504、Pt2和EG的效果较好.黑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各处理体内早期的PAL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对松材线虫抗性较强的菌根苗其体内PAL酶活也较高,反之亦然.供试外生菌根菌的促生作用以及菌根苗体内抗病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与其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区松、桉树种外生菌根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外调查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松、桉树种已知有菌根真菌11种,其中彩色豆马勃与多根硬皮马勃为本地区的常见种,可与多种松、桉形成外生菌根。在平均气温达20℃以上,相对湿度达80%以上及有相当降雨量的条件下,子实体产生较多;不同立地条件下,外生菌根菌的分布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选择了劣味乳菇、美味红茹、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四株菌根菌,进行菌剂制备及其对松苗生长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PDMA和PD培养基是培养外生菌根真菌较适合的培养基,木屑、麸皮、米糠、玉米粉、珍珠岩、蛭石等是培养菌根菌菌剂较适宜的基质。供试菌对油松、马尾松、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苗都具促进生长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丝膜菌,其次是劣味乳菇、美味红菇、彩色豆马勃;对促进火炬松苗生长效果最明显的是劣味乳菇,其次是美味红菇、彩色豆马勃。四种菌对湿地松苗生长效果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马占相思菌根调查及人工接种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在自然界能形成外生菌根及VA菌根。在贫瘠的立地条件下,外生菌根的子实体多;在较肥沃的立地条件下,外生菌根的子实体少,优势外生菌根菌是多根硬皮马勃菌(Sclerioerma polyrhium)。马占相思对VA菌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其特定的优势VA菌根菌,即从马占思根部分离的VA菌。用优势外生菌根菌 及优势VA菌根菌对马占相思苗木进行接种,都能形成菌根,且都能显著地提高马占思的生长。马占思优势VA菌接种效果优于多种硬皮马勃菌。  相似文献   

6.
马占相思菌根调查及人工接种结果表明 :马占相思在自然界能形成外生菌根及VA菌根。在贫瘠的立地条件下 ,外生菌根的子实体多 ;在较肥沃的立地条件下 ,外生菌根的子实体少 ,优势外生菌根菌是多根硬皮马勃菌 (Sclerioermapolyrhium)。马占相思对VA菌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其特定的优势VA菌根菌 ,即从马占相思根部分离的VA菌。用优势外生菌根菌及优势VA菌根菌对马占相思苗木进行接种 ,都能形成菌根 ,且都能显著地提高马占相思的生长。马占相思优势VA菌接种效果优于多根硬皮马勃菌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的马尾松苗,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马尾松幼苗对N、P、K的吸收.随胁迫加剧,菌根化苗N、P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其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l的苗对N、P吸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56.65%和44.32%;接种彩色豆马勃和褐环乳牛肝菌1的马尾松苗的K含量随胁迫的加剧先增后降,在轻度胁迫时达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221.99%和200.00%.N和K主要分布在叶中,而P在根、茎、叶中分布较均匀,菌根的形成有利于马尾松幼苗N、K的上行运输.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对提高马尾松苗N、P、K的吸收和含量效果最好,同时也促进了马毛松幼苗生长和抗旱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是一种外生菌根真菌,能生存在树苗的根上,是松苗的一种有前途的外生菌根共生物。具有这种真菌的树苗能在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而且比在良好生长条件下具有其他真菌外生菌根的树苗生长得快。1973年美国把在亚拉巴马、佐治亚和宾夕法尼亚松树下采集的采色豆马勃担孢子接种体和从佐治亚培养的营养接种体人工引入佐治亚、佛罗里达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三个苗圃的土壤中。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苗圃里,由营养接种体形成的采色豆马勃外生菌根使火炬松苗的生长增长了140%,而弗吉尼  相似文献   

9.
1998~1999年在田间条件下布置了毛白杨VA菌根(包括根内球囊霉菌和单孢球囊霉菌)与外生菌根硬皮马勃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对毛白杨苗高生长量有促进作用,且以根内球囊霉菌作用最明显,单孢球囊霉菌处理次之,硬皮马勃处理最差.水涝大大降低人工接种菌根菌的效果,严重影响VA菌根和外生菌根菌单独接种及混合接种的效应,根内球囊霉菌甚至会抑制毛白杨苗木的高生长,VA菌根和外生菌根间的负交互作用也不对苗高生长产生影响.菌根真菌的感染率随时间变化出现较大的波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外生菌根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菇 4种菌根菌 ,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染率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 ,而赭丝膜菌和血红铆钉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 ,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白皮松小树和古树的共生菌根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彩色豆马勃菌剂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与白皮松共生的菌根菌均为外生菌根菌,不同生长地点的白皮松的共生菌根菌数量和种类不完全相同,但多数种类相同;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剂能显著地促进白皮松小树树高的生长,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对白皮松古树接种彩色豆马勃菌剂,能显著地促进新发枝条和针束的生长,从而促进古树复壮.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马尾松菌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马尾松在不同样地以及不同季节菌根的感染率.结果表明:在温度低、气候干燥、土壤贫瘠的环境下,菌根感染率较低,而在温度高、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的环境下,菌根感染率较高;在调查中发现,与马尾松共生的菌根真菌有4科6属8种,其中硬皮马勃科Scleroderm ataceae的彩色豆马勃P isolithus tinctor ius(P ers.)和大包硬皮马勃S clerod erm a bov ista F r.以及红菇科Russu lacese的松乳菇L acta r ius d eliciosus(L.ex.F r)G ery分布较广泛,在多数样地中均可找到相应的子实体;通过菌根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菌根与常绿阔叶林整体退化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1年生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6个接种处理,分别为牛肝菌7 Suillus luteus,牛肝菌1,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Strain Pt 715,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Strain Cg SIV和对照(不接种);4个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正常(65±5)%、轻度胁迫(50±5)%、中度胁迫(35±5)%和重度胁迫(25±5)%,比较分析马尾松菌根化及非菌根化苗木,在干旱胁迫下水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通过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束缚水含量,降低苗木水势、自由水和水分饱和亏缺,从而改善苗木水分状况,增强苗木保水能力;外生菌根真菌增加了苗木叶绿素含量,提高了苗木光合速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使菌根化苗木的光合速率增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资源利用效率也提高,从而降低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光合耗氧量,减少气孔对水分的阻力,提高菌根化苗木的含水量;马尾松菌根化苗木主要是通过提高光合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环境,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牛肝菌1土生空团菌牛肝菌7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对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钉菇4种菌根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经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而丝膜菌和因红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阐明根际土壤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菌根化育苗及马尾松天然更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接种和未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1年生马尾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和甲醇两种浸提剂分别萃取分离接种和不接种苗木根际土壤,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物质鉴定,研究不同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化学成分和含量的差异,再运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采用乙醇浸提,接种Sl12和Sl13菌株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中物质种类分别比非菌根化苗木多22和23种,其中酸类是数量最多且比例较大的一类化合物,两种接种苗木酸类所占比例分别为51.20%和48.80%,非接种苗木酸类所示比例为34.17%;采用甲醇浸提,未接种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中物质种类23种,两种接种苗木物质种类分别为34和32种,其中酸类、酯类相对含量较大,两种接种苗木酸类所占比例分别为39.06%和34.86%,酯类分别为32.01%和38.91%,非接种苗木酸类所示比例为33.96%,酯类所示比例为39.59%;菌根化苗木根际土壤乙醇、甲醇浸提物均能检测出棕榈酸、硬脂酸、2,4-二叔丁基苯酚;非菌根化苗木只能检测出棕榈酸;菌根化苗木根际土壤乙醇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轴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感效应指数为负值。【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影响苗木根际土壤中分泌物的化学组成成分,增加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3种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主要用材树种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种类及分布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分析了树种、林龄与菌根真菌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菌根真菌的分布、种类随林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结果表明,与落叶松、樟子松、油松、杨树等主要用材树种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共76种,8-20年生松林下多以牛肝菌类、乳菇类等伞菌目的菌根真菌为先锋种类;20年生以上的成熟林则以专一寄宿性的铆钉菇科和马勃目的菌根真菌为优势种群。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外生菌根真菌的采集、分离、培养,优良菌根真菌的筛选和菌根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共生菌根真菌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已查明与马尾松共生的菌根真菌27个种,其中有19个种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编制了马尾松菌根真菌名录(一)。马尾松隶属外生菌根树种,它可与多种菌根真菌共生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菌根研究,比较分析了马尾松在不同样地及不同季节菌根感染率的状况,结果表明,菌根感染率与季节及样地类型有密切的联系,12月份左右,在裸地中菌根感染率较低,只有2.67%;而7月份左右,在马尾松林中,菌根感染率达到了76%.其次,通过一年多对各样地子实体的采集研究和实验室分析,确定在这个阔叶林中与马尾松共生的菌根真菌共4科6属8种,其中硬皮马勃科(Scleroderrnataceae)豆马勃属(Pisolithus)的彩色豆马勃(P.tinctorius(Pers.))和大包硬皮马勃(S.bovista Fr.)以及红菇科(Russulacese)乳菇属(Lactarius Dcex Gray)的松乳菇(L.deliciosus(L.ex.Fr)Gery)分布较广泛,在多数样地中均可找到相应的子实体.最后,本文通过菌根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菌根与常绿阔叶林整体退化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菌根辅助细菌与菌根真菌是林木根际重要的微生物菌群,为探讨二者互作关系,采集马尾松人工林中有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子实体的菌根根际土壤,对分离获得的74株细菌进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方法】通过干皿对抗法筛选获得1株能高效促进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t2)和红绒盖牛肝菌(Xc)生长的菌根辅助细菌 MPt17。【结果】MPt17菌株对 Pt2和 Xc菌丝生长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8.6%和25.0%,其胞外代谢产物对 Pt2和 Xc菌丝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9.6%和29.5%,该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对Pt2和 Xc的生物量也有相一致的影响,生物量增长率分别为124.2%和34.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双接种 Pt2-MPt17处理、双接种 Xc-MPt17处理、单接种 Pt2、单接种 Xc 和单接种 MPt17较未接种处理的马尾松苗高分别提高78.0%,68.2%,32.7%,39.2%和53.4%,地径分别提高46.3%,57.5%,17.5%,23.8%和25.0%。由此可以确定MPt17既是菌根辅助细菌又是根际促生细菌。通过对 MPt17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BIOLOG 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reuszeri),在 GenBank 数据库中的登录号为KF891383。【结论】MPt17菌株与外生菌根真菌 Pt2和 Xc 双接种马尾松幼苗对苗木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 MPt17菌株单接种马尾松幼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苗木的生长。通过外生菌根真菌( EMF)-菌根辅助细菌( MHB)-植物三者互作机制进行植物生长研究的方法,对类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3种菌根真菌对松苗生长及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3种林木外生菌根真菌对3种松树实生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松种的最佳外生菌根略有不同,筛选出湿地松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8种,马尾松、黑松优良的菌根真菌各4种,Xeroco-mus chrysenteron和Gomphidius viscidus对3种松均有明显促生效果。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的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优良菌根真菌在促生的同时可以提高共生植物对于干旱的耐受性,在对照马尾松和湿地松死亡率为60%时,接种Rf、Li、Hm、Gr、Gv、Xb的湿地松死亡率为0,其它菌根苗死亡率也远低于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促生效果越好的菌根真菌,其接种的松苗对于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