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不同育秧方式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无纺布育秧抛栽具有省种、省工、免用秧盘的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7.8%,比迟播10天的塑盘育秧抛栽处理增产11.6%.主要原因是无纺布育秧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抛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由于无纺布育秧的秧龄弹性大,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过"寒露风"危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早稻优Ⅰ54、晚稻博优938为材料,在钦州市进行水稻无纺布(蛇皮袋)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纺布(蛇皮袋)育秧抛栽具有省种、省工、免用秧盘的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早稻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塑盘育秧)增产399kg,增长8.3%;晚稻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增产489kg,增长7.8%,比迟播10d的塑盘育秧抛栽增产699kg,增长11.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无纺布(蛇皮袋)育秧大大地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特别是秧苗分蘖率,优势更加明显,抛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由于无纺布(蛇皮袋)育秧可以适当提早播种,对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免“寒露风”危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各类基质与营养土搭配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综合影响,运用轻型基质与营养土按比混合,培育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健壮秧苗,测定成苗数、根系、茎基粗度、秧苗发根力、穗粒结构及产量。结果表明:采用各类基质与营养土搭配育秧,栽后早活棵、早分蘖、早够苗,低位分蘖多,群体质量好,成穗率高、穗数足,增产潜力明显。特别是80%大华生物基质+20%营养土处理比对照增产760.5 kg/hm2,在试验区机插水稻生产中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旱育保姆不同剂量拌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早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旱育保姆不同剂量拌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编织布隔层加旱育保姆拌种育秧能极大地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总根数、秧苗分蘖率、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干粒重等方面均优于不用旱育保姆拌种的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尤其以每公斤稻种用300~350g旱育保姆拌种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与不用旱育保姆拌种处理相比呈极显著差异水平。因此,水稻编织布隔层加300~350g旱育保姆拌种育秧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叶龄抛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研究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抛栽的最佳秧龄及其秧龄弹性,2010年在广西临桂县开展了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叶龄抛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在3.5~4.5叶抛栽大田,禾苗分蘖早而多,分蘖节位低,有效分蘖多,抽穗快,结实率高;种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龄弹性较大,不会因缺水或抛秧不及时出现苗枯死现象。6.5叶龄塑盘育秧的根数、鲜重、干重均明显低于编织布隔层育秧,说明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素质要比塑盘育秧好。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各壮秧剂育秧的具体情况,探讨了不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示范结果表明,秧田期:不同壮秧剂均能促进秧苗生长,提高鲜重和干重,水稻苗床调理剂(三爱牌)秧苗干重最大。大田期:水稻苗床调理剂(三爱牌)育秧缓苗快,低位分蘖多,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粒数有所增加,比对照育秧增产4.9%。  相似文献   

7.
二晚抛栽稻播种量、化控措施与抛栽秧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盘育秧的秧苗素质越来越不如湿润秧,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细,单株叶面积小,百苗干重轻,分蘖停止早并出现大量夭亡;稀播能改善秧苗素质,减少串根,采用两次化控控制株高,促进分蘖,减少串根有一定效果,抛栽稻和手插稻比较,在经济性状上表现为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不同秧龄抛栽,早抛的各项经济性状均比晚抛的好,产量比晚抛的高,特别是秧龄超过30d抛栽,产量减少明显。最后讨论了二晚抛栽稻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水稻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对越城区应用较多的2种育秧基质育秧与本土育秧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从秧苗素质、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适合越城区水稻生产的育秧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与本土育秧比,育秧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表现为秧苗粗壮、茎基宽、绿叶数多,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明显提高;秧苗盘根结实,插种后漏插率低,基本苗多,分蘖发生早,低节位分蘖多,穗大,有效穗数足,增产作用明显;插种后秧苗返青快、植株生长好,有效穗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苗博士种衣剂在早稻旱育秧、软盘育秧、水育秧等3种育秧方式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苗博士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秧苗素质明显优于未包衣处理,产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包衣旱育秧的效果较佳,秧苗叶片数比未包衣处理增加0.2片、苗高矮1.09 cm、假茎矮0.41 cm、假茎宽增加10.00%、苗重增加3.91%、单株白根数增加2.88条、根重增加25.58%、单株分蘖数和带蘖率均有所增加,每667 m2有效穗数增加0.93万条,每穗实粒数增加5.08粒,每667 m2增产14.3 kg,增产率为3.46%。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秧应用旱育壮秧剂、“抛栽成功”包衣 ,提高出苗率 1 1 %~ 5 1 % ;提高成秧率 2 7%~ 8 5 % ;并使秧苗植株变矮 ,分蘖、叶片增多 ,根系发达 ,茎部变粗和鲜重提高 ;其抛栽产量增幅为 3 65 %~ 5 1 1 % ,移栽产量低于对照 ,抛栽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分蘖发生旱 ,成穗率高 ,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小钵盘为材料,在连作晚稻"嘉优2号"上进行了不同育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盘育成的水稻秧苗茎基宽、叶色深,秧苗素质好,种植后漏插率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多,产量比塑料平盘育秧(CK)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基质和营养土配比对水稻硬盘育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配比基质与营养土混合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健壮秧苗,测定成苗数、秧苗形态指标、种子根数、穗粒结构及产量等。[结果]应用不同基质与营养土混合育秧,秧苗栽插后发苗迅速,分蘖较早,比全营养土处理提前1~3 d,低位分蘖多、够苗期早,比全营养土处理提前0.4~0.6个叶位达到够苗期,群体质量好,成穗率较高,穗数较足,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尤其以80%大华生物基质+20%营养土处理比对照增产达760.5 kg/hm~2。[结论]80%大华生物基质+20%营养土配比在江苏大丰地区机插水稻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水稻编织布(蛇皮袋)隔层育秧抛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早、晚稻上进行水稻编织布(蛇皮袋)隔层育秧、抛栽试验,以验证其解决因塑盘育秧秧龄过长导致秧苗素质低的问题。结果表明,水稻编织布(蛇皮袋)隔层育秧抛栽具有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抛秧栽培由于省去了水稻传统手工栽插环节,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经实践证明,水稻抛秧栽培可节省秧母田50%~80%,省工25%以上,增产10%以上,而水稻旱育抛秧更兼有育秧方法简单、育后管理方便、秧苗素质好、抗性强、抛栽后立苗发根迅速、分蘖早、产量高等优点,对水稻高产更加有利。经多年试验示范,旱育抛秧水稻平均亩产可达6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育秧取土破坏农田耕地植被、取土难,塑料秧盘成本高、污染环境,不利于农业的综合效益。本研究以秸秆秧盘作为新的育秧方式,与塑料秧盘育秧相对比找其优势,旨在阐明通过调研秸秆秧盘育秧产量形成特性,对比探讨秸秆秧盘方式下水稻增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与塑料秧盘相比,秸秆秧盘具有节约用土和播种效率高等节约成本的优势。秸秆秧盘秧苗的苗高、叶片数、白根数、假茎宽和鲜重等各项数据均高于塑料秧盘,根系紧密。在采用秸秆秧盘时,两个水稻品种在分蘖中期、幼穗分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水稻分蘖数、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能力显著提高是秸秆秧盘增产的关键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5种配方的壮秧营养剂进行水稻育秧试验的结果表明,1号配方、5号配方最佳,表现为秧苗素质好,抛栽大田后分蘖发生快,有效穗多,产量高,有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以及免耕抛栽效果。结果表明,无盘旱育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弹性,从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出发,无盘旱育是今后水稻抛秧育秧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秧苗素质好,根系带土量大,发根力强,抛栽后易于物理立苗和生理立苗,本田早生快发,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是试验条件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育秧方式;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纱窗垫底秧苗起秧方便、植伤轻、发根力强,但根系带土少,免耕抛栽后部分秧苗立苗困难,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有待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8.
轻盐碱地上采用不同水稻育秧载体的试验结果是:抛秧盘和有机软盘的秧苗素质好于其它,苗龄38 d育大苗的条件下,幼苗株高对照和塑料膜载体均超过17 cm,抛秧盘和有机软盘均低于17 cm,单株分蘖比对照多0.67。平均单株干重增加9.40%~10.60%,根系干重占整株干重的26%~30%,而对照的旧膜孔片只占18%~20%的根系干重,育秧成本相对较少(6.13元/m2),育秧素质比较好的是机插软盘,单株分蘖比对照增加0.14个,平均单株根系干重占整株干重的25.2%。  相似文献   

19.
早、晚稻分别在旱播育秧、塑盘育秧、半水育秧使用壮秧剂及不同施用方法,与不施用壮秧剂对照试验.壮秧剂能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素质,分蘖快,有效分蘖增多,增加亩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具一定的增产性.壮秧剂施用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方法得当,还可提高水稻播种出苗率.  相似文献   

20.
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浸种时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浸种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能够极大的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以浸种8h、12h、15h在单株根数、单株带土量、秧苗分蘖率及成秧率优势较明显,移栽后回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穗大粒多,增产明显。因此,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浸种时间以8h、12h、15h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