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种有木薯的地方,蚕农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蓖麻蚕又通称木薯蚕.用木薯叶养蓖麻蚕岑溪县是1956年试验成功的,但到六十年代,全区才普遍推广.六十年代中期,广西的蓖麻蚕生产发展很快,当时饲养量之多,普及之广.均超过原定规划.1961年至1970年10年间,共养蚕393万盒.产茧皮5211吨,其中饲养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蓖麻蚕系多食性绢丝虫,在印度因食蓖麻叶,故名蓖麻蚕(Eri-silkworm),我国华南农民饲以木薯叶,故亦称木薯蚕(Cassava-silkworm),但其学名为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  相似文献   

3.
广西的蚕区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群众通称它为木薯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蓖麻蚕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是否含有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以不同饲料种类育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蚕为因素比较不同组合的成分含量,即将分别用蓖麻叶和木薯叶饲养所得到的熟蚕、预蛹和蛹进行鲜样检测,并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方差分析。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其各发育时期氨基酸含量高于用蓖麻叶饲养的蚕,且熟蚕预蛹蛹。不同饲料饲养蓖麻蚕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的差异均极显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蓖麻蚕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脂肪和总糖含量差异均极显著。同种饲料饲养所得的蛹的无机元素含量最高,预蛹次之,熟蚕最低。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无机元素含量高于用蓖麻叶饲养的蓖麻蚕,所有样本的铅、砷、汞、镉4种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3种虫态鲜样的氢氰酸含量为0.5 mg/kg左右,低于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对氰化物的含量的限值规定。本试验证实了食用蓖麻蚕的熟蚕、预蛹和蛹是安全的,也证明了蓖麻蚕不管哪种虫态,营养物质的含量是十分丰富的,可以针对各营养物质的需求来选择适宜的虫态进行烹饪。  相似文献   

5.
蓖麻蚕(eri silkworm)是一种无滞育期多化性完全变态的绢丝昆虫。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学名为Samia cynthia ricini Boisduval.因主食蓖麻叶.故名蓖麻蚕。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用木薯叶、马桑叶饲养,又称木薯蚕或马桑蚕。  相似文献   

6.
蓖麻蚕为杂食性绢丝昆虫.在我国除用蓖麻叶饲养外,广西、湖南、安徽、山东等省(区)先后用木薯叶、马桑叶、臭椿叶等饲养成功.为了扩大蓖麻蚕的饲料来源,自1989年起,两年来,我们利用我区较多的自然资源——葵花叶试养蓖麻蚕,经过四次反复试验,发现葵花叶也是蓖麻蚕较好的代饲料之一,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麻叶室内喂养蓖麻蚕,目前国内还未见报导,我国有些地区曾利用木薯叶、椿叶、马桑叶等代替蓖麻叶,但效果各有差异.为了扩大蓖麻蚕的饲料来源,从1982年起利用本地较多的自然资源——红麻叶试养蓖麻蚕,以蓖麻叶、椿树叶作对照,连续四年反复试验,了解蓖麻蚕不同龄期喂养红麻叶的食叶量和经过天数.红麻叶是蓖麻蚕很好的代饲料之一.现将几年来的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蓖麻蚕属于鳞翅目天蚕蛾科绢丝虫类.原产印度.喜食蓖麻叶,木薯叶等,但以蓖麻叶为主.其茧为重要绢纺原料,也可制造丝棉等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广西为我国饲养蓖麻蚕的主要基地.由于常年气温高,养蚕季节较其他地区长,但一年中有2—3个月无蓖麻叶饲养蓖麻蚕.而蓖麻蚕系多化性,无休眠期,终年连续发  相似文献   

9.
蓖麻蚕是一种资源昆虫,因喜食蓖麻叶而得名。茧呈榧子形,顶有孔,色白,是绢纺的好原料。 词养蓖麻蚕,有许多优点:一是可以把饲养蓖麻蚕与种植蓖麻籽结合起来,促进蓖麻籽的生产;二是蓖麻蚕除食蓖麻叶外,也可食木薯、臭椿等树叶,饲料丰富;三是蓖麻蚕的饲养时间短,从孵化到结  相似文献   

10.
蓖麻蚕是一种杂食性绢丝昆虫,可以取食蓖麻叶、木薯叶、臭椿叶、鹤木叶、马桑叶、乌桕叶、蒲公英叶等等.这是饲料植物很早就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就是野生的饲料植物分布也很广,遍及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因此,饲养蓖麻蚕可以因地制宜利用这些植物资源,不需要专为饲养蓖麻蚕而种植饲料.这是饲养蓖麻蚕的有利之处.但是,蓖麻蚕目前还不能缫丝,只能用作绢纺原料,所以经济价值不高,这一直是蓖麻蚕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蓖麻蚕茧工艺性能,我们自一九七○年以来,对不同蓖麻蚕品种作了丝质普查,又对用不同饲料饲养的蓖麻蚕茧丝质作了初步调查比较,期望能为改进蓖麻蚕茧经济性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现将试验结果概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蓖麻蚕是一种资源昆虫,因喜食蓖麻叶而得名。茧呈榧子形,顶有孔,色白,是绢纺的好原料。 饲养蓖麻蚕有许多优点:一是可以把饲养蓖麻蚕与种植蓖麻籽结合起来,促进蓖麻籽的生产;二是蓖麻蚕除食蓖麻叶外,也可食木薯、臭椿等树叶,饲料丰富;三是蓖麻蚕的饲养时间短,从孵化到结茧,只有18d左右,一年可连续饲养多次;四是蓖麻蚕一生需饲料很少,每条蚕一生只吃不足5g的蓖麻叶;五是蓖麻蚕的生活力强,不易染病,管理也比较简单。因此,对蓖麻蚕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饲养。 蓖麻蚕的饲养管理方法,大体上和桑蚕相同。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蓖麻(木薯)蚕绢丝市场看好,我区蓖麻蚕生产处于恢复发展时期,为了便于广大蚕农掌握蓖麻蚕(木薯蚕)的饲育技术,我们约请从事蓖麻蚕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根据1988年辅的《木薯蚕(蓖麻蚕)生产技术》,重新编写了“广西蓖麻蚕(木薯蚕)饲育技术要点”,供从事蓖麻蚕生产的蚕业辅导员和广大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13.
蓖麻蚕是广食性绢丝昆虫,除食用蓖麻叶外,还有许多其它代用饲料。印度饲养蓖麻蚕已有300年的历史,对饲料资源研究较早,较有实用价值的饲料有:鼠李科枣树、大朝科珊瑚树、夹竹桃科素馨、五茄科火通木、毒空木等。我国自50年代引种饲养蓖麻蚕后,对其饲料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1952后朱洗等试验可用蒲公英、野蓟、飞轻叶作为蓖麻蚕冬天的代用饲料;1956年邓启辉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获得成功;1959年许松生试验可用扁蓄饲养蓖麻蚕;1962年李忠恺用马桑饲养蓖麻蚕成功后大而积推广;1965年王天子试验可用香樟叶作为蓖麻蚕的代用饲…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木薯叶养蓖麻蚕是我县的创举.六十年代发展很快,产量最多年份是1965年,饲养量达80000多盒,产茧皮60多吨(1300多担)名列全区前茅.由于十年动乱的破坏,加上蚕茧价格偏低等原因,到八十年代初已基本停产.我场名为蚕种场,实已转产繁殖鱼苗为主.  相似文献   

15.
我地区利用木薯叶养蓖麻蚕(木薯蚕)是在六十年代初兴起的.饲养量最多是1965年,共养90085盒,产茧皮61吨,超过万盒的有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县.当时饲养量之多、普及之广,形成了群众性养蚕高湖.但由于种种原因,生产逐年下降,八十年代初已停止了生产.近年来,随着绢丝工艺技术的进步,绢丝和其他纤维混纺的绢织物,已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供不应求.是恢复木薯蚕生产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6.
徐其楚 《广西蚕业》1996,33(1):49-50
大新县群众用木薯叶养蓖麻蚕已有30多年的历史,60年代曾一度大发展,到了80年代末又一度兴起.1988~1989年共饲养蚕种9170盒,产蚕茧(茧皮)18.37吨,两年合计蚕农共收入148.86万元。群众已普遍知道,用木薯叶养蚕,不仅是就地取材,而且投入步、收益快,在夏秋季饲养约20天即可收获一批,确实是农村一项“短平快”的农副业生产。由于市场、茧价等原困.1990年又停产,多年来.我县的木薯要生产处于断断续续、时起时伏的不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7.
1 广西蓖麻蚕生产的兴起蓖麻蚕是继桑蚕、柞蚕之后,在我国形成产业的绢丝昆虫。蓖麻蚕原产于印度,20世纪40年代引进我国,初期因未掌握其生活习性与饲养繁殖方法而导致饲养失败。1951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基本解决了蓖麻蚕在我国不同地域越夏、越冬及品种选育、保存、消毒防病、大规模饲养、制种繁育等关键的技术问题,为以后大规模开发蓖麻蚕奠定了基础。蓖麻蚕于20世纪中期引进广西,逐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至今仍是广西农村中广大农民所欢迎的一个农业生产项目。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是广西人民的创举。蓖麻蚕引…  相似文献   

18.
蓖麻蚕与樗蚕种间杂种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前言蓖麻蚕(Attacus risini,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属于鳞翅目)Le pidoptera天蚕蛾科(Saturniidae)绢丝虫类。原产印度。喜食蓖麻叶,木薯叶等,但以蓖麻叶为主。其茧为重要绢纺原料,也可制造丝绵等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广西木薯蚕的开发利用情况罗恒成,苏财光,卢洪海,黄仕优(广西蚕业指导所)广西的蚕区多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因此群众通称它为木薯蚕。木薯蚕茧丝的开发利用,我区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生产鼎盛的1965年,全区84个县(市)有64个县(市)养蚕,年产茧皮17...  相似文献   

20.
蓖麻蚕原料茧生产中有大量鲜蛹。经分析测定蓖麻蚕不论品种与取食蓖麻叶或木薯叶,其蚕蛹的营养成分是基本稳定一致的。与家蚕蛹相比更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源,而且还含各种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而有毒成分游离氨基态氮及铅均在食品卫生标准柱之下。因此适合作老年和婴幼儿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