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尚伟  闫锋  苗红霞  王娟 《果树学报》2007,24(5):689-691
为探讨杏花粉种质保存的方法,进而为花粉培养、遗传转化和杂交育种提供材料,以杏品种金太阳的新鲜成熟花粉为试材,采用干燥法和玻璃化法2种超低温保存技术,对花粉干燥时间、解冻方式和贮藏时间等影响保存后花粉萌发率的有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时间对金太阳杏花粉超低温保存后的萌发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干燥法宜在4℃下硅胶干燥8h、玻璃化法宜在(20±1)℃下以玻璃化液PVS2(体积分数15%二甲基亚枫+15%乙二醇+30%甘油+0.4mol/L蔗糖)处理60min;干燥法保存后分别以4℃2h、20℃30min和40℃70s等3种方式化冻,花粉萌发率无明显差别,而对玻璃化法则以40℃70s化冻后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以2种方法分别保存1、10、30、60d后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保存方式对扁桃花粉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燥法和玻璃化法2种方法,对新疆莎车县扁桃品种晚丰18号花粉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晚丰18号花粉最佳干燥方式为4℃硅胶干燥,适宜干燥时间为68 h,干燥6h和8 h的花粉含水量分别为53.74%、52.74%,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为61.22%、63.77%,相对保存率为91.68%、97.13%;在室温(20±1)℃下以玻璃化液PVS2(30%甘油+15%乙二醇+15%二甲基亚砜+0.4 mol/L蔗糖)处理208 h,干燥6h和8 h的花粉含水量分别为53.74%、52.74%,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为61.22%、63.77%,相对保存率为91.68%、97.13%;在室温(20±1)℃下以玻璃化液PVS2(30%甘油+15%乙二醇+15%二甲基亚砜+0.4 mol/L蔗糖)处理2030 min后,超低温保存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为40.88%30 min后,超低温保存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为40.88%41.53%;不同解冻方式间花粉萌发率差异极显著,以35℃解冻70 s的萌发效果最好;干燥法保存效果较玻璃化法保存好,超低温保存时间对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柑桔遗传资源的保存关系到柑桔业的发展,传统的柑桔种质资源保存为建立种质资源圃,因其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土地而受到局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安全、长期有效保存植物遗传资源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和手段,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柑桔遗传资源用离体组织保存成为可能。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中受关注的一个领域。本综述了玻璃化法和包埋脱水法的优点和基本程序以及用于柑桔遗传资源保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包埋干燥超低温保存苹果离体茎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用继代培养70d的苹果离体茎尖,在5℃条件下低温驯化3周,经不同浓度蔗糖顶培养及藻酸钠包埋后,在无菌空气中干燥脱水4h直接投入液氮,化冻后茎尖存活率达70%以上。通过选择材料的生理状态可缩短和简化保存过程。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对枣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莉  彭建营  白瑞霞 《果树学报》2007,24(3):389-392
以串杆枣的成熟鲜叶为试材,分别采用-20℃、-70℃和硅胶脱水干燥3种方法保存样品,采用简易CTAB法、高盐沉淀法与高盐低pH值法分别对3种方法保存的样品及对照样(鲜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枣叶片中获得质量较高的DNA,以高盐沉淀法所得的DNA纯度最高,高盐低pH值法次之。就DNA的产量而言,高盐沉淀法的DNA产量相对较低,低于其他的2种方法,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硅胶干燥法和-70℃超低温保存的样品与鲜叶相比,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PCR扩增要求。硅胶保存法适于野外远距离采样。  相似文献   

6.
魔芋花粉的低温和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利用干燥法和玻璃化法,魔芋花粉能够在4℃下保存1个月,-20℃下保存6个月;魔芋花粉经液氮超低温(-196℃)保存后,有明显的“冷刺激”现象,即保存花粉比新鲜花粉有更高的离体萌发率。  相似文献   

7.
詹园凤 《长江蔬菜》2013,(22):23-24
为筛选出适宜的简易花粉保存方法,采用常温保湿和干燥保存2种方法保存花粉,并对西瓜花粉活力、坐果率、结籽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势及发芽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种保存方法保存的花粉活力、授粉之后的坐果率、结籽率及种子质量均与对照(活体授粉)差异不显著,说明实践中可采用常温保湿保存和干燥保存方法短期保存花粉,综合分析表明短期常温保湿保存花粉效果较好且省力。  相似文献   

8.
怀地黄玻璃化和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军  周娜  刘杰  张晓丽  李萍  张楠 《园艺学报》2008,35(4):607-610
比较了玻璃化与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 Libosch)‘85-5’带芽茎段的效果。结果表明:4 ℃低温锻炼5 d,在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酰胺的预培养基中预培养3 d,60 % PVS2室温装载25 min,PVS2 0 ℃脱水30 min时,玻璃化和包埋玻璃化两种保存方法均达到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结果;两种方法相比,玻璃化法的存活率和再生率均较包埋玻璃化法高,前者的存活率(88.92 %)和再生率(64.29 %)分别是后者的1.38倍和2.41倍。可见,采用超低温保存怀地黄种质资源是可行的,且玻璃化法优于包埋玻璃化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存方法对石榴成熟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Punica granatum L.)成熟叶片为试材,设置6种保存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石榴基因组DNA,研究了不同保存方法对石榴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新鲜叶片、-70℃保存6个月、4℃保存5d的样品均能得到浓度较高的DNA;-20℃保存7d和14d的样品均能得到完整DNA,但浓度略低;硅胶干燥常温保存5个月的样品用同样的方法未能提取到DNA,在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后,可提取纯度较高的基因组DNA,但其浓度仅约为鲜叶的50%。上述方法保存的样品提取的基因组DNA均能得到清晰、稳定的SRAP-PCR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10.
‘品丽珠’葡萄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包埋干燥法超低温保存‘品丽珠’葡萄离体茎尖的影响因素———芽的位置、干燥时间、预冰冻温度及材料生理状态。选继代培养4 个月以上的侧芽, 蔗糖预培养3 d、干燥5 h , 两步降温和直接在MS 培养基上培养, 存活率达40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态CO2速冻及缓冻技术,研究了冻结温度、速度对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温度、速度对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在75℃、60℃、45℃及35℃(缓冻)下进行冻结时,双孢蘑菇的PPO活性分别下降了70.5%、66.3%、56.8%及19.6%,POD活性分别下降了74.3%、71.1%、64.5%及21.6%。  相似文献   

12.
在长白山地区选取典型植物红松、蒙古栎等枯落物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对比各种枯落物冻融处理CO2排放速率和对照处理CO2排放速率,并对培养结束后残留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冻融处理下CO2排放速率低于对照处理下CO2排放速率,不同枯落物的冻融处理和对照处理CO2排放速率整体都显示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而且冻融处理下不同枯落物种类在培养期间CO2排放速率波动趋势表现出较大差异。冻融处理下的残留枯落物有机碳含量大于对照处理下的残留枯落物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13.
设置系列冷冻温度和处理时间开展南方红豆杉种子冷冻催芽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经冷冻处理,于4月份气温升高后播种,约25d种子即可萌发;在-20~-15℃条件下,冷冻处理30d即达最佳效果,其萌发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于12月取材的软枣猕猴桃侧芽通过酒精和次氯酸钠灭菌以后,以此为试材探讨了冻结保存液的组成、温度和浸泡时间对其冻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DMSO的浓度为15%,最适的浸泡温度为0℃。在侧芽预冷到-30℃后,再投入到液氮中,解冻后的生存率在含有甘油8 mol/L和11.5 mol/L区最高。用甘油预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较高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生存率。然而,在甘油预浸后,再用冻结保存液处理的最佳时间为小于1h。  相似文献   

15.
液态CO_2对香菇速冻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态CO2速冻和缓冻,探讨了在选用不同的筛板、风速和食品层高,以及不同的冻结温度下香菇的流化状态,冻结速率与解冻后冻品汁液流失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选用开孔率为50%,孔径为5mm的筛板,采用3.0m·s-1~3.5m·s-1循环风速对床层高度为6cm的新鲜香菇进行流态化速冻效果最佳。建议采用-60℃以下温度进行冻结,冻品在-26℃冰箱中贮藏6个月后,解冻时的汁液流失率低于3.3%。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不同树龄冻害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2009年早雪冻害对陕西猕猴桃树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提出今后防冻和抗冻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对陕西产区4个主产市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猕猴桃树平均受冻株率为31.3%;受冻程度与树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树龄的增大冻害愈轻;实生苗1~3 a树龄冻株率依次为64.0%、28.0%和11.7%,嫁接树龄1~5 a冻害株率依次为58.5%、27.1%、25.5%、10.9%和0.3%;6 a以上树龄的大树几乎无冻害,尤其主茎无冻害;在受冻树龄中,以1 a生的受冻最为严重,嫁接成品树平均冻害株率58.5%,除武功县外其它县区冻害株率均达到60%以上,调查中出现个别幼树园冻害株率几乎达100%,而2~3 a生树龄相对较轻,但2a生树死亡率较高,4 a生以上树龄冻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菌种冷冻保藏新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普通冰箱冷冻室对麦粒菌种进行冷冻保藏,其中用生石灰干燥的参试菌种成活率达到100%,干燥方法和冷冻方法均简便易行,因此具有普遍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果速冻保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天军  邓西民 《果树学报》2002,19(5):356-361
综述了水果速冻和冻藏研究领域中,水果速冻分类方法;冷冻速率与细胞冰晶体的分布、大小和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冷冻-解冻和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与水果质量有关的酶活性变化,果肉色泽、风味和抗坏血酸的变化;低温玻璃化贮藏水果的优点以及水果速冻和玻璃化保存期间低温断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冰温与SO2 缓释剂对龙眼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个龙眼品种果实的结冰点及其影响因素, 比较了- 1℃冰温和3℃低温贮藏对石硖龙眼贮藏效果的差异, 探讨了冰温贮藏龙眼时SO2 缓释剂的最适用量。结果表明, 龙眼果实的结冰点在- 2.04℃和- 3.49℃之间, 考虑到生产上库温的实际波动, 冰温贮藏的适宜温度以- 1℃为妥。龙眼果实结冰点的高低与果实的TSS含量呈负相关, 与果实大小无明显关系。尽管龙眼果实在- 1℃下果皮迅速褐变,但果肉风味没有受到不良影响。在冰温贮藏中, 以占果实质量0.4%的SO2 缓释剂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较低的SO2 残留, 果肉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种子生产的花椰菜花粉保存方式,提高授粉效率,采用常温保湿(处理A)、低温(处理B)和低温冷冻(处理C)3种方法保存花粉,分别在蕾期和花期进行授粉,比较不同保存方式下的花粉对结荚率和平均籽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保存方式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授粉效果降低,处理C降低的速度最慢,生产实践中可采用低温冷冻的方法短期保存花粉,效果较好且简便易行,同时保证了结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