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旅行者1号"是谁茫茫宇宙之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始终充满了好奇,并且其中不乏一些人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不是孤独的,在另外一颗类似地球的星球上,一定会有外星人存在……为了寻找外星人,科学家于1977年向宇宙发射了"旅行者1号"。它是一艘太空小飞船,携带着地球生命信息和自然信息,比如歌声、鸟叫声、流水声等,去远行。"旅行者1号"的飞行目标非常  相似文献   

2.
《百姓》2003,(5)
人们常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智慧,当然不同的民族对智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所代表的东方智慧观念,与洋人的西方智慧观念有很大差距。西洋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无非亚里士多德、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之流,都是理论家、发明家、创造家。中国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是谁?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诸葛壳”。诸葛亮有什么发明?没有;有什么创造?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理论?还是没有(孙武还有部《孙子兵法》)。中国人把诸葛亮视  相似文献   

3.
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是什么?顶上是个圆锥,四周一圈方形板,下面还带着几个长圆筒,这不会是外星人考验我们智商的奇特飞行器吧?当然不是了,这可是出自地道地球人之手的高智商产物——"超声波灭虫仪"!啊,又是灭虫仪呀!看来这期大家都跟害虫过不去了,确实!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膨大剂、催熟剂等化学制品的广泛使用,不仅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还污染了环境,同  相似文献   

4.
美国"搜寻外星文明"组织创始人,弗兰克·德拉克近日声称,由于数字革命的出现,现在地球已经很难被外星生命所发现,外星人将可能无法看到或探测到地球。  相似文献   

5.
<正>有关外星人的科幻电影通常都非常叫座。电影里的外星人除了外形奇异,语言也是相当奇异。比如2017年的科幻大片《降临》,就描述了一位语言学家破解外星人语言的过程。那么,人类都是用什么手法制造科幻电影里的"外星语"的呢?  相似文献   

6.
<正>"你说什么……"拉格司令此时面容上出现了一种扭曲——那是震惊无比的神色,如同被撕坏脸一样。"还是那个连三级文明都不到的地球?!真的是他们发过来的?""是的,信号解码过后和……和原来的内容一样。"司令官突然像吃了地球上的枪药,猛得从那带有犄角的椅子上跳了起来,像突然发射的导弹,脸上震惊的神色依旧凝固。"这怎么可能!地球人,一个连三级文明都还没有达到的弱小文明,他们连科技都还没有萌芽,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我最后一次登上月球。一切都很安静。下了飞船,我看见一个非常奇怪的生物,它坐在一个小凹坑里,肤色与石块相近,我险些没看见它。就人类看来,它隐约有点人型,却更像只章鱼。“嘿,伙计。”我坐到它旁边,愈加觉得它就是一个外星人,我还发现它在看地球。听见我的问好,它转头看了我一眼,虽然我找不到它发声的位置,可它还是说话了。“你好,地球人。我来自p星系。”它的声音嘶哑,苍老且虚弱,奇  相似文献   

8.
<正>我少年时代曾经迷恋过天文学。虽然数学一塌糊涂,但不影响我望着浩瀚天空璀璨群星浮想联翩。后来就开始搜集和痴迷UFO资料。现在明白这是地球人看到星空和知道死之后会有的心理反应。虽这些问题尚未解决,但已趋于理智。要联系外星人可能需要星际漫游,手机资费会不会太贵?本月24日零点,NASA对外宣布一个好消息——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452b"。它有可  相似文献   

9.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历史观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为了回答当时西方人所十分关心的问题,即西方文明的前途问题;注重对文化、文明的研究,并将之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强调文化的同时代性、文明的可比性;强调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史学观点还有许多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0.
前沿     
《中国农村科技》2014,(6):12-13
<正>美科学会议商讨如何寻找外星智慧文明据美国媒体报道,5月21日,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再次研究如何寻找外星智慧生物。天体生物学家塞斯·肖斯塔克等参与了会议,这位资深地外生物研究人员并不陌生,此前他对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形式进行了解读,认为在特定的行星表面环境下可演化出不同类型的生物。本次会议上,研究人员根据美国  相似文献   

11.
动物肠道屏障系统是机体同外界环境接触并且相互作用的最大区域,也是病原体入侵的主要门户。因此,完整和高效的动物肠道屏障系统对调控肠道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至关重要。通过介绍肠道屏障系统的构成,综述了不同肠道屏障系统对肠道菌群变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校规章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是学校管理的先锋和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在知识技能上,还是行为品德上,都是学生的表率,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是如此,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又背负着艰巨的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呢?以下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大地如母,包容万物,哪怕到科学发达的今天,建立在农田土地基础上的种植作物还是人类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地球表面6厚的表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也将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沉默不语,谁在为沉寂的土壤发声,传递土壤知识,厘清粮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重视?广东  相似文献   

14.
张兴 《农家致富》2013,(14):56-57
"智慧地球"衍生智慧农业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近两年,IBM"智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自2009  相似文献   

15.
<正>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太阳报》2013年6月26日报道,近日,德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发现3颗"超级地球",这些星球环境与地球极其类似,都有水和大气,而且这些大气中也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如果按照地球生命形成过程来看,这三颗星球极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一发现或将有助于解开千百年来困扰我们人类的外星人之谜。茫茫星空,或许有像地球一样孕育繁衍生命的星球存在;浩瀚宇宙,我们人类也许并不孤单,在未  相似文献   

17.
拯救地球     
正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银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航行在星际丛林里,这里危机四伏。面对突发的危机,地球上的人类该何去何从?是各自为战,还是共同努力、化险为夷?第一章危机来袭深夜,静如水。突然,一道急促的报警声划破夜空……危机感顿时笼罩在宇宙保护组织基地的上空……"发生什么事了?"宇宙保护组织的成员们都迅速披上外衣来到  相似文献   

18.
<正>仰望星空,一轮明月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地球人的遐想,凄凉而美丽的嫦娥奔月传说也曾数千年来令人感动和神往,但你知道月球究竟与地球有何不同,才使它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吗?首先,让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时间和过程吧。根据最新的科学假想,地球是由一次超新星大爆炸后的尘云积聚而成的,而月球则是由同火星一样大的忒伊亚星与初生的地球相  相似文献   

19.
寇北辰 《农家参谋》2013,(12):41-41
人天生就有惰性,本无可厚非,但惰性不改,必将严重制约人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发展,而发展所需要的要素很多,无论是知识、能力、经验、素养等,任何一项都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获取。所以要想发展,必须克服懒惰的习性,无论生来聪明灵巧还是资质平庸,  相似文献   

20.
<正>作物根外追肥(叶面喷肥)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施用方便、效果显著、节省肥料等优点。根外追肥的好处虽多,但是作物大部分养分都是通过根部吸收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用根施的方法,也就是说根外追肥要在一定前提下使用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宜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呢?1.作物出现缺素症。通常在田间生产过程中,一些农作物常表现出某些元素的缺素症。此时采用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