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田毅 《花木盆景》2010,(6):24-25
<正>陕西汉中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秦岭巴山之间,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从秦巴中山到低山丘陵均有兰科植物的身影。据《汉中植物名录》记载,有26属41种。实际上远不止于此,目前已被人们发现的尚有2属7种4变种和许多栽培变种未被收录。在汉中自然分布的观赏兰花主要是蕙兰、春兰,以及送春、细叶春兰的一些变型种。另有耐阴、观叶观花类的虾脊兰种类也很多,尚未被兰花界采用。汉中兰花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2.
南阳盆地北依秦岭余脉伏牛山,东面和东南为桐柏山及其余脉,西面和西南为秦岭和秦巴山脉,属北亚热带气候。独特的盆地气候造就了这里冬季不太寒冷,为大葱露地安全过冬提供了便利,同时,盆地内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大葱的培土及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我很爱花,这大概是因为我是在烂漫山花的环境中长大的缘故。我的故乡在鄂西北山区农村,地处秦岭以南的秦巴山脉谷地,汉江的主要支流从那里流过,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丰茂。在我的童年时代,那里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界。每到春天,各种美丽的山花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4.
黄云光 《花木盆景》2005,(10):44-45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有一条神奇美丽的茶江河.该河发源于县东部的银殿山,其山最高峰为海拔1885米,河流由发源地流经三江乡,向北流向湖南的粗石江然后南折流过该县。该河的主要河段为150余公里.由于四面八方均有支流汇入,故流域面积较广.在上游山区的各支流.所产卵石岩性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5.
城固县位于陕南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7°03’至107°30’.北纬32°45’至33°40’之间.南依巴山.北靠秦岭(秦岭是我国气候区划的分界线.其北属温带气候.是苹果、梨等落叶果树的适生区.其南属北亚热带气候.有常绿果树一柑橘的生长史).  相似文献   

6.
<正>城固县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中部,县域总面积2265千米2,全县下辖18镇、310个行政村、17个社区,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43.5万。因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气候受北方冷气团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且有三面环山的天然屏障,孕育了适宜柑橘生长的独特气候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末县委、政府将柑橘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树种和强势产业进行发展,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故乡——广西桂平市位于黔江、郁江交汇处。滩多水急的黔江在桂平境内有48公里,其中大藤峡44公里,水位落差325米。从上游夹带而来的石头,经千百万年磨砺,在水缓的浔江边堆成一个个卵石滩,其中黔、郁二江交汇口的铜鼓滩是广西最大的石滩.该滩长6000多米.宽1200多米,  相似文献   

8.
丹江发源于陕西秦岭南麓,流经秦、豫、鄂三省,全长433公里,自古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水趋襄汉、陆入关辅”的水旱码头和商贸流通之地。沿江风景如画,千峰竞秀,百舸争流,美不胜收,素有秦之韵、豫之秀,鄂之丽的美称。  相似文献   

9.
渭河奇石     
杨尚宗 《花木盆景》2005,(11):44-45
渭河属黄河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陕西两省共十多个县市至山西省凤陵渡汇入黄河,全长一千多公里。它不仅滋养着沿岸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灵,积淀着悠久的灿烂化,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省西乡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东经107°15′~108°15′与北纬32°32′~33°14′之间。县境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东西长94.5 km,南北宽64.5 km,总面积3 240 km2,海拔371~2 413 m,山区丘陵面积占93.2%,平川占6.8%。西乡地跨秦岭南坡和巴山北坡,山区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极高,生物资源丰富,有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11.
秦巴山区四川部分辣椒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巴山区四川部分辣椒种质资源滕有德,陈学群,徐向上(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种苗研究中心成都610066))(重庆市农科所)(自贡市农科所)辣椒是秦巴山区(秦岭──大巴山区简称)主要蔬菜之一。因交通闭塞,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该地区至今还保留了许多辣椒地方...  相似文献   

12.
汉江奇石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77公里,整个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流域跨越陕西、甘肃、重庆、河南、湖北五省市,于武汉注入长江。汉江流域盛产的奇石可分为两大类:即汉江卵石和汉江旱石。一、汉江卵石汉江流域峰峪众多,河流纵横,卵石资源非常丰富,各种色彩的卵石,俯首可拾。其质坚润腻滑、晶莹艳丽。汉江水道中的水洗石更是鲜艳清秀、沉稳古气。水道两边的河床石,处于河床表面者受日晒风吹雨淋,象形石较多;处  相似文献   

13.
望奎县呼兰河及其支流克音河右岸,西起通江镇,东至恭六乡,全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2.5公里的大片丘陵地带,俗称河坎地。面积63,356亩,这些土地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因此,有计划的、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河坎地,将会带  相似文献   

14.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它的上源玉带河出自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向东流到勉县东和褒河汇合后称汉江。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流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沿岸有定军山、秦岭、大巴山、神农架、武当山等诸多名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质地貌,特别是亿万年的造山运动、江水的干回百转,为汉江沿途留下了种类丰富的奇石,如釉光青、汉江红、彩韵石、剥皮石、墨玉、千眼石、卷纹石、玛瑙石、雪花石、麻光石、竹叶石和矿物晶体等。其中品位最高者当属釉光青,有“江汉瑰宝”之称。  相似文献   

15.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柑橘主要分布于秦岭南麓与巴山北麓之间的丘陵平坝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柑橘在城固等县区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生态立地条件相似的市内其它县区,也已将柑橘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树种和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北靠秦岭,南临巴山,东接岷山,中间有汉江自西向东横穿而过,形成著名的汉江南北谷地冲积平原(俗称汉中盆地)。受北方冷气团和东西季风的影响。气候具有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加之三面环山的天然屏障,蕴育了独特的气候资源。全县大部分地区冬(春)无严寒,夏无酷暑,利于多种亚热带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全国柑桔生态区划的北缘地区。  相似文献   

17.
我站位于汉中县北部,系秦岭山地南坡远山丘陵地带,面积百余亩。土壤为极粘重贫瘠的黄泥巴土,坡向不一,地貌较复杂。海拔约500米。年平均气温14℃—15℃之间,一月均温1.3℃—2.3℃,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冬季气温一般偏低。  相似文献   

18.
正城固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北部为秦岭山区,中部为汉江平川区,南部为巴山浅山区。全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在4 100 hm2以上,其中高山区和浅山丘陵区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是粮菜兼用和食品加工型马铃薯主产区。已形成以博望、三合镇为中心的大棚双膜特早熟外销产业带,以上元观、董家营、沙河营、原公镇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雅石二则     
李兆安 《花卉》2009,(8):35-35
在中国的奇石之乡山东省临朐县境内往西15公里的石门坊风景区内。在全是青石山的北山崖峭壁处,有一只千年寿蚕。此石蚕高5米有余,宽近1米,重几千公斤,中上部与石壁明显分离,只有下端少部分石体与峭壁相连,底部悬空,已为游人开放,深得众人称叹。  相似文献   

20.
王博 《果农之友》2016,(10):15-16
正陕南柑橘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两市,主产区包括汉中市的城固县、洋县、汉台区、南郑县、勉县,安康市的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汉阴县、旬阳县等县区。20世纪90年代,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陕南柑橘发展迅猛。当时推广的是株行距为1.5米×2米的"矮密早"栽培模式,亩栽柑橘222株。这种高密度栽培技术,实现了柑橘生产的早投产、高产量、高效益,农民认可度高,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截至2015年底,陕南柑橘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