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省辽阳县沙 镇后青村村民丁伟种 了将近35亩(1亩=1/1 公顷)旱地玉米,而看 普通的玉米地里还种 香菇,亩纯收入在700元以上。    香菇靠着玉米植株可以遮阳,既省去了以暖棚种植香菇的麻烦和费用,又不影响玉米的常生长,收入也跟暖棚种植不分上下。    据介绍,香菇是在种玉米之前也就是3月开始扣地膜种植的,接着4月份种玉米,8月初第 1茬“报信菇”就面世了,紧接着第2、3、茬也随即上市,10月中旬最后一茬香菇连同玉一起收获。每亩收香菇3000~3500公斤,产值1.2万,亩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加上玉米亩益近500元,…  相似文献   

2.
柳河县三源浦镇东明村的农民,几年来根据当地土地和气候等自然资源状况,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劳动力多的优势,积极从辽宁省的新宾县引入玉米间种香菇栽培技术。通过几年的推广与实施,香菇的种植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高。 1998年,三源浦镇东明村农民金龙吉在自己一块玉米地里种植了香菇。在6月初见到报信菇,6月中旬出菇旺盛。到7月上旬至8月上旬出菇的数量较少。在8月下旬又开始出菇.到10月中旬才结束。秋后实测,一亩地玉米产量是225公斤,收入220元,香菇产量2000公斤,烘干后为2…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成熟收获季节正是8月多雨低温时节,一些地里的玉米植株叶片不知不觉变红了。2015年8月28日上午发现一块地里的玉米有部分叶片变红,有的则未变红。但仔细观察变红的玉米叶片,发现玉米红叶病的发生与雌穗有一定关联。在该块地里,雌穗掰除的几株玉米叶片都不同程度地变红了,而雌穗未掰除的玉米叶片基本没有变红。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玉米叶片变红是由于秋天玉米灌浆时促使叶片细胞形成较多糖分化合物,而此时如遇低温寡照多雨,叶片细胞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套香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禹  韩伟 《辽宁农业科学》2002,(2):54-54,F003
玉米套香菇高效栽培技术是省重点课题“立体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研究与推广”的一部份内容。本研究于 1 996~ 1 998年在灯塔、抚顺、台安等地进行 ,经过三年研究和示范应用 ,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玉米套香菇高效栽培技术 ,累计应用了 42 3hm2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每hm2 纯效益可达到 75 0 0 0元 ,甚至更高。玉米套种香菇操作简便 ,效益高 ,提高土地产出率 ,增加农民收入。玉米套香菇是众多立体模式中效益高 ,用地养地效果好的模式之一。1 种植形式种植比例为 40cm∶60cm ,即一垄玉米占 60cm ,一床香菇占 40cm。玉米实行大垄密植 …  相似文献   

5.
露地玉米、香菇立体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种植业的一个重大创新,它以阔叶木屑为栽培基质,解决了传统香菇段木栽培法因选料难和砍树、剃枝、截干及干燥进场等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矛盾.同时又填补了本地区夏秋季节因棚室香菇淡季带来的市场空白.玉米、香菇立体栽培模式,667米2产香菇2 500千克、玉米400千克,纯效益5 000元以上,效益十分显著.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6.
玉米地套种香菇技术是指根据玉米喜光、茎秆粗壮高大和香菇喜阴,属好氧性真菌的特点,运用物种互惠共生技术,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增加边行优势,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而采用的一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七户乡八户村农民李世军在玉米地里套种花芸豆和黑大豆,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李世军是八户村有名的种田能手,2008年,他在6670平方米玉米地里套种花芸豆,在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秸秆粉为主料,栎木屑和麦麸为辅料,采用有限制的配方均匀设计对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以80%栎木屑和20%麦麸的组合为对照组,测定了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2个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质量分数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负向线性回归关系;栎木屑质量分数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线性回归关系;麦麸的质量分数变化虽没有直接表现出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变化的规律性关系,但与玉米秸秆粉、栎木屑共同作用时,与玉米秸秆粉的交互作用表现出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的负向线性回归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玉米秸秆粉质量分数不宜过高,当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72.61%,栎木屑质量分数不低于15.44%时,不会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次丘镇河里村贾正国在玉米地里养起了芦花鸡,收获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笔者看到,5000多只芦花鸡全部散养在3.3公顷玉米地里.由于是散养,省了不少事,一个人就能忙过来. 2013年7月,贾正国开始试着在玉米地里放养芦花鸡.他在玉米地中间建起了鸡舍,并在四周拉上2.2米高的丝网,以防鸡群外逃.在玉米秆长到高1.2米以上时,放进50~60日龄的芦花鸡.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七户乡八户村农民李世军在玉米地里套种花芸豆和黑大豆,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李世军是八户村有名的种田能手,2008年,他在6670平方米玉米地里套种花芸豆,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袋料栽培香菇,通过与纯木屑袋料香菇对比探讨其可行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按照玉米秸秆粉60%、栎木屑25%、麦麸15%配以辅料袋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健壮,出菇早、量大,鲜菇产量高。若以鲜菇作为商品销售,经济效益相当甚至更高,同时可以减少70%左右的林木消耗,不仅促进了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增效开辟了新的途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山东新泰市食用菌研究所在玉米地里栽培鸡腿菇获得高产。鸡腿菇是现在新发展的一个食用菌品种,味鲜美脆嫩,通常在室内和大棚内栽培,低温季节出菇。该所在玉米地里栽培,8月  相似文献   

13.
<正>在德州市武城县的一片玉米地里,来了一帮奇怪的人,他们自称是放蜂人,要在玉米地里放蜂。他们放的是什么蜂?这种蜂和玉米又有什么关系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翟一凡博士正在放蜂,667平方米(1亩)地两张连卡,均匀地分布在地里面。这些人自称"放蜂人",他们要在这片玉米地里放蜂!可是他们手里只有一张张的卡片!蜂在哪里呢?蜂就在他手里拿的这个小卡片上面。翻来覆去  相似文献   

14.
<正>金秋九月,正是黏玉米成熟的季节。"今年苞米质量挺好!"九台市九郊街道头道沟村的黏玉米地里,农民们将成熟的黏玉米采摘下来,丰收的喜悦浮现在大家的脸上。头道沟冷冻厂院内,同样是忙碌的景象,大批农家女正聚在这里剥玉米。"黏玉米比大地里的玉米要早成熟半  相似文献   

15.
<正>养殖户梁义在玉米地里养大鹅,既挣了巧钱,又灭了杂草,还肥了良田,这一举三得的好事,让他乐得合不上嘴。去年,梁义听人说有的养殖户在玉米地里养大鹅效益不错,也买了二十几只鹅雏,在自家三亩地玉米长到一米多高时他把大鹅赶了进去。在玉米地里养鹅,不但省去了人工除草的麻烦,鹅粪还能肥田,大鹅也在地里吃得"酒足饭饱"。通过试验,梁义发现这招真灵,且养鹅成本相当低。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尾山农场养殖户梁义脑瓜灵活,在玉米地里养大鹅,既挣了巧钱,又灭了杂草,还肥了良田,这一举三得的好事,让他乐得合不上嘴。梁义听人说玉米地里养大鹅效益不错,2011年也买了二十几只鹅雏。当自家一亩地小园的玉米长到超过一米高时,把大鹅赶到小园里。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不但省去了人工除草,还喂了鹅,鹅的粪便施了肥。  相似文献   

17.
香菇玉米秸秆袋料春季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玉米秸秆袋料春季栽培香菇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全部或部分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春季栽培具有不与农活争劳力、栽培时间充裕、菌丝生长期长、营养积累丰富、出菇期长等优点。试验显示,培养料中木屑含量在40%左右时,香菇产量与纯木屑栽培相近,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香菇的发展前景和香菇生产的原材料选择.并详述了香菇菌种生产及玉米香菇间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新视点     
玉米套香菇亩收入万元吉林省铁岭市昌图县毛家店镇侯家村妇女靳艳辉,6年前外出打工,为别人种植香菇,她发现当地农民种植香菇都和玉米套种,效益十分可观。于是,靳艳辉一边打工,一边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东平县为大蒜重点产区,为解决粮菜争地矛盾,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做了大量的栽培模式试验,从中筛选出两种适应性广、效益高、种植技术易掌握的立体种植方式,分别是大蒜‖越冬菜—玉米‖早熟白菜和大蒜‖越冬菜—玉米‖芹菜栽培模式。1两种栽培模式的特点1!1能充分利用土地、时间、光能等自然资源采用这两种种植模式,周年地里都有作物生长,且各种作物的生长旺期都互相错开。如大蒜的生长旺期在4~5月份,6月上旬收获,玉米的生长旺期在大蒜收获后,而大白菜的生长旺期又在玉米收获后。同一块地里几个旺期交替进行,能充分利用作物的生长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