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阐明高州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品系选育提供技术指导。在广东省内高州油茶主产区,选择其成熟林分,开展样地调查,测定不同区域高州油茶果实性状,并采用生物学、遗传学和数量统计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高州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表现为连续性、正态性和集中性,符合数量遗传性状的特点。不同区域的果实性状存在差异性,具有地理多样性。11个果实性状指标可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90.6%。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其变异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鲜籽质量、干籽质量、籽粒数、干果质量、鲜果质量、果皮厚、鲜出籽率、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含水率、果形指数。  相似文献   

2.
越南油茶果实若干性状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油茶(Camellia cochinehinensis)集中分布于两广南部,是我省主栽油茶种之一。近几年来,我省虽开展了一些良种选育和研究工作,但与我国主栽种——普通油茶相比,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甚少。越南油茶产量高,在我省发展得天独厚,开展良种选育、遗传变异的研究是很必要的。越南油茶和其它树木一样,因为基因的连锁互换及互作等效应,使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且是长期系统发育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果实性状的变异对其经济价值的影响甚大,生产上常用果实的某些性状的变异作为选择和划分类型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对果实的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各性状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有价值的参数。一、材料来源在龙眼洞几片盛果期的越南油茶林中,  相似文献   

3.
以叶面积、叶长等叶片形态性状和果长、果宽等果实形态性状为指标,研究了桂花叶片和果实形态性状在单株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桂花叶片和果实等形态性状在单株水平上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叶片形态性状与果实形态性状由各自独立的遗传基因控制,并受到高等程度的遗传控制,遗传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海南油茶种实数量性状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分布于海南省9个县(市)20个乡镇的21个老油茶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油茶种实的10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并对其种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性、相关性及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的平均单果质量为42.46 g,最大单果质量为156.87 g,其单果质量较集中分布于28.21~39.07 g这一等级内,其平均鲜出籽率为32.87%,最高可达52.00%,大部分在25.45%~39.61%的范围内;海南油茶种实数量性状变异大,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10个种实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9.36%,而其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其种实数量性状类型丰富且均匀度较高,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749 9。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海南油茶种实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海南油茶资源在果实性状方面与高州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较为接近,海南油茶可能是高州油茶适应海南环境的生态型;海南油茶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是海南油茶良种选育的良好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在果实、叶和花性状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每500 g鲜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7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3.31%);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叶和花性状;果纵径和果横径与叶长、叶周长和花冠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农家品种宜春白皮中籽表型性状的总变异程度高于龙眼茶、羊屎茶和珍珠茶。利用25对AFLP引物组合在4个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中共扩增出92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5.7%;羊屎茶与宜春白皮中籽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698 2),龙眼茶与普通油茶的相似系数最小(0.558 1)。AFLP标记和表型性状的聚类都可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分开,但对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归类并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它四季常青,枝叶繁茂,终年花果不离,结实年限长,经济价值高。因此,积极发展油茶生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均有很大的意义。油茶属于异花授粉植物,长期以来,多采用实生繁殖。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杂交,后代分化很大,产生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及抗病虫性等多样性变异的混杂群体。因此为了建立有性或无性系种子园,为发展油茶生产提供良种,必须尽快地  相似文献   

7.
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选育适应我国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研究薄壳山核桃实生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周边地区树龄在55~60a的249株薄壳山核桃实生后代果实的9个性状方面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质量变异度最大,变异系数为26.67%,其它性状变异度都较小,变异系数在7.12%~12.91%之间;果实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变异,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果实性状的分布表现为正态分布规律,偏倚系数较小;果实性状多数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其中果实质量与果壳厚度、果实含油率分别与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果实质量和果壳厚度分别与出仁率、果实含油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根据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建立起相关回归模型,决定系数在0.99以上,回归测验的F值达到了6880,均远高于极显著临界值,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育适合我国种植的广宁红花油茶优良品种,对广东省广宁县及周边地区树龄在40~55 a的99株广宁红花油茶实生后代果实的9个性状方面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干籽质量变异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24%,其它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1%~30.14%之间;各产地按照不同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主要可以分为5部分,干籽质量、鲜籽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为单果籽数、果实质量、果皮厚,再次为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种仁含油率。含油率的变异系数的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适应广东省种植的高州油茶优良品种,对高州油茶实生后代果实的19个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州油茶果实的各个性状在单株间、单果间、样地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样地内单株间果实各性状的变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样地间有15个果实性状的变异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单果间、样地内单株间及总体株间的变异规律,各果实性状根据其变异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基本遵循如下规律:烘干种仁质量、晒干种仁质量,烘干籽质量、晒干籽质量、鲜籽质量,鲜果含油率、鲜果质量、单果籽粒数、果皮厚度,鲜果出籽率、烘干果出籽率、晒干果出籽率,晒干籽出仁率、烘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纵径、横径、果径均值,果形指数。  相似文献   

10.
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累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并对它们在今后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以来,安徽各地先后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1年12月,安徽共选育出油茶良种36个,其中选育于本地的良种31个,引种良种5个.果实特征:果实颜色有红色、青色、黄色;果实形状有球形、椭圆形、桃形、尖桃形、枣型、三棱柱形、吊钟形、鸡心形等;果实成熟期有寒露籽和霜降籽.经济性状:平均鲜出籽率、出仁率和果油率分别为47.71%(65.96%~ 36.02%)、60.55%(72.6%~43.2%)和8.015%(11.56%~5.6%);安徽省内油茶良种栽培区域按果实成熟期划分,寒露籽主要在皖东和皖西北,霜降籽主要在皖西南和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遗传资源丰富。调查并分析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农家种质果实、花和叶片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07~0.50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16~2.137之间,表明江西省油茶农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选择潜力。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宽、花冠直径、单果重3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关联性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4个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果实优先评价项目,而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4个数量性状可作为叶片优先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13.
以赣无油茶各无性系--产量、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其茶油脂肪酸的组成成分为品质指标,对25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油茶25个优良无性系可分三大等级。I类赣石848、赣无1、赣无11、赣834、赣抚20、赣831、赣无24和赣70;Ⅱ类有赣兴48、赣84-3、赣无12、赣68、赣8、赣55、赣无2、赣70、赣6、赣兴46、赣无15、赣无16、赣71和赣447;Ⅲ类有赣永5、赣190、赣永6和赣77024。油茶无性系存在较大的地理种源上引起的经济性状与油脂成分上的差异,地理种源起源相同的油茶无性系其经济性状与脂肪酸组成含量表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油茶结果大小年特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高产稳产的相关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丽水市油茶低产林林分结构及产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对丽水市3个油茶低产林基地的林分结构、产量和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油茶低产林疏密不均,林地利用不合理;鲜茶果产量为40.57~75.80 kg/667m2之间,茶油产量为2.54~4.74 kg/667m2,产量较低;果壳厚0.20~0.33 cm,鲜出籽率37.2%~47.4%,品种较差。  相似文献   

16.
油茶栽培肥力配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N、P、K三要素的不同配比施肥试验表明,不同配比的肥效显著不同,油茶产量差异很大。本试验以N、P、K的配比为1:2:2(单株施肥是0.75kg)的产量最高,效果最好.不同配比对油茶春梢生长、花芽及叶片数的增长均不一样,与产量的变化也不一致。对果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大。最佳配比的增产效益高达11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梯度稀释涂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从油茶林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对油茶炭疽病原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为YCSF-1,其对油茶炭疽病病原的抑菌圈直径达20.6 mm。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16Sr R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该研究为油茶炭疽的生物防治提供菌株。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含水率。  相似文献   

19.
在壮龄油茶生长期间,不同复合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壮龄油茶春梢生长,提高鲜果产量;且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促进效果增大。综合考虑其增产幅度及肥料成本等因素,冬季和夏季各施用复合肥0.5kg/株较为适宜。不同复合肥用量对油茶鲜出籽率和干籽出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武汉市新洲区相似地区,推荐大、中、微量元素的适宜配...  相似文献   

20.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类型及其品种类群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特征、开花结实性状和经济性状(用途)等方面将腾冲红花油茶按单瓣花系、重瓣花系、半重瓣花系划分为果(油)用,观赏茶花和花、果兼用3个类型20个主要品种类群。对这3个类型20个主要品种类群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今后培育早实、丰产的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品种和开发高价值的云南茶花观赏品种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