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生态补偿进行研究。[方法]在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上,以福建省滨海防护林为研究主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的公众支付意愿及其影响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访者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部分受访者愿意为沿海防护林支付费用,即有66.67%的公众愿意为防护林支付费用,平均支付费用为44.01元/(人·a)。对受访者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对支付意愿影响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受访者对防护林功能的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P=0.003、P=0.002)和人均月收入(P=0.000)呈极显著相关,支付意愿影响敏感性强,而职业和性别对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按人均支付意愿计算,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约为9.07亿元/a,生态效益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艳霞  陈旭东  张素娟  白洁  张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21-11722,11732
[目的]研究冀北地区生态保护受偿意愿及补偿分担。[方法]在调查冀北地区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的基础上,对农户的受偿意愿进行了量化,建立了生态补偿分担率计算模型,并以水资源供给量为基准计算了补偿分担率。[结果]冀北地区农户的受偿意愿为2740.5元/(hm2·a),2008年底冀北地区共完成退耕面积42.97万hm2,则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为11.78亿元/a;京津唐3市政府生态补偿分担率分别为37.60%、42.75%和19.64%,则应支付的生态补偿金分别为4.43、5.04和2.31亿元。[结论]该研究为冀北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生态补偿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郊区林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上海市民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上海郊区林地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补偿机制框架等问题后,运用意愿调查法对上海市民对郊区林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其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上海市民生态环境意识较高。②家庭月收入、生态环境意识是影响上海市民对郊区林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③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市民收入,加大对市民生态环境意识宣传的基础上,完全具备开展郊区林地生态补偿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计算方法和考虑因素直接影响着受水区在调水工作中的参与热情.本研究以南水北调陕西汉中、安康、商洛水源区及京、津、冀、豫受水区为研究区,在考虑水源区水土保持建设、受水区水市场情况、水源区水资源价值、水源区排污权损失价值基础上,加入未来水资源调度机会成本、市民意愿支付差价占比及意愿支付补偿额占比,重新计算生态补偿总量.得陕西水源区当前可计算的受水区补偿额为62.42亿元/年.为发展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计算提供新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调查等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和实物补偿。研究结果对促进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其生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实行"以奖促治"的激励机制,是解决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要建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充分了解居民与游客的支付水平和支付意愿。该文通过对白洋淀流域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CVM法对流域内居民与游客的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性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对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的影响,深化对居民及游客生态补偿意愿和支付水平的认识,为建立科学合理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观尺度湿地生态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福利经济学原理,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设计了融有支付意愿与补偿意愿的微观尺度生态恢复支付卡,评估了黑河中游酒泉花城湖湿地恢复成本。研究表明,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每年每户306.68元,以15年期测算的湿地总恢复成本为0.214×108元,其中退耕还草、灌溉方式改革、化肥的少量施用补偿总价值占恢复成本的87.6%。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产业融合不断强化的基础上,乡村旅游发展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极大动力,由此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及补偿问题的研究更加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经济价值。本文从游客支付意愿视角,以江苏省苏州市明月湾古村为案例地,采取文献分析和实地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参照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测算受访者生态补偿意愿值(WTP),为探索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耕地的综合价值角度出发,将耕地的综合功能价值分解为经济功能价值、社会保障功能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采用现有的年产值倍数法对经济功能价值进行测算;将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价值进一步划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养老保障功能、医疗保障功能和就业保障功能,并运用分解求和法对其进行测算;对于耕地生态功能价值的测算采用支付意愿法。结果表明,望城区耕地总价值为194.23元/m2,其中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为157.5元/m2,高于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流域内生态受益产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直接补偿.本文以旅游业为例,阐述了旅游业与流域水资源的关系;从补偿、受偿、产业间生态补偿的内容,对旅游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主体进行了界定;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确定旅游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补偿标准.提出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补偿可以采用资金、实物和福利补偿等形式;并就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SWOT分析的日照市茶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产业是日照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采用SWOT分析法,对日照市茶产业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战略,认为SO战略和WO战略是日照市茶产业应采用的战略,具体包括"走出去"战略、庄园化战略和品牌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内在驱动表现为: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抑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解决群众生存问题;控制环境污染,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实现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应强化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生态技术的开发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生态服务体系,推进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利用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广义森林生态效益似乎不相关模型的总体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 2 0 0 2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研究了黑龙江省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的特征及似乎不相关模型 .采用“市场化”逼近技术方法 ,在理论和技术上将森林生态效益向市场化的商品靠拢 ,研制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技术体系 (包括概念、特征、变量集、数学模型等 ) .通过生态效益补偿特征系数曲线分析 ,提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准法则 .研究结果初步确定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179亿元 a,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的估计值为 18亿元 a ,并提出补偿的主体应该是国家的公共财政 .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生计的影响,进而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计,本研究基于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影响过程和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的生计资本、转化结构与过程、生计策略及生计结果,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制度架构等制度因素会对牧民的可持续生计产生广泛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构建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分析指标体系,并指出理论界应更多聚焦于关于草原生态补偿后牧民生计转型模式、生计研究范围以及牧民生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概况入手,分析其生态补偿现状,研究其生态补偿原则及补偿方式,从制订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开展水源保护区整体规划、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加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范雅君  张银龙  蔡邦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49-13652
阐述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系统回顾了国内中央及地方生态补偿实践的成功案例,介绍了目前生态补偿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指出目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冬  马友华  田雁飞  汪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56-22558
综合分析了合肥市大房郢水库水源地的生态状况及其生态补偿主、客体之间的利害关系,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库区经济发展和水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汪冰  孙懿慧  李培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79-2982
引用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生态价值评估研究中构建的生态指标作为估算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的生态指标,在对农田主要作物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引入了平衡城市化进程系数作为控制城市化进程速度和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的因素,重新构建了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相对以前的评估模型,此模型考虑的生态影响因素更为全面,且能提高政府生态保护力度,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