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重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平  靳大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61-17062,17065
选择交叉替代率对重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进行研究并构建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基本参数为通货膨胀率α、农民纯收入增长率g、银行利率r、开始缴费年龄a与领取养老金年龄b,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较低,影响代率水平的主要变量是缴费档次、缴费年限及养老金收益利率。针对该研究结果,提出了3点建议:设置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自动调整机制,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做好新农保与传统政策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退休年龄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相关,而缴费年限关系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额的积累,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因此,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思考,研究以城镇职工为研究对象,构建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来探讨退休年龄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通过对精算模型进行运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可使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提高,认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可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构建与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日显重要.在对现有的非正式和正式保障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立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北京市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进 《吉林农业》2011,(12):26-27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荆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城乡统筹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应通过措施弥补制度缺陷,防止"分户"现象;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搭建统筹平台;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养老保险的工作网络保障能力等来促进荆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 左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越发突出。目前我国农村养老呈现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老龄化具有特殊性的一些新特点,存在着农村传统孝道观念弱化、城乡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为此,需要大力弘扬传统孝道观念并转变传统养老观念,促进城乡保障水平的公平性,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存在很多问题,较低的养老金替代率很难满足退休职工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年全制度.文章通过对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比较及观察国外企业年全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分析中国企业年金是如何对基本养老保险起补充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保障标准的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不同且随意性较大,各地区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明显差异。采用消费支出替代率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研究,分析2010~2013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消费支出替代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人均消费支出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用消费支出比例法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行性,对制定全国相对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3个维度选取15个反映2013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我国各省市城乡养老保险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的地区GDP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表现较好,西部省份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上表现良好。西部与中东部省份的差距在缩小,西部省份内部差距明显。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结构老化和财政支持力度是影响制度财务可持续的直接原因,而地区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筹层次过低,因此,解决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牛鼻子在于打破利益藩篱,尽快提高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9.
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68-17070,17074
以内蒙古为例,研究了现行试点方案的待遇保障水平,对依据不同缴费档次和年限参保农民的新农保收入替代率进行测算,在测算财政负担能力和个人缴费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新农保待遇保障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22-226
通过对陕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缺口预测,分析缺口变动趋势,评估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水平。研究表明,农村年轻人在不断减少,新农保的参保缴费人数也在下降,新农保从2024年开始收不抵支,而且帐户收支缺口逐渐加大。根据对我省未来的财政预算,政府有能力增加对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弥补新农保资金供需缺口,提高陕西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缩小城乡保障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丽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39-3240
从农村人口结构、经济状况、养老状况、参保意愿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提出合理确定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低门槛起步、逐步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发展是切实可行的社保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鲁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718-3720
通过调研安徽省芜湖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老年服务与残疾人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目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指出需努力建立健康、公平的保障体系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相当有限,但各地经过实践和探索,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保险范围、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和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因此,应该借鉴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模式,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赵云  潘小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65-7167
介绍了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法律、经济、政治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出发,探讨了推进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梁平  于子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83-2385
介绍了重庆市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保管机制,分析了重庆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保管存在挪用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其风险规避对策,指出需通过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健全现有法律体系及监管体制,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管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杨  吴孔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2-363,366
基于湖南通道、芷江县202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①农户人均收入少,文化程度低;②农村老龄化严重,家庭养老保障弱化,社会养老保险日趋重要;③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缴费水平低、养老金待遇低、统筹层次不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推行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农民工概念的界定、群体分类及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推行模式及制约因素,并基于扩大保障、统一性、连续性、低标准进入、发展性等原则构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新模式。提出应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工养老保险宣传力度;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然而制度间缺乏明确的转换办法,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并造成了重复参保,同时制度碎片化状况仍然存在。通过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度衔接的基本原则、衔接的重点领域和衔接中的难点,提出有效衔接的三个对策,即创新技术、合理的衔接制度是前提;政府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是关键;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统筹层次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杜毅  王孔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10-15710,15772
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社会保障仍然不充分。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以及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需求,因此提出应将全体农民工纳入强制性工伤保险,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分类实施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就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救助,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