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理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因此,合理量化生态需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讨论了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及估算原则,并结合生态需水量估算的地带性理论,提出了利用水量平衡原理估算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以甘肃民勤县为例,分析预测了生态需水量,为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我国干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随着干旱区水资源研究的深入,水量平衡各要素的估算也日益迫切。在诸要素中,蒸发的计算一直是最感困难而且也是最迫切的。一方面至今还有一些概念需要澄清,例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某地的年降水量仅50毫米,而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为降水量的40倍。也有另外的一种提法,即蒸降比,意思大约相当于干燥度。按上述数字,蒸降比即为40。这些提法很容易引起误会,因为按照水量平衡原  相似文献   

3.
湖泊最小生态需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湖泊出现了萎缩、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确定和保证湖泊生态系统必须的最小生态水量是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保证,本文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概念、模型、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模型的各参数,最低生态水位、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交换量、出湖水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的平原湖泊,不仅是该区域重要的水资源,而且是举足轻重的环境资源,它的"冷岛效应"比绿洲更强,这对于西北干旱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干旱区平原湖泊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为扰动对其影响较大.随着近年来干旱区平原湖泊旅游资源开发的增多,如何保证这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保护这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干旱区湖泊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据最新统计,在中国年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在我国3大自然地理区域,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中居第2位.内陆湖泊不仅是干旱区气候的指示器,而且对内陆河流域生态与环境状况的反应极为灵敏.干旱区的湖泊是以流域为单元实现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是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生物和生态系统最早对人类活动的干扰作出反应,第一个抗争也是第一个受害.国内外干旱区湖泊衰亡带来的灾难等事实告诉人们:保护湖泊水体,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湖泊水体和谐共处,是干旱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应该对湖泊状况实行监控,持之以恒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水文观测和遥感监测数据,获取近60 a巴尔喀什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重建湖泊水量变化时间序列,探明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特征;依据湖泊水量收入(入湖径流、降水)支出(湖面蒸发)建立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模型,分析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要素变化特征,定量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巴湖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  相似文献   

7.
近20年博斯腾湖与岱海水位变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岱海和博斯腾湖是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两个典型湖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位都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但在表现上却很不一样,尤其是80年代中期之后,水位一涨一落。本文从水盐平衡出发,通过对两处湖区气候、人类活动、湖泊水量和盐平衡的分析认为,岱海水位下降主要是流域上人类活动加剧的结果;而博斯腾湖水位上升则主要体现了水文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尤其是近年干旱区西部暖湿化作用下上游山区降水增加和冰川消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干旱区湖泊水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西北干旱气候区湖泊众多 ,多盐湖和咸水湖泊 ,湖泊水资源贫乏。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西北内陆干旱区多数湖泊水资源严重短缺 ,湖泊咸化、萎缩甚至干涸的过程加快 ,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湖泊流域水资源管理、积极节约用水、加强湖泊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和公众环境教育等对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南缘诸河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唐数红 《干旱区研究》2003,20(3):164-167
水资源利用的本质是人类对天然河流、湖泊等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 ,它一开始就定位于对流域内河流、湖泊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由于这种活动 ,流域内的水系统及其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自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并引起了不可忽视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以塔里木盆地南缘诸河流域为例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尝试性地提出干旱区流域生态需水量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定位和基本生态水量的确定方式 ,并对新疆目前开展的一些生态建设项目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19-1970年汾河流域近50年器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应用水量平衡的方法,从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和湖面蒸发量等方面,对两千年来不同的历史时段,太原盆地湖泊的水量平衡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在不考虑湖泊出湖水量的情况下,所有时段太原盆地湖泊水量都处于盈余的状态,所以能够维持存在。如果不考虑入湖径流量,只有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