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明确烤烟柔软度与烟叶外观质量的关系,利用柔软度仪检测了江西省480份烤烟样品柔软度,并评定了外观质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叶柔软度与颜色、油分、色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总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建立回归方程:Y=53.201-5.578X_3+2.852X_6+2.136X_5(叶片结构X3、油分X5、色度X6),R~2为0.818,具有良好的拟合度。通径分析表明:叶片结构、色度、油分对烟叶柔软度的影响较大。江西烟叶柔软度有一定差异,并且与烟叶外观质量各指标关系密切,这为以烟叶柔软度作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指标之一、精细评价烟叶质量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烟叶不同缺镁程度对烤后烟叶内外观质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缺镁程度加重,烤后烟叶颜色变淡、油分减少、身份变薄、叶尖挂灰加重、赤星病斑加重。外观表现出缺镁症状的烟叶比外观表现正常的烟叶含镁量低,烟叶的含镁量随着烟叶缺镁程度的加重而降低。随着烟叶缺镁程度加重,烟叶评吸的余味舒适度变差、杂气变重、刺激性增加、燃烧性变差、灰色变暗、综合评分降低、质量档次降低。缺镁烟田的烟叶,不论外观表现正常与否,烤后烟叶的商品价值均降低和等级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采用温湿度自控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烘烤时不同工艺条件对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香吃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变黄条件下,缓慢升温定色,烤后烟叶颜色偏淡,光泽发亮,能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增加烟叶的香气物质的含量;烤红烟和挂灰烟的比例低.在高湿快速升温定色时,烤后烟叶颜色加深,光泽发暗.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较低.烤红烟和挂灰烟的比例高.烟叶在烘烤时,适当提前进入关键温度段并适当延长其时间,再控制合适的湿度条件,能够有效地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品质.  相似文献   

4.
质体色素的降解变化是烟叶香气物质形成的基础之一.为解决烟叶烘烤调制过程中质体色素无法快速准确测定的问题,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优势,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釆样法(CARS)进行光谱特征波长选择,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了烟叶烘烤过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模型.结果表明,CARS-PLS模型能获得较全谱偏最小二乘(PLS)、连续投影偏最小二乘(SPA-PLS)、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GA-PLS)及蒙托卡洛无信息变量删除偏最小二乘(MC-UVE-PLS)更好的模型性能,其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模型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0.908,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89、0.321μg/cm2,模型能满足实时定量分析的需要.因此,采用NIRS技术结合CARS-PLS能快速准确测定烘烤过程烟叶质体色素的变化,可为烟叶密集烘烤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散叶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完善散叶烘烤的工艺条件,对不同温湿度组合对烤烟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中温中湿条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叶片厚度和叶质重最大,挂灰烟比例、杂色烟比例最低,上中等烟比例、均价最高,感官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指标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外观质量指标与感官评吸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感官评吸指标在所取样本间变幅不大,各项指标平均值分数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变化不大。(2)简单相关结果证明,烤烟烟叶感官评吸指标与外观质量指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而灰色与外观质量指标相关程度较低。(3)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极显著水平(λ1=0.9226**)的第1组典型变量(u1,v1)中,外观质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浓度、杂气、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指标关系密切,这一线性组合说明外观质量的改善将有利于感官质量的提高;在达到显著水平(λ2=0.7457*)的第Ⅱ对典型变量(u2,v2)中,u2主要描述了颜色、叶片结构等综合性状,v2主要描述了灰色、浓度等综合性状。其余4组典型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最后,对烟叶感官评吸指标与若干外观质量指标构建了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鲜烟的外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鲜烟外观品质因素与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安徽省池州市烟区2012年烟叶样品为原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多元统计方法等构建了鲜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鲜烟外观质量分值对烤后烟质量等级的影响。[结果]烤烟等级与鲜烟成熟度、颜色、叶片结构、身份、鲜烟外观质量总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鲜烟外观质量总分与烤后烟成熟度、身份、油分、颜色、干重、等级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部位外观质量总分是中部适熟>上部适熟>下部适熟,差异极显著。[结论]应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鲜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对某区域烟叶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2016—2017年部分烟农在交售上部烟叶时,有的烟叶出现与烤房调制挂灰症状不同的灰色烟叶,这种烟叶不能列级收购,影响了烟农的利益。为了验证这种灰片是否由玉米造成的影响,2017年进行了玉米花粉对烤烟叶片质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玉米花粉对烤烟上部叶片的烘烤质量存在负面影响。在宜章县黄沙镇,一般于4月开始种植玉米,6月中旬烤烟上部烟叶成熟前,早玉米开始散落花粉,花粉被自然风力带动,散落在相邻烟田的烟叶上,通过显微镜观察烟叶,叶片气孔显示有颗粒,在鲜烟叶表面出现非绿色颗粒、斑块,在烘烤过程中,斑块部分叶内物质发生棕色化反应,烘烤后的烟叶颜色呈现灰褐、灰红状态。  相似文献   

9.
蜜柚叶片磷素(phosphorus,P)含量是准确诊断和定量评价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快速、无损、精确地估测磷素含量,需要建立蜜柚叶片磷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基于蜜柚叶片高光谱数据和磷素含量实测数据,提取原始光谱及一阶微分光谱特征波段和光谱特征变量,构建单变量估算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并确定蜜柚叶片磷素含量最佳估算模型。在350~1 050 nm波段,原始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与叶片磷素含量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多波段相关性显著,并出现多个极值。原始光谱敏感波长为549和718 nm,一阶微分的敏感波长为528、703和591 nm。在建立的回归模型中,选择决定系数较高的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其中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R2(0.775 9)最大,偏最小二乘估算模型的拟合R2(0.749 9)次之。综合建模精度和模型检验精度,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为蜜柚叶片磷含量的最佳估算模型,建模和验证的R2分别为0.71和0.775 9;其次为偏最小二乘估算模型,建模和验证的R2分别为0.64和0.74...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值与外观质量的关系,为烤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的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南烟区所产烟叶的颜色特征值进行测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烟叶正面和背面共9个颜色参数作为输入指标,以各项外观质量评价指标为输出层,分别建立拓扑结构为9-11-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外观质量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收集的烟叶样品的各项颜色参数测定结果与外观质量评价结果均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良好的统计意义;通过CIE(国际标准照明委员会)颜色空间中的颜色参数构建的各项外观质量指标的预测模型中,均有90%以上的样本预测值与外观质量实际评价值的误差区间为0~1.0,其中,颜色、成熟度和叶片结构的R~2达到显著水平,身份、油分和色度3项指标的R~2达到极显著水平。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依靠烟叶表面颜色参数实现对外观质量较为精准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产地之间烤烟颜色色差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感官评吸技术对铜仁、驻马店、吉安烟叶颜色正、反面色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仁烟叶颜色正、反面RGB(红、绿、蓝三色)色值最大,吉安正面RGB色值最小,驻马店反面RGB色值最小,不同产地同等级烟叶颜色RGB色值叶片反面差异较小;不同产地烟叶颜色正、反面色差差异明显,其中吉安烟叶正、反面色差最大,极显著或显著大于铜仁和驻马店烟叶,铜仁和驻马店烟叶差异不明显。等级之间C2F与C3L之间色差有显著差异,而C2F、C3F、C4F等级差异不显著;铜仁和驻马店烟叶正、反面色差对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吉安烟叶正、反面色差对感官评吸质量影响较大,且随着色差的降低感官评吸质量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中间香型烤烟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烟叶柔软性的手摸感知和烟叶品质的定量测量,了解烟叶柔软性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中各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烤烟烟叶柔软性与柔软度呈显著负相关。(2)烤烟烟叶柔软性与结构、成熟度、油分、色度、弹性、耐拉力、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细腻柔和度、余味、甜度都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厚度、填充性、总氮、烟碱、刺激性、干燥感、烟气浓度和劲头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沈钢  汤朝起  孙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67-7669,7672
[目的]探讨四川烤烟外观质量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方法]以四川凉山和攀枝花2007~2009年生产的110份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进行外观鉴定、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和吸食品质感官评价。[结果]研究表明,部位、颜色、身份、叶片结构是影响四川烤烟吸食品质的主要外观因素。总体上,中下部烟叶的吸食品质相对较好,浅橘黄和柠檬黄烟叶的吸食品质相对较好,身份中等和稍薄的烟叶吸食品质相对较好,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吸食品质相对较好。除部位之外,颜色、身份、叶片结构、色度与主要化学成分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这4个外观因素与烤烟烟碱、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未见成熟度与吸食品质、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研究可为通过烤烟外观性状判断内在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四川烟叶生产、收购和工业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从外观质量来指导烟叶的调拨,对连续3年调拨的烟叶外观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丽江金山基地单元烟叶纯度一般,颜色以正黄至金黄为主,身份适中,组织结构较疏松,油分有,色度中至强,部分叶片成熟度稍欠,颜色偏淡,身份偏薄,油分偏少。上部叶颜色以金黄为主,中部叶颜色以柠檬至浅桔黄为主,下部叶颜色以柠檬黄为主。2014、2015、2016年度单元的烟叶呈下降趋势。上部烟叶组织结构尚疏松、中部烟叶组织结构疏松、下部烟叶组织结构疏松。中部和下部烟叶组织结构呈下降趋势。上部叶和中部叶2014年度身份最好。上部烟叶油分比较充足,表观油润感较强,中部烟叶油分稍欠,下部烟叶油分稍有,表观尚有油润感。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2014年度油分最好。2014—2016年外观质量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2014、2015、2016年外观质量加权总分分别为71.64、66.39和64.17分。  相似文献   

15.
以B2F等级烤烟为研究材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和OPLS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选自西南烟区的凉山、红河、曲靖和普洱共44份烤烟样本的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外观质量特征主要表现为颜色橘黄、烟叶成熟、色度强、油分有、结构尚疏松、身份稍薄,各指标的变异程度较小、一致性强;烤烟化学成分中,咖啡酸、莨菪亭、槲皮素和乳酸等指标的变异程度较大;烤烟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还原糖、总酚、绿原酸和类胡萝卜素与颜色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还原糖、绿原酸、芸香叶苷和总酚与成熟度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钾含量与叶片结构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淀粉含量与色度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OPLS模型回归得到的拟合方程表明,烤烟两糖比、类胡萝卜素、还原糖、绿原酸、苹果酸和总氮对外观质量有较大的正向影响,柠檬酸对外观质量具有负向作用。综上所述,通过提升烤烟的类胡萝卜素、还原糖、绿原酸、苹果酸、总氮含量以及两糖比有利于烟叶外观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对烤烟的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烤烟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与叶片结构对烤烟感官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身份、油分与色度对烤烟感官质量有较小的影响。[结论]烤烟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调控烟叶的成熟度、颜色与叶片结构来改善烟叶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间香型烤烟叶片质量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出我国传统中间香型典型产区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对我国中间香型产区143份初烤烟叶样品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进行量化评定,并进行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检测,分析了4个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烟叶评吸质量、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物理性状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感官评吸质量与其他3组质量评价指标的显著典型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外观质量与物理性状的关系最为密切。烟叶质量评价的单项指标对质量评价指标组间的相关关系贡献不同,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主要为总糖、糖碱比,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主要为香气量、烟气浓度、刺激性、柔和程度,物理性状评价指标主要为单叶质量、叶长、叶片密度,外观质量指标主要为叶片的组织结构、色度、成熟度、身份。在大尺度的生态区域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来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香料烟叶片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amsun品种,研究了香料烟叶片4个主要外观性状与5种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受叶面积和颜色的影响,尤以糖含量受影响最大。据此认为,改善烟叶质量的关键是减小叶面积和控制颜色深化。  相似文献   

19.
郴州烟区评吸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郴州姻区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测定了3个等级(B2F、C3F和X2F),共计18个样品的评吸质量得分和外观质量因素得分,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评吸得分和外观质量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评吸质量与烟叶外观质量因素指标的颜色、成熟度、身份、油份都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与色度达到显著相关关系,与叶片结构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②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湖南郴州烤烟评吸质量得分和外观质量因素所建立起来的回归方程Y=1.778 +0.177X油份+0.206X成熟度+0.222X颜色可以表明评吸质量与油份、成熟度和颜色呈现正相关水平,这三个因素对评吸质量的相关影响达到95%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烟叶特色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中上部烟叶的烤后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试验采用密集烤房研究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颜色值、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部烟叶,以T3处理(湿球温度39℃),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风格彰显程度、化学成分评价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综合质量依次为T3处理(湿球温度39℃)T2处理(湿球温度38℃)T1处理(湿球温度37℃)。随着定色前期湿球的提高,代表红色的a值有提高的趋势,鲜干比逐渐略有增大,说明有利于物质转化,加深烟叶的颜色,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2)上部烟叶,以T2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最好,颜色桔黄鲜亮,成熟度、叶片结构、油份较好,颜色饱和度较好,正反面色差较小,化学成分协调性好;T3处理居中,表现颜色偏深偏暗、油分略差,化学协调性差,评吸质量亦有所降低,呼吸消耗较大;T1处理综合表现较差。从风格彰显程度来看,随着定色前期湿球温度提高,浓香型风格特色有提高的趋势。因此,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定色前期湿球温度中部烟叶以39℃、上部烟叶以38℃,有利于提升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