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正> 富水水库位于长江中游鄂南地区,拦截长江支流富水河,1966年竣工。水库面积55.73公里~2,平均水深13.1米。根据1985~1986年对其水文、水化学、水生生物和鱼类的调查,水库属中营养型,水生生物以大型浮游甲壳类较丰富,有适于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原名太湖短吻银鱼)繁殖和生长的条件。太湖新银鱼因繁殖力高和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移植后与新水体中的其它鱼类的矛盾较小,而被一些湖泊作为移植对象,且已取得显著的效益。向富水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旨在查明这种鱼可否在大型水库中完成生活史并形成经济种群,为大型水库渔业增殖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胡四清 《内陆水产》1995,21(6):20-20
太湖短吻银鱼人工繁殖技术太湖短吻银鱼是一种小型自然增殖经济鱼类,体型略园,通体洁白细嫩,无鳞无骨,全长一般6—10厘米尾重1克左右。1995年2月,W我市鼎城区红旗水库首次发现有银鱼分布;通过银鱼监测网拖捕,发现红旗水库的太湖短吻银鱼已经怀卵,并达性...  相似文献   

3.
据《云南水产》1990年第2期报道,太湖短吻银鱼,自1979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从太湖运鱼苗6000多尾移植云南昆明滇池获得成功后,1981、1982年云南省水产研究所相继又移入太湖短吻银鱼鱼苗  相似文献   

4.
滇池移植太湖短吻银鱼试验及其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属鲱形目鲑鳟亚目银鱼科,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979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将太湖短吻银鱼少量受精卵移入滇池。我们在云南省科委及省农牧渔业厅支持下,从1981年开始,在二年的银鱼生殖季节于太湖采集银鱼受精卵1,452,500粒,孵化出仔鱼后,移植放流到  相似文献   

5.
水产文摘     
银鱼在云南安家落户云南省移植的银鱼是银鱼科的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二种。它们原定居太湖,是生活周期为一个生殖期的淡水小型名贵鱼类,为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979年开始移植,至1982年起先后形成了银鱼种群,并形成了云南省的银鱼渔业。  相似文献   

6.
萧钦 《水产科学》1985,(2):51-51
自从1980年从太湖往云南滇池运输太湖短吻银鱼受精卵获得成功,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之后,各地纷纷从太湖植银鱼受精卵,这在纬度或气候条件与太湖相差不多的地方是可以的,但向比较寒冷的东北地区移植则比较困难。今年4月15-18日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移植银鱼受精卵14万尾粒,  相似文献   

7.
客兰水库于1994年1月移植太湖新银鱼,1996年9月发现银鱼个体,潜伏期2年半。客兰水库移植银鱼成功,表明在我国南方低纬度地区移植银鱼是可行的。本对太湖新银鱼的移植技术和生态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银鱼产卵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鄱阳湖产银鱼有3种(含1亚种),即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l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iordani wakiya et Takahasi)、雷氏银鱼(Reganisalanx brachyrostralis Fang)。银鱼是鄱阳湖的重要经济色类之一,干制品畅销全国各地,并供外贸出口。近二十年来,银鱼产量显著下降。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源保护、增殖措施,作者自1982~1985年进行了鄱阳湖产银鱼的研究,现将产卵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银鱼是身体透明的小型鱼类,在长江中,下游的附属大、中型湖泊渔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是鄱阳湖的重要经济鱼类,鄱阳湖产银鱼有3种(含一亚种),即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Jorni)、雷氏银鱼(Regani salanx brachyrostralis)。从1982年11月至1985年4月作者曾在鄱阳湖对银鱼进行连续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银鱼繁殖生物学的调查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北京水库面积21万亩,约占全市总养鱼水面的64%。在全市83座水库中,属大型水库的有4座,中型水库15座,其余的为小型水库。北京水库银鱼的移殖最早始于1984年,由中科院动物所首次将太湖短吻银鱼50万粒卵引进,放入怀柔水库、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中南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综合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6年起,广东省已在20多座水库移植了太湖新银鱼,初步成功的2座,已监测到银鱼的10座。太湖新银鱼适宜在广东省水库适宜生长,且生长良好。对移植操作技术,影响移植效果因素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提出了移植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银鱼的大水面增养殖受水域各种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和渔业管理方向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以东江湖13年来移植太湖短吻银鱼的成功经验为蓝本,从水质控制到资源管理等方面对银鱼大水面增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铁甲水库陆封银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鱼是小型经济鱼,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及苏联远东水域,我国约14种,是江湖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几年来,随着太湖短吻银鱼在滇池移植的成功,银鱼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新丰江水库1998年移植太湖新银鱼受精卵后,1999—2000年能捕到大量子一代,子二代的银鱼,但未形成产量。分析了该水库生态环境与银鱼移植增殖的关系及影响种群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移植银鱼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鱼素有"水中白金"之称,是我国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鲜银鱼国内收购价为3-8万元八,出口价为2-4万美元八。洞庭湖区历来是银鱼的生产基地,据调查,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银鱼产卵场门处,有相当产量。仅以玩江市为例,1928年年产鲜银鱼就达90t。但随着湖床淤积和变迁,水质污染以及酷渔滥捕,致使有名的白沙长河银鱼产卵场已不复存在。目前银鱼资源已近绝迹,产量也无统计。l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的由来197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将太湖新银鱼授精卵移入云南滇池(面…  相似文献   

16.
祖国各地     
滇池增殖太湖短吻银鱼云南省水产研究所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开展了滇池增殖太湖短吻银鱼试验,分别两次从江苏省吴县东山镇席家湖采集太湖短吻银鱼的成熟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经长途运输,鱼卵孵化,仔鱼放流滇池,获受精卵一百四十五点二五万粒,孵出仔鱼七十六点二四六万尾,由于滇池的气候温暖、饵料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四月份放流,八月份开始捕捞,银鱼体长达六十——七十毫米,年底可达八十——九十毫米,最大个体可达一百毫米,一九八二年滇池产银鱼二百零七万斤。  相似文献   

17.
蒋迎风 《内陆水产》2001,26(12):41-41
银鱼是一种名贵经济鱼类,具有适应范围广、食物链短、增殖潜力大、繁殖力强、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日趋增长。我国水库、湖泊水面有近10万公顷,且大部分具备银鱼生长繁衍的条件。1我国移植银鱼的现状197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云南滇池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以后,于1979年春在太湖获取太湖新银鱼受精卵1.3万粒,孵仔鱼6825尾,分别投放到滇池的海埂和观音山,次年即捕到成熟亲鱼和幼鱼。后经云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强化管理,198…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太湖短吻银鱼环境资源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平 《内陆水产》1995,21(3):11-11
洞庭湖太湖短吻银鱼环境资源现状的调查王国平(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tankankeitaihuensischen)为鲱形(Ⅱ)目(Clupeiformens)银鱼科(Salansidae).体细长,光滑无鳞。能...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了充分发挥水面资源优势,大面积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出口创汇鱼产品,于今年4月中旬移植江苏无锡太湖的短吻银鱼。移植第一阶段获得成功,整个移植  相似文献   

20.
太湖银鱼产量与水位关系的数理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银鱼是太湖名产,为我国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一般年产100~200万斤,约占太湖每年总渔产量的5~10%,在太湖捕捞渔业中占有一定地位。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每年银鱼汛期中的产量通常占全年银鱼总产量的70%以上。太湖银鱼共有四种,即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寡齿短吻银鱼(Neosalan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