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为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做好马铃薯生产机械选型、配套工作,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了马铃薯单垄单行全程机械化、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单垄单行人工种植等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从机械性能、作业成本、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可供借鉴的技术模式和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地处丘陵山区,地理环境复杂,薯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大,但生产机械化水平低。针对西南地区薯类生产机械薄弱和农机农艺不协调的问题,从马铃薯品种、生产现状、国内外生产装备方面综述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现状,从播种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挖掘减阻、收获低损伤等关键技术,并针对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地处丘陵山区,地理环境复杂,薯类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大。本文针对西南地区薯类生产机械薄弱和农机农艺不协调的问题,从马铃薯品种、生产现状、国内外生产装备方面综述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现状,从播种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挖掘减阻、收获低损伤等关键技术。针对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率最低,全程机械化率仅为50.76%,其中机耕率为81.21%、机播率为29.77%、机收率为31.16%,播种与收获是制约其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环节。从地域角度分析,西南混作区的四川与贵州机械化播种率更是低于5%,机械化收获率低于15%,是制约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地区。参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及配套机具,进一步地将制约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因素定位到丘陵山区的马铃薯种植机。推进智能农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马铃薯的综合产值,需要攻克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机的研制难关。  相似文献   

5.
正一、适用范围本模式适用于广西适合柑橘果树生长、种植于丘陵山区、水源条件较好,且可满足中小型农业机械作业、规模化生产的广西丘陵地区柑橘种植地区。二、模式概述"丘陵山区柑橘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主要针对丘陵山区果园机械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宜机化改造、机械化种植、管理、运输、冷藏保鲜为主要环节,依区域地形特点,完善并提出丘陵山区柑橘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机具配套方案以及技术要求。通过集成农机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分析马铃薯不同机型种植模式的出苗、产量,成本,效益等情况,选择确定既适宜机械化收获又节本增产的种植模式,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提高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宁南山区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宁夏西吉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马铃薯不同机型不同种植模式做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山东省菜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种植模式、规模和各作业环节机具设备等方面,指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针对马铃薯的种植特点,结合现有机械化生产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和多次示范经验,提出了一套合理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方案。此方案涵盖了一些关键技术要点及相应的配套设备使用方法,对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促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南方丘陵山区油菜机械化种植水平,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数据总结,计算出油菜全程机械化总作业时间为6.734 d/hm~2,比人工种植减少90.8%,作业成本为1 594.72元/hm~2,比人工种植减少69.1%,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成本。机械化种植也使得每环节需求的人工数大大减少,使规模化种植成为可能。由此,提出可以推广使用的南方丘陵山区宜机化整治地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安徽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开展了稻田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关。在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中,种植环节的问题最多、最复杂。2月初是安徽省马铃薯播种时间,笔者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一、马铃薯机种环节要点分析安徽属于中原二季作区,适宜推广的马铃薯机械化技术为: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技术、高效精准施药机械化技术、中小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茎叶处理机械化技术。根据安徽省马铃薯主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武川县马铃薯生产现状,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传统作业对比试验,探索研究各生产环节的实施效果,提出适合当地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和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甘肃定西发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作业辅助机具进行了试验、示范,包括机械化整地、深松、铺膜、种植、中耕、植保、收获等技术,并分析了作业质量要求规范。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夯实了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马铃薯商品率和增收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大面积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低成本"的途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中的作用,我们对马铃薯生产不同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配套机具的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进行试验研究,以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结合甘肃省定西市近几年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实际,适合旱作农业比较成熟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主要应用于播前整地、化肥深施、种植、中耕(包括松土、锄草、追肥、培土)、喷药、收获等环节上,其各环节比较成熟的配套机具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品质与产量,改变以往的种植技术手段,采用机械化种植技术,有效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文章对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进行分析,并对其操作技术进行研究与讨论,从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宁夏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自治区科技厅《高效生产机械装备引进改制》项目的支持下,在海原县农机、农艺专家的全程协助下,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与海原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于2016年5月5日至10月10日组织进行了马铃薯6种机械化种植模式小区对比试验;从机械性能、作业成本、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可供借鉴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蔬菜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光温室蔬菜全程机械化满足蔬菜种植高效、绿色、优质的要求。本文总结归纳了日光温室蔬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模式、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设施条件、全程机械化作业规程和关键作业环节机械装备,为日光温室蔬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十堰山区是安徽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2014年底,十堰在产薯大县房县军店镇定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首次开展马铃薯机械播种试点,又在第二年马铃薯收获时节开展马铃薯机收试点,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切实开展以"冬作区高垄双行覆膜机播机收技术"为重点的技术攻关及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条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之路。一、房县马铃薯主要栽培模式马铃薯种植在房县历史悠久,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马铃薯种植由过去主要是高山群众自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广泛,各产区自然资源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化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等基本条件差异较大。为更加全面地研究西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对典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其主要包括种薯处理和田间机械化作业两方面。田间机械化作业技术包括:翻耕/深松、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种植、培土、除草、植保、杀秧、收获、地膜回收。同时,借鉴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列举各机械化作业环节的评价指标,为系统地把握和评价该区域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此外,利用嵌套方差分析法和成对比较检验法,对2008—2018年西北马铃薯主产区机械化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嵌套方差分析模型P<0.001,理论模型具有意义,各省(区)机械化水平差异显著。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的差异不同,造成差异的本质原因也不同,各地应立足区情,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采用适合本区域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逐步缩小各省(区)机械化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正>西吉县自2009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建设6年来,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实现了每个乡镇建设1个千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的目标。2014年,核心区马铃薯机械化示范面积12.1万亩,辐射区县完成机械化作业面积70.8万亩,平均单产达到2300kg以上。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稳定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产量居第一位。2011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55万亩,鲜薯产量1200万吨,均约占全国1/7,马铃薯种植主要产区分布在中部、东南、河西沿山冷凉地区及沿黄灌区,优势产区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70%以上,而种植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面积在80%以上,这为实现机械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生产现状进入2000年以后,甘肃省重视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积极探索不同条件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