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沂源县共投资1.24亿元,建设节水灌溉工程1.3万hm^2,其中“三灌”(喷灌、滴灌、微灌)1万hm^2、管灌0.15万hm^2、防渗渠灌0.15万hm^2,年节水量3965万m^3。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论述了节水灌溉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平 《节水灌溉》2004,(5):68-69,71
节水灌溉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直接关系到水的利用率。景电二期工程属高扬程电力提水,耗能大,灌溉成本高,通过各种节水措施,节水1.2亿m^3,扩大灌溉面积1.6万hm^2,干渠水利用率达到90.6%,支渠水利用率达到88.5%,渠系水利用率达到64%的设计值,充分发挥了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 1993年被水利部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节水农业示范市 ,1996年龙口、莱州、招远、海阳等 4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级节水增产重点县 ,1997年福山、牟平、莱阳、蓬莱、栖霞等5个县市区被列为省级节水增产重点县。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节水型工程、建设节水型农业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 ,全市已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2 7.0 0万hm2 ,占总灌溉面积的 77%,其中管灌喷灌面积 19.2 7万hm2 ,微灌面积 1.0 7万hm2 ,渠道防渗控制面积 6.66万hm2 。年节水量达 4亿m3 以上 ,年直接经济效益 4亿元以上。1 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11,(1):I0005-I0005
2010年。辽宁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丰收,产量达到176.55亿kg,比去年增产17.45亿kg;单产每亩(666.7m^2)380.5kg,比去年增加37.5kg,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全省综合补贴达34亿元,其中种粮补贴5.3亿元,人均受益166元;  相似文献   

5.
浅谈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纲军 《节水灌溉》2001,(1):32-32,40
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是在科学的计划和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保障下,通过现代化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措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效益为主的用水管理制度运行,达到以最少的水量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节水组织管理、节水工程管理和节水经营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关中经济区小麦玉米节水增产高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试验表明:关中经济区小麦产量为6637.5kg/hm^2,玉米产量可达9150kg/hm^2,全年产投比为1.74。平均总耗水量7306.5m^3/hm^2,日耗水量20.7m^3/hm^2,耗水系数0.5,与以往试验相比,总耗水量减少639ml^3/hm^2,平均日耗水量减少2.1m^3/hm^2,耗水系数减少0.04。根据试验资料,提出了关中经济区小麦玉米节水增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要点和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旱灾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全省目前 58. 8万处各类水利工程每年可供灌溉水量虽已达 120— 145亿立方米,但仍远不能满足农业需要,仅四川盆地丘陵区年缺水量就达 24亿立方米。我省农业节水灌溉虽已起步,但差距尚远,且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全省各地当前普遍采用的深水淹灌、大水漫灌等落后的田间灌溉方式。这种现状表明,要解决我省干旱缺水问题,必须大力开展对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与革新,并将其作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革命性举措大力推进。 一、全面推进农业工程节水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阿拉尔垦区农业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GM(1,1)方法,预测了其农业供需水状况及其余缺水程度。结果表明:当供水保证率P=50%时,2015年缺水为3.178亿m^3,占总水量的24.47%;而在供水保证率P=75%时,缺水则增加到3.614亿m^2,占总水量的28.79%,可见,缺水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常规灌溉条件下,供水量不能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且农业水资源的短缺将严重制约阿拉尔垦区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依靠垦区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节水等措施才能得以解决,以此来实现垦区农业水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非充分灌溉是农业节水灌溉理论研究中的新课题,非充分灌溉的核心是节水高效。本文以喷灌条件下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田间水分转化规律出发,根据灌溉水量无效消耗最小原则,计算确定最优灌水定额,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墒情、苗情制定出高效的非充分灌溉制度。该灌溉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性、且定量化,经过5年9.33hm^2田间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360kg,总耗水生产率达2kg/m^3。为非充分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理解节水灌溉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 ,全世界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 2 .6亿多hm2 ,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 17%。在此面积上生产出约占 40 %的作物总产量和居住着约 3 0 %的世界总人口 ,为灌溉而耗去的水量约占全球淡水资源量的 69%。至 2 0 2 5年 ,全世界人口将增加到 80亿人 ,为满足其粮食需求的增长 ,现有灌溉面积将扩大 3 0 % ,粮食产量也必须成倍地增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除了在少数国家还未被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外 ,唯一的有效途径是采取一切节水措施 ,包括工程和农业措施、管理和经济措施等 ,大力开展节约灌溉用水和提高水的生产效率。同时 ,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进行灌溉 ,…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对水的需求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高于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到21世纪可能下降。中国人多、地少、水缺,进口部分粮食是必然的,就是粮食自给率降到90%,也主要是自己养活自己。203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5.3~16.3亿人,粮食需求6.45~7.20亿t,灌溉面积要发展到0.63亿hm2,一般用水量要增加2000亿m3以上。在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实下,如何保护粮食安全,根据资源和技术潜力以及国内外的典型经验,有能力克服和采取的对策是:①全面节水重点是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利用效率;②全面节水增援工业和生活用水,减轻农业用水压力;③充分利用降水发展节水、增产高效的旱地农业;④加强管理和科技投入,出新成果、大成果,在农业用水危机中保护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英能 《节水灌溉》2007,(5):41-44,48
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灌溉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是在保持农作物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工程、技术和措施使从水源取用的灌溉水通过输水、配水和灌水供给作物利用的过程中,可能减少的损失水量.在制定区域节水灌溉规划时,需要对发展节水灌溉后产生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以此作为规划决策的依据.对于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分析计算方法国内已进行过诸多研究,但要精确计算则很困难.为此,借用《全国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的研究成果,采用作物灌溉用水"参照定额"、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调节系数和作物用水定额计算式提出了一种区域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简易计算方法,并以全国2010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的节水潜力作为算例,分析计算了规划目标年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业节水多余水量去向分析,论证了农业节水向工业转移条件,并得出其存在帕累托改进.进而通过对农业节水与工业节水博弈分析,得出农业节水向工业转移会带来工业节水不足和农业水量过多转移等问题.最后针对农业节水转移过程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工业帮助农业节水基金,防止工业对农业用水过多挤占,应建立最低农业用水量和水价改革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4.
“九五”节水灌溉工作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九五”节水灌溉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及成效进引了总结。主要成效有: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支持了城市和工业发展用水;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用水习惯发生改变;促进了农村水利改革和农田水利科技进步。指出了农业节水工作与“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的“六个不适应问题”。提出节水灌溉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解决节水灌溉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从水管理体制上研究限制不合理用水;从法律、法规上对农业节水作出严格规定;从政策上建立和完善鼓励管水者、用水者节水的机制。从硬件设施上为节水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机科技推广》2005,(7):18-21
为指导节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节水技术进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订《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以2010年前推行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为主.相应考虑中长期的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活对水量水质提出要求,客观上要求在掌握现状用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节水潜能,提出节水措施。由调查得出北碚城区居民家庭人均月用水量为2.78 m3,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0.8%,洗衣服和洗澡用水量占到81%,然后通过节水空间计算节水潜力为33.9%。提出改变不良用水习惯、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强政府管理和管道维修、实行阶梯水价等是节水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短缺以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目的】提高主要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缓解京津冀地区农业水资源矛盾。【方法】基于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有效降水计算公式估算了1957-2017年京津冀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的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冬小麦、夏玉米的节水潜力。【结果】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呈逐年线性增长趋势。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仍有20%~30%的提升空间,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京津冀地区可节约水量43.6亿~60.4亿m^3。冬小麦节水潜力高于夏玉米。【结论】可通过改善土壤条件,优化灌溉管理以及秸秆覆盖等措施提高冬小麦及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漳河灌区灌溉用水量及水分生产率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湖北省漳河灌区长系列灌溉用水量、作物产量及灌溉面积等资料,从田间、灌溉系统及整个灌区3个不同尺度分析了漳河灌区历年来灌溉用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漳河水库农业灌溉供水从第一阶段的8.5亿m^3减少到第三阶段的3.94亿m^3,单位面积灌溉供水量从第一阶段的5946m^3/hm^2减少到第三阶段的3091m^3/hm^2,灌溉水分生产率从第一阶段的0.65kg/m^3提高到第三阶段的2.37kg/hm^3。相应的在灌溉系统和田间尺度,单位面积灌溉供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呈现同样变化规律。由于灌溉系统和灌区尺度水的重复利用程度逐渐提高,使从田间、灌溉系统到灌区灌溉水分生产率逐渐提高。分析灌溉水利用率及水分生产率提高的原因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通过各类调蓄设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占一半,农业结构的调整及作物品种改进使粮食单产提高等占另一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论述了发展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战略地位;指出现代农业节水是一个跨多学科的高科技问题,需要生物、水利、农艺、材料、信息、化工、环保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撑;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目标、原则。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现代农业节水前沿技术,具体包括: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技术;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作物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新技术;②现代农业节水关键平台技术及新产品,包括: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及新产品;新型节水专用材料与生化制剂;农艺节水技术;现代灌溉系统水量监控与调配技术及新产品;劣质水资源化与灌溉利用技术;③现代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与产业化。最后分析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可能产生的突破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农业高效用水及农艺节水技术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节水农业的中心问题是提高降水和灌水的利用效率,用水有效性无疑成为判断各种节水措施效果与潜力的标准。但用水有效性是一个相对概念,节水农业的标准也是比较型的,是与纵向和横向比较而言的,是可变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水措施的标准应该由有效用水向高效用水发展。高效用水农业就是高标准节水农业。就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可以根据国情和地域情况制定一个节水农业的标准,如井灌区水的利用率为070,水的利用效率为1.2kg/m3以上,可称为节水农业;水的利用率为085以上,水的利用效率达1.8kg/m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