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山区山脚田边果木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主、副防火林带和山脚田边果木防火林带,把森林分割切块,形成闭合的防火网络,是一种易推广、多效益的防火生物工程。能把山火造成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低山地带米老排不同坡位生物防火林带幼树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土层厚度与含水量是影响米老排造林成活保存率和幼树生长的最重要因素。4种坡位生物防火林带中,米老排造林幼树的成活保存率和树高、胸径、地径、冠幅生长量均表现为山脚田坑边山脊下部山脊中部山脊上部,且山脚田坑边、山脊下部显著大于山脊的中部、上部。低山地带营造米老排生物防火林带的最适宜坡位为山脚田坑边,适宜坡位为山脊下部,最不适宜坡位为山脊上部,在山脊中部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宜选择土层较厚、坡度较平缓蓄水能力强的地段[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生物防火林带的效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规划原则,提出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以期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阳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物防火林带具有阻火、隔火、断火等功能,并能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论述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介绍南阳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建设及保障,并对生物防火林带所能产生的效益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总结蕉城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经验,阐明了生物防火林带之效能、营造技术,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营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生物防火林带的特点,结合桐庐县森林现状和发生森林火灾的特点,提出了近自然理论,以解决生物防火林带存在的问题,节约了开支,并提高了防火的效果,以期为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森林最可怕的是火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是"绿色生态防火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设好生物防火林带,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的种类繁多,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加大了生物防火林带的种植力度,进而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树种的选择和优化配合,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了确保生物得到良好生长,国家加大了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继而发挥其防火的功能。因此,本文针对生物防火林带的效益及营造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15年,江西省玉山县被列为江西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试点县。针对此,概述玉山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县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提出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2):90-92
现代林业新型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家级的森林防火基金。(2)做好森林火灾预防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强火险期管理,严控田间地头林地等野外用火。(3)应用高科技手段做好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工作。(4)改造传统的生土防火路和单一的生物防火林带为新型生物防火林带,包括:(1)复层结构的混交林防火林带;(2)"免修、经济效益高"的生物防火经济林带;(3)"免修、全封闭、经济效益高"的混合型生物防火林带。(5)在生物防火经济林带和复层结构的混交林防火林带建设人工引水自动化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木荷育苗试验与生物防火林带的营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志将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73-175
从建设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入手,着重介绍木荷育苗试验及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的关键技术,分析总结了木荷防火林带建成后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主要措施之一,生物防火林带还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多种效益。鉴于此,笔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就生物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给舒城县乃至周边地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志莲  焦一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42-8143
大同聚乐水库由于水源污染和库滨,带水土流失,造成水库水质严重下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拟以生物治理工程的思路,对其库滨带进行综合治理,从而达到减少库岸崩塌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提高水库水质、改善水库周边及农田环境的目的。为晋北高原其他同类水库库滨带整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樊培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88-1289
以赣粤高速公路建设对江西省经济发展影响为例,阐明了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江西省区位优势改变、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构建沿线经济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农林复合系统中林带和作物的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农林复合系统角度探讨了杨树林带和小麦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认为:林带根系分布水平伸展至1.5H(H为树高)范围内,尤以0.5H范围内树根量为集中,并且90%以上,根系集中于0-100cm土层内,其中20-60cm土层为根系密集区。讨论了土壤水分状况、林带遮荫与根系分布的关系以及林带附近的作 物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5.
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排序及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主分量分析(PCA)和相关分析方法,对秦岭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垂直分布样方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排序值与环境参数的多元回归,对各群落类型的定量解释.结果表明,大体上可将这些蝗虫群落分为低山、中山和高山3种主要类型.其中,低山蝗虫群落包括农耕带、常绿阔叶落叶林带和辽东栎杂木林带,中山蝗虫群落包括桦木林带和冷杉林带,高山蝗虫群落包括落叶松林带及高山草甸带.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显示,其蝗虫分布主要取决于热量、温度及植被状况,它们可通过环境因素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定量确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红松阔叶林带高山鼠兔一些贮食点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高山鼠兔在红松阔叶林带贮草的种类情况.结果表明:高山鼠兔在收集贮草时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其食物组成与其栖息地植被的组成结构有密切关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OT分析的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SWOT分析法对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前景进行研究,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在资源、环境、旅游资源结合度、区位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主导旅游资源、局部环境、对近距离游客吸引力、旅游“机会成本”等方面存在劣势;面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受到重视、新农村建设、市民旅游消费趋势转变和政府重视的机遇;出现橘园面积萎缩、同质化竞争激烈、旅游产业的统一管理与农业分散经营的矛盾。结合对衢州柑橘产业带的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了在该区发展旅游业的相应策略。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张建国等基于SWOT分析的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我国南方杉木营林中,从开垦整地、育苗、造林、抚育至护林防火过程中的化学除草配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特点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松辽平原玉米带粮食生产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从土壤剖面构型、有效态养分平衡、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土壤酸化趋势加剧等方面揭示了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的特点,分析了驱动土壤肥力演化的原因.简要介绍了前期工作中提出的"三三(全)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培育效果,目的是为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的防治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杨洪泽  李博  李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707-12709,12734
为了提高森林消防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扑火效率,分别对重载型森林消防车的灭火功能、越野功能、排障功能、挖掘防火隔离带功能、自救功能、通信功能、操作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了功能分析和设计定位。从整车造型、色彩、人机界面、操作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和改良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应用计算机三维制作软件模拟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