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4日,由中国禅茶文化学会、杭州市佛教协会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禅茶文化论坛”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召开。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后疫情时代广州市茶艺馆的经营现状,以广州市11个区人气前五的茶艺馆为对象,以“大众点评”为信息收集途径,通过线上检索资料自行填写对茶艺馆经营者的问卷,再结合线上线下双线程向茶艺馆消费者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结果表明,设计风格上趋同严重。装修风格中,参考“现代新中式风格”的茶艺馆占比高达94%;在茶艺馆功能类型上,大多茶艺馆重视商务交流功能,70%的茶艺馆专门配备了电子屏等硬件设施;座位设置中,每家茶艺馆都设有包间;服务项目上,有个别茶艺馆关注到独立个体对茶饮及茶空间的需求,“一人行”等单人饮茶项目始露苗头。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广州市内茶艺馆的现状从经营者与消费者两个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希望能加深对后疫情时代背景条件下广州茶艺馆经营现状的认识,同时为该地区茶艺馆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后疫情时代其他城市茶艺馆的研究与发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茶艺馆,就是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场所。随着茶艺馆数近的迅速增加,茶文化已经被广大市民所熟悉。据了解,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福州茶艺馆的数虽已经从十几家猛增至四五十家,许多中高档洒店也纷纷推出“茶艺”项目,组织茶道表演,营造文化氛围,光临者不在少数。茶艺馆的发展为何如此迅猛呢?记者请教了福建省茶叶学会的林心炯会长.他说,就当前的饮料市场来看,可乐型饮料趋于饱和.天然饮品正在走俏。茶艺馆不但有天然的健康饮品,还有优雅的文化氛围,只要健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记者走访了榕城十几家茶艺馆,发现这里的消…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 0月 1 8日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创办的“茶仙遇茶艺馆”隆重开业 ,我有幸应邀参加。非常高兴地喝上一杯上乘的“湘波绿”,一边饮茶 ,一边观看少儿茶艺队表演节目 ,还目睹了茶艺馆内外的环境 ,颇有感触。茶仙遇茶艺馆的创办 ,有效地利用了省茶叶研究所自身的科技设施、产品特色、地域环境、茶艺人才、茶文化等资源优势。茶艺馆置身于研究所茶园之中 ,与茶园交相辉映。饮茶爱好者光临茶艺馆不仅能愉快轻松地品饮一杯香浓鲜爽的当年新茶 ,还可以参观或登高俯瞰生机盎然的茶园 ,观看采茶和制茶技艺 ,享受茶林风光。茶仙遇茶艺馆除备有…  相似文献   

5.
“炎炎夏日礼禅家,古寺飞檐映晚霞。苍翠庭前柏树子,清凉一盏赵州茶。”2004年7月,我与韩国《禅文化》月刊、《茶的世界》杂志发行人崔锡焕先生等朋友一道到河北赵州柏林禅寺拜访净慧长老,时值第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当晚与营员们同吃“赵州茶”,此诗即是当时我心情的真实记录。禅茶一味,生活禅与“吃茶去”,天然会通,是一非二,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生活禅将禅融入生活,注重在生活中参禅,禅天禅地,自在活泼。赵州禅师的经典名言“吃茶去”将禅与茶融合起来,引禅入茶,引茶入禅,开启参禅的新方法和饮茶的新境界,禅茶源遂起而流自成。禅茶可以说是生活禅的一个成功典范。然而,追根溯源,生活禅的理论源头是“平常心是道”思想。赵州禅师的禅茶一味,无论是禅学思想还是饮茶习惯,还是禅茶的结合,都受到其师南泉普愿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唐黎标 《广东茶业》2004,(3):16-16,21
许多人上茶艺馆的目的不仅仅为了喝茶,吸引人们上茶艺馆的因素更可能还在于被茶艺馆的环境氛围所吸引。在茶艺馆环境设计与布置中运用园林艺术有助于茶艺馆文化艺术氛围的形成,那些具园林艺术思想的建筑形式、花卉盆景、室内园艺小品以及通过借景、置景等手段把大自然中赏心悦目的情景汇集于茶艺馆中,  相似文献   

7.
陈可红 《茶报》2004,(1):22-22
都说西湖的美,除了美在其婀娜多姿的“身姿”和波光粼粼的一池秀水之外,还美在其由数百家茶艺馆围绕的茶文化上。  相似文献   

8.
竺济法 《茶叶》2009,35(3):139-139
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暨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以下简称禅茶大会),将于明年4月24—26日在宁波举办,第五届全国“中绿杯”名优茶评比同时举办。  相似文献   

9.
朱浩泉 《茶报》2000,(3):42-42
说起小茶人茶艺馆,在上海老茶人的心目中,真有一点小名望。丁欣夫老伯在条幅上是这样写的:“上海少年宫第一馆”。她诞生至今已有六年多了。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厅开辟老茶人茶座后,可以说天天爆满,经常发生茶杯不够用、台子椅子太少的现象。茶艺馆人情味十足,被喻为老人的乐园,外出旅游的基地,闲话情趣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一这个万贾云集的著名国际大都市,即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了解上海茶叶市场,进而拓展上海的市场空间,并根据市场情况制订我区茶叶发展战略,为闽东的第二轮创业作出应有贡献。为此,我们于10月10日~14日对上海茶叶市场进行全面考察,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一、上海茶叶消费及其经营现状_据了解上海拥有上规模、上档次的茶艺馆12家,著名的茶叶公司、茶叶商店16家。一些老字号茶庄、茶楼“旧貌换新颜”,新开张的茶艺馆“令人耳目一新”。上海茶叶店柜有千余家,销售布…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产生了各项娱乐活动。茶艺馆也就应运而生了。当代茶艺馆众多,如何才能在众多茶艺馆当中脱颖而出,古往今来的茶艺馆经营者都对这个问题展开长久的探究。在当代,茶艺馆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家设计独到的茶艺馆绝对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只是如何设计不失传统文化,又不落于俗套,结合现代时尚的茶艺馆,却又非常难了。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茶艺馆的历史追溯与茶艺馆设计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二祖禅茶     
郝希德 《中国茶叶》2007,29(2):46-46
二祖禅茶产于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安徽太湖县。史载公元561年,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卓锡太湖狮子山,采山中青茶,并亲制之,茶禅一味,可清心、明目,故禅宗语录云:“吃茶去”。后山人仿学,历传1400多年。  相似文献   

13.
霍益民 《茶报》2004,(4):37-37
溧阳市幽香茶艺馆创建于1999年,座落在美食一条街,建筑面积580m^2,拥有大厅两个,包厢8间,环境幽雅,风格古典,是文化商业综合性的茶艺馆。  相似文献   

14.
云浮市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故里,一千多年的禅宗文化在此传承不息,新兴县因此被称为“中国禅都”。集六祖文化和茶叶种植历史的新兴县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禅茶融合、茶旅一体”,将六祖智慧融入茶叶产业发展中,为当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了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新兴模式。本文选择新兴县象窝山传统茶场作为研究案例,在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基础上,总结“禅茶融合、茶旅一体”的乡村振兴模式,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战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梅禅茶,得天独厚,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和实地调研等形式,调查了黄梅禅茶的产品概况、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产业化发展现状等,分析了目前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黄梅禅茶质优汁亮,但没有搭上禅茶文化旅游的主线,提出了开发禅茶文化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禅茶文化缘起于中国佛教的茶事活动,"禅茶"是僧人以茶悟道,用以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艺术。佛教使茶文化兴盛,并传到世界各地,禅茶文化也随之传入日本和韩国,两国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形成了日本茶道、韩国茶礼。通过梳理禅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从历史和新时代两个时间维度,阐述中国禅茶文化与日、韩禅茶文化的交流进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17.
禅茶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大众可能略知茶文化或者禅文化,而对禅茶文化就不甚了解。本文在阐述了禅文化与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后,便对禅茶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就禅茶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于禅茶文化空间设计活动来说,其中所需要展示的不仅是一种设计思维,更是基于大众诉求下的情感诠释。禅茶文化空间中,倡导的是自然生态和静思独立的美学情怀。当然,禅茶文化空间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具体展现的重要表现载体,其中所展示是一种文化思维,更是一种独立的审美认知。本文拟从禅茶文化空间的美学内涵认知入手,结合禅茶文化空间的设计诉求认知,从而分析基于美学理念下的禅茶文化空间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都市白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是茶艺馆值得开发的处女地,是最具商业价值的一块市场。但我发现真正为白领而开的茶艺馆并不多,值得他们去体验并回味的茶艺馆更是少之又少,茶艺馆经营的  相似文献   

20.
张彤阳 《福建茶叶》2016,(7):102-103
饮茶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国内各式各样的茶艺馆数不胜数。多年来,茶艺馆的发展经历了丰富的演变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茶艺馆的含义及发展历史,然后研究了上海茶艺馆的形成与发展,将茶艺馆分为清茶馆、俗茶馆和野茶馆这三类,最后提到了建国以来上海茶艺馆的建筑艺术分类,将其划分为古典风格、东方风格、老店新开以及郊区小茶馆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