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强矮马     
<正>1988年4月至6月间,我们在陕西省宁强县的广坪、阳平关两区的8个乡发现了体高在106cm以下矮马多匹,并命名为宁强矮马(NINGJIANG PONY),分布在嘉陵江以西北的秦岭南坡区,分布中心是巨亭、太阳岭、燕子砭、安乐河、八海等乡。该地区属暖温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1700m左右,地形地貌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复杂多变,立体水平阴阳坡向明显。这是继广西德保、四川安宁、贵州矮马之后,为我国马种资源开拓了又一新的源流,把我国矮马的分布区域向北推移了近千公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现就宁强矮马的初步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宁强矮马的体质外貌特点 ①毛色与特征:宁强矮马以骝毛居多、其次是兔褐、黑色、栗色、白色,而以沙毛为少。宁强矮马鼻白、距白特征很少,侧面推测,该地区较为封闭。  相似文献   

2.
利用1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5个矮马品种(德保、贵州、宁强、四川、云南)群体进行了遗传平衡检测。根据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应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infinite allele model,IAM)、双相突变模型(two-phased model of mutation,TPM)和逐步突变模型(step-wise mutation model,SMM)3种模型,符号和Wilcoxon 符号—秩2种检验方法,对5个矮马群体的突变-漂移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IAM下,Wilcoxon 符号-秩检验中,德保矮马和云南矮马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在SMM下,宁强矮马在符号检验中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TPM下,5个群体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德保、云南和宁强矮马近期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本研究结果对中国矮马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RFLP技术对贵州矮马、德保矮马和宁强矮马3个品种的45个个体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小为204 bp的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spⅠ酶切后,不同基因型经过测序发现156T→C突变,产生AA和AB两种基因型,没有发现BB基因型。贵州矮马和宁强矮马中AB基因型频率大于AA基因型,德保矮马中AA基因型占优势,在3种矮马品种A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B等位基因。卡方检测结果发现,贵州和德保矮马在该酶切位点处于平衡状态(P>0.05),而宁强矮马在该位点分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麻前给药方案配合乳化七氟烷进行麻醉时对矮马无创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半野生矮马为研究对象,将10匹矮马随机分成KFXES组、KFDBES组两组,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KFXES组使用氯胺酮、静松灵、芬太尼对矮马进行诱导麻醉,KFDBES组使用氯胺酮、布托啡诺、右旋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对矮马进行诱导麻醉。矮马保持自主呼吸,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恒速静脉滴注6%乳化七氟烷维持麻醉2 h。在给药前记录常态下试验动物基础体征,在麻醉后持续2 h记录矮马的生命体征,分别于0、30、60、90、120 min监测无创血压,并同步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因子的浓度。结果显示,在试验过程中,KFXES组矮马的血压与试验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0~60 min时,对RAAS的抑制性两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时间超过90 min时,KFXES组对RAAS的抑制显著弱于KFDBES组(P<0.05)。因此,氯胺酮、芬太尼、布托啡诺及右旋美托咪定复合乳化七氟烷相对于氯胺酮、静松灵及芬太尼复合乳化七氟烷对半野生矮马进行麻醉时血压稳定性更好,在麻醉90 min后对RAAS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矮马的麻醉方法或剂量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矮马的剖腹产术杨乃才韩玉枝张良刘洪敏(大连森林动物园,辽宁116013)1995年6月,笔者在园内首次做了1例矮马难产的剖腹产术。现简报如下。1临诊症状矮马7岁,营养中等。以往几年发情、交配、妊娠均无异常,但分娩时每年都发生难产,徒手助产虽获成功,但...  相似文献   

6.
德保矮马是我国汉代(公元25-220年)史书中所称"果下马"的后裔,是我国最矮的著名地方马种资源之一,是中国矮马的代表,与英国设特兰矮马一起被成为世界上两大矮马源流。多年来,德保县作为国家级德保矮马资源保护区,在下大力气抓好德保矮马资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打造德保矮马特色品牌,推进德保矮马特色产业发展。笔者总结了多年来德保矮马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实践经验,主要分析德保矮马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今后德保矮马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矮马(成年马体高在106厘米以下)以来,引起了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深入研究矮马的形成原因,系统地进行矮马的种质测定,进一步为矮马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矮化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从1983年起  相似文献   

8.
德保矮马是一种世界稀有的、中国微型马的代表品种,与英国的雪特兰矮马并称为世界两大矮马源流。由于多年来在德保矮马主产区,农户都是以传统方式进行饲养管理,条件差,技术落后不规范,对德保矮马的资源保护与发展极为不利。2006年主产区的德保矮马群体数量不足1 000匹,保种选育工作任重道远。笔者在近几年来结合实施《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项目》中,总结出德保矮马饲养管理技术并在主产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2011年末,主产区德保矮马群体规模达2 056匹,建立了德保矮马核心群,培育出后代成年体高75cm~80cm的德保矮马2匹,81cm~90cm的有26匹,群体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种群发展和地方旅游特色产业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对德保矮马的主要特性、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推广主要措施和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矮马与普氏野马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中国西南山地的矮马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的优良品质可以与原产于设得兰群岛的欧洲矮马媲美。本文研究了产自广西德保的中国矮马骨骼标本,通过与欧洲矮马的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头骨、颊齿和肢骨上都 存在较大的差异,显然亲缘关系较远。而中国矮马与普氏野马的头骨的比例上却相当一致,头骨在马属的系统演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结果证明中国矮马与普氏野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尽管从汉代起中国已广泛引入西方马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设德保矮马异地(南宁)保种繁育场,加快矮马产业化发展,实施广西德保矮马异地(南宁)保种项目,试验采用现代生物繁殖新技术,对德保矮马种质资源进行血缘保护、繁殖、发展、提纯、复壮。结果表明:德保矮马具有抗病力强、异地适应性强等优点,各项生长指标与原产地基本一致,有利于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4日,20匹德保矮马及一批德保黑猪被成功引进广西畜牧研究所保种场。德保矮马是世界稀有优良马种,是世界两大矮马源流之一,主要分布于广西德保、靖西等县,身高100cm左右,最矮的仅有85cm。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贵州矮马生长慢的根本原因,本研究采用PCR和基因克隆技术测定贵州矮马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外显子10的核苷酸序列;以伊犁马为对照,通过AS-PCR和SSCP方法研究贵州矮马群体中SNP位点的分布频率,应用群体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型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从贵州矮马GHR外显子10中得到10个单倍型,包括10个SNPs位点,其中的5个引起氨基酸改变。与伊犁马相比,贵州矮马GHR基因1028位点的A等位基因占优势,对应较低的尻高和较粗的管围;1471位点的E等位基因在贵州矮马群体中分布较多,与胸围率较高相关;1697和1732两个位点的杂合型存在于最矮的雄性矮马(6岁)GHR基因中。1028位点引起的V343A位于UbE结构域中,1471、1697和1732位点引起的S491G、Y566C和R578G改变与GHR蛋白的磷酸化有关。这4个位点可能影响GHR的内化作用或通过磷酸化途径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效率。研究结果提示,贵州矮马GHR基因外显子10中的多态性变化可能影响贵州矮马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德保矮马品种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德保矮马是当地壮族同胞在海拔700m~800m的干旱石山村寨中,在其独特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繁自养、闭锁繁育形成的一种稀有的矮马品种,与英国的雪特兰矮马并称为世界两大矮马源流。具有适应性强、耐饥渴、耐疲劳、抗寒性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繁殖率高、性格温顺易调教、旅游观赏性好等特点。2010年—2011年德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牵头组成调查组,对新时期德保矮马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本文着重从该品种形成的自然地理概况、品种历史、分布、当前数量、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4.
矮马     
矮马(The pony),亦称小型马,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普通马没有什么区别。矮马娇小活泼,聪明灵敏,性情温驯,易于管理,费用较低,不仅可作役用和实验用动物,而且作为一种游乐玩赏动物,博得了越来越多妇女、儿童、旅游者的喜爱。据北京滨河公园介绍,1985年该园因备有矮马共接待儿童10万多人次,收入10万余元。国外情况,恐甚于此。 矮马是现代养马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概括有关资料对矮马情况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宁强县地处秦巴山区,有着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县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因位于汉水源头,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土地和生态环境压力成为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且有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等问题。通过出台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加大县级财政保障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新的畜禽生产经营模式、健全畜牧兽医队伍和工作机制,可能有助于破解这一瓶颈,实现宁强畜牧业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册亨矮马品种资源调查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册亨矮马又称贵州矮马,是贵州马品种中的一个矮小的古老类群,体格矮小,以前主要用于农村驮载运输。现由于农村公路交通的逐步完善、机动车辆的普及和引入骡子的代替等因素的影响,册亨矮马数量迅速下降。为了解册亨矮马品种资源状况,2009年6-7月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开展了对该品种资源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贵州矮马是贵州特有的珍贵遗传资源。本文主要以贵州省紫云县境内的贵州矮马为研究对象,测定贵州矮马的体尺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当地的西南马相比,成年贵州矮马的体高、体长、胸围、头宽、背高、尻高、尻长、尻宽、前肢长、前膊长、前系长、体重等12项指标明显较低,体长率、胸围率、管围率明显较高,但管围、头长、颈长、前胸宽等指标差异不显著,说明贵州矮马体格较小,但颈部长,胸部和管部发育良好。血液理化指标中,贵州矮马的红细胞比容和血钙浓度明显高于西南马(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说明贵州矮马血液的运氧能力和肌肉的收缩力较强。贵州矮马修长的颈部、较低的重心、有力的管部、发育良好的心肺功能及其运氧能力是其体态匀称、爬坡性能优良、驮载能力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贵州矮马血清蛋白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南马为对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1匹贵州矮马的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α1-B糖蛋白(AlB)3种血清蛋白进行了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AlB位点呈现单态,TF、Alb蛋白位点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Alb位点共发现6种蛋白型,对应3个等位基因,贵州矮马Alb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2097)、B(0.5645)、C(0.2258);TF位点共发现8种蛋白型对应5个等位基因,贵州矮马TF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0484)、B(0.5806)、C(0.1129)、D(0.1452)、E(0.1129)。Alb、TF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均较大,说明贵州矮马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大的选育空间。但是贵州矮马在白蛋白及转铁蛋白位点的杂合度均低于西南马,说明在相对闭锁的环境中生存的贵州矮马,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基因库。贵州矮马的Alb和TF的个体识别率及累积非父排除率均较高,提示这两个蛋白的多态性可应用于贵州矮马的谱系鉴定和个体鉴别。  相似文献   

19.
德保矮马是广西的珍贵畜种,主要产于德保县。经过有关专家的考察和多次血型分析鉴定,这种马被认为是世界矮马两大源流体系之一,并按计量标准注册命名为“广西德保矮马”。德保矮马成年体最矮为86cm,长腿者骑上去,屁股还没坐上马背,双脚已着地了。最高不超过106cm,体重为65-140kg,体形结构匀称,矮短粗壮,躯线明显,性情温驯。德保矮马个头小,力气可不小,可拉500kg载重木轮车,可驮相当于自身三分之二的重量,善走小路夜路,抗病力强,是当地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消遣娱乐价值。德保矮马目前有…  相似文献   

20.
对德保矮马和美国珍珠矮马进行人工采精,对两品种矮马的精液进行常规检测,结果表明,两品种矮马的精液量差别不显著;长时间未采精的马,首次采精的精子活力指标低;美国珍珠马的精液质量比德保矮马的精液质量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