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益微(有益微生物)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研究所研制的生态制剂,是以芽孢杆菌为主的一类细菌。该植物微生态制剂是从生物体内筛选得到有益于生物个体的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再用到生物体上。2002年我市马铃薯应用益微取得了较好增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马铃薯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对照亩增产86.1%,比一般复肥增产10.0%。甘蓝施用生物肥比对照增产27.97%,比一般复合肥增产9.38kg。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甘蓝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马铃薯的株高和分枝;甘蓝的菜球高、菜球直径、单球重等生物性状指标都高于对照和一般复肥处理。甘蓝Vc的含量与对照比升高4.3mg/100g,与一般复肥比升高1.2mg/100g。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增施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的有效技术模式,在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雷寨蔬菜种植基地开展了生物有机肥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减量1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较常规施肥番茄亩产量增加490 kg、增产7.4%;较常规施肥的番茄亩增效850.5元。因此,该技术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旱地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物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马铃薯克新一号原种采用地膜覆盖和露地两种栽培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其出苗时间、根系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生物产量、单产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相比,马铃薯生长期缩短15d左右,植株干物质含量明显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第667m^2较露地增产605.8kg。商品薯率提高19.2个百分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优势。  相似文献   

5.
吴旭  王姝淇  张薇 《乡村科技》2020,(9):111-112
生物菌剂对农作物的生产起到增产、提质、增效、节肥的作用。本文通过在番茄生产上开展生物菌剂的田间肥效试验,为今后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菌剂的处理番茄产量有所提高,产值明显高于对照,但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大,故需进一步开展不同用量田间肥效试验,筛选适宜番茄生产的最佳生物菌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2009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995.8万亩,列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冬种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适合兴宁市冬种的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高产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节水保墒、防寒保温、增产增效显著、肥田养地、生态环保等优点。兴宁市应用该技术种植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 000 kg/亩以上,取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介绍了兴宁市冬种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BPA生物有机肥,经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其非常适合东丽区大面积和不同作物上施用,对改良土壤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无污染无公害,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正技术概述:以引进小型、经济、实用型播种机和挖掘机、脱毒马铃薯生产和马铃薯加工设备为基础;以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和种薯生产技术示范和马铃薯加工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为重点,示范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脱毒种薯和马铃薯加工等关键技术,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解决马铃薯品种混杂、退化和产品加工粗放及设备落后的生产现状,实现马铃薯大面积高产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增产增效情况:平均增产1000 kg/667m2,亩增产率20%以上,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节本增效和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梁靖 《现代农业》2013,(10):41-42
为了摸清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丰钛宝”在马铃薯上的使用功效.为今后推广“丰钛宝”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喷施“丰钛宝”增加成本68元/亩,增产642千克,亩,平均总节本增效381.4元;较喷施清水增加成本18元,亩,增产464千克/亩,平均总节本增效306.8元,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潘晓  徐洁章  池鑫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31-2132
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管理,减少肥料投入量,在永康市进行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常规施肥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产量差异不明显;常规施肥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8%;各处理大中薯占比相对常规施肥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不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大幅减产,而且马铃薯大中薯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马铃薯商品性,具有减量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稳产增收的新型肥料,以青薯9号为试材,探究了施用生物拌种剂、药肥、复合肥、复混肥、微生物菌肥等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肥料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影响显著。其中施用药肥处理和生物拌种剂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达到80%以上,分别为86.19%、81.06%;施用药肥处理的马铃薯亩产量最高,达1 924.27kg,较常规对照增产31.74%,亩净收益达906.7元,亩增收139.36元。综合考虑,施用药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户收入,在本地生产上可作为马铃薯新型肥料优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新品种紫彩3号为材料,在海拉尔区、牙克石市、特尼河农场3个试验点开展生物刺激素对彩色马铃薯植物学特征、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研究,共设置6个不同配比的生物刺激素处理,测定了各处理马铃薯苗期的须根长、株高、茎围等植物学特征及块茎产量、商品薯率等产量性状。其中3个试验点处理3(枯草芽孢杆菌500 mL/亩)的幼苗须根长、株高、茎围等植物学特征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卓润1 000 mL/亩)和处理1(卓润500 mL/亩)的幼苗须根长、株高、茎围等植物学特征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3个试验点处理2的块茎产量和商品率综合表现最佳。本试验初步明确了卓润、AMB、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刺激素对彩色马铃薯植物学特征、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为筛选出适宜本地彩色马铃薯的生物刺激素施用浓度和种类奠定了基础,为彩色马铃薯绿色种植及提质增效技术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菌剂及鼠李糖乳杆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叶面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017年在云南省巧家县进行了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试验田马铃薯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叶面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达到7.36%,大薯率提高6.2%,增产效果显著,薯块均匀程度也有一定改善。同时通过壮苗作用减少了病害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在设施番茄上的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番茄生物有机肥培肥定量化用量试验研究,综合评价确定合理用量,提升土壤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亩施1、2、3 t生物有机肥和传统商品有机肥进行比较,表明亩施2 t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增产24.75%,还能提高果实品质,提高番茄Vc含量34.54%,降低硝酸盐含量6.63%,同时提升土壤有机质5.44%、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6.03%和5.10%,以及提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13.95%、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2.74%和40.42%。因此推荐在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上亩施加生物有机肥2 t。  相似文献   

16.
我镇农技部门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单季晚稻免耕栽培技术,取得增产增效的好成绩.2001年,我镇单季免耕直播稻面积超万亩,达14102亩;亩产比常规超百斤;亩效益比常规超百元.  相似文献   

17.
"两菜一粮"种植模式因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化肥等投入较多,造成了土地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马铃薯为供试作物,通过实施秸秆还田及施用配方肥、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等措施,研究其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4种改良方式能有效控制土壤酸化,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8.
吴彤宇 《吉林农业》2010,(6):135-13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秸秆资源,在微生物菌种、疫苗的作用下,将秸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高纯度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的养料,从而达到增强温室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无公害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早、中、晚三种类型马铃薯品种,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显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可增产17.9%;同时又能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可提高1.92%。  相似文献   

20.
经田间试验研究缓释肥在早春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的马铃薯与常规施肥的马铃薯比较,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比常规肥增产12.21%,增效6 856.5元/hm~2,同时减少追肥人工费,提高肥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