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笋用良种黄甜竹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甜竹(Sinobambusa edulis wen)是本所列题开发研究的竹种资源之一。 黄甜竹属唐竹属,地下茎复轴型;胸径3~6厘米,秆高5~12米,节下有白粉和猪皮状凹孔,节间匀称,长25~40厘米,分枝的节间下部扁平;箨鞘密被褐色刺毛;箨舌中部隆起有峰;三分枝,近相等;小枝着  相似文献   

2.
中国植物志竹亚科新分类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中国植物志》第九卷1分册(禾本科、竹亚科)中有关的新分类大群的预先报道。连同原型在内计包括2超族及5亚族,它们是(竹剌)竹超族、北美箭竹超族;又倭竹族(隶属于前一起族)下的刚竹亚族和倭竹亚族,北美箭竹族(隶属于后一超族)下的筱竹亚族、北美箭竹亚族和赤竹亚族。为了正式发表,使之能够在命名上成立,在本文中除中文叙述外,尚均给有拉丁文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竹亚科分类系统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74年以来,竹亚科不仅发现了众多的新分类群,还从一些重要器官的形态解剖特征等对竹亚科系统分类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本文从地下茎及其类型、秆、枝、芽、秆箨及叶等来作为鉴定与分类的重要依据。又将国产竹亚科的属分为4个族:竹族、倭竹族、节柱竹族与北美箭竹族。41个属。  相似文献   

4.
笋用良种黄甜竹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原产福建,野生。笋期晚、发笋率高、可食率57.53%、笋味甜、松脆可口,水分高、灰分低,赖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高,而酪氨酸又很低。竹秆挺拔,枝叶浓密,株型优美,又是材用、观赏的好竹种。 1984年本所列题对黄甜竹引种研究,经过六年的栽培试验,在浙江以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超过-10℃,土壤立地条件适合的地区发展黄甜竹是可行的。试验成功地把黄甜竹由野生型变为栽培型,新竹胸径由母竹的2.4厘米增长到3.7厘米。亩产鲜笋419公斤。新竹一万余株。推广种植2000余株。黄甜竹的竞争潜力已崭露头角。出笋期天数、笋期积温与出笋量呈正相关,r复=0.984,方程:y=444.9245·log x_2-211.8405·log x_1-701.9835。地径与笋重:r=0.989,方程:y=0.3794·x-0.5749。高生长天数、林内积温与高生长紧密相关:r复=0.073~0.994。笋期初期出土的竹笋,完成高生长过程需要40天,盛期初出土的需30天,盛期末出土的只需25天。  相似文献   

5.
黄甜竹林     
薛贵山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2):56-61,52
黄甜竹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经济竹种。作者根据自身的试验实践活动,综合了黄甜竹的一些基本资料,诸如黄甜竹的分布、生态生物学特性、天然黄甜竹林的组成、人工林的结构,根据试验研究揭示了黄甜竹的一些生长发育规律,最后提出了黄甜竹林的经营利用与今后发展意见,为黄甜竹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黄甜竹丰产林16块标准地的地下竹鞭、地上竹高、胸径等因子的系统调查,了解黄甜竹地下竹鞭的结构、生长规律以及在土层中分布情况,并分析黄甜竹生物量与竹高、胸径等林分各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和幂函数方程对其生物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讨论并论述了改善林下竹鞭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提高黄甜竹生物量的指导方法,从而为黄甜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3种不同立地质量的土地:Ⅰ类地(坡底旱田)、Ⅱ类地(中下坡旱田)、Ⅲ类地(中坡荒地),进行黄甜竹造林试验,并分析不同立地质量经营黄甜竹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黄甜竹在不同立地质量土地上生长效果不同,笋、材产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Ⅰ类地 > Ⅱ类地 > Ⅲ类地,Ⅰ类地上的笋产量和竹材产量分别是Ⅲ类地产量的1.38倍和1.93倍;从经营黄甜竹的经济效益上看,通常在造林后5年内可全部收回前期的投资成本,造林后第8年不包括已建成的竹林价值,可获利6 079元/667 m2,在造林后的8年期间每投资1元平均每年可产生0.3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见,生产上黄甜竹宜种植在山坡中下部土壤较肥沃的土地上,经营黄甜竹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8.
由浙江省林科所进行的黄甜竹引种研究,于1990年5月18日由省林业厅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到会专家、学者认为,黄甜竹原系福建野生竹,经浙江省林科所引种驯化,已成为我省可推广的笋材用竹种。黄甜竹具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坡位、不同海拔等地形因子对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引种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位对黄甜竹的造林成活率、发笋数及平均胸径均有显著影响,造林第2年发笋数和竹高生长显著增加;2)生长在下坡位的黄甜竹,竹林平均胸径和平均高最高,而生长在中坡位和上坡位的竹林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低;3)坡位对黄甜竹生物量分布的影响较大,黄甜竹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大小排序为秆 > 枝 > 叶;4)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造林成活率、当年新发笋数、第2年新发笋数呈减小的趋势,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单株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黄甜竹营林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麻竹面积2.18万公顷,占全区竹林资源的6.4%,位居第三。其分布以玉林、容县、北流、桂平、藤县、苍梧、八步、田林等地最多。麻竹在民间又称为大头竹、甜竹,也有的地方干脆二合一,叫它"大头甜竹"。麻竹是一种高大、粗壮的丛生竹种。一般高10~15米,最高可达25米。直径8~15厘米,最粗可达30厘米。竹壁厚一般为1.5厘米,最厚达3厘米。麻竹竿直,尾梢呈弓形下垂。竹节颜色翠绿,幼时被白粉,但无毛,仅在节内有一圈稀疏棕色的绒毛环。竹箨厚革质,呈宽圆的铲形,宽约35厘米,高约25厘米,背面初时生有白粉以及棕黑色刺毛,脱落后变得光滑。箨耳细小,长约5毫米,宽约1毫米。箨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甜竹埋鞭整地要求、造林技术、造林效果、经营管理措施等的试验研究,表明黄甜竹采用埋鞭方式造林,具有成林早、出笋快、成本低的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黄甜竹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甜竹发笋期从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上旬止,持续时间约25 d,出笋规律呈偏右正态分布。黄甜竹平均成竹率为61.36%,发笋前期和盛期成竹率相当。幼竹高生长历时45 d,高生长总量可达7~8 m。  相似文献   

13.
苗圃地的土质和整地要求苗圃地的地势应选择平坦或坡度低于5度的缓坡地,土质最好为肥沃的壤土或沙壤上。苗圃地应靠近水源且又排水方便。整地时一般深耕30厘米,尔后每亩施放300公斤左右的草皮灰作基肥,耙平耙碎土壤,拣尽杂草、树根即可作苗床。起畦作苗床时,要顺地形波向,以利排水。苗床一般高30~40厘米,宽80~100厘米,长5~10米。每床两边各开一条宽、深均3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主枝的采取要求甜竹主枝明显,长可达3~5米。埋枝育苗使用的主校要采取于2~3年生的母分杆上。切取立核时,要保留主技基部下与之相连的一小块母竹竹打片…  相似文献   

14.
黄甜竹是高产、优质的笋用竹种。试验分析了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黄甜竹发笋数、成竹数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土除草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产高山竹类命名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讨论我国高山竹类命名上的问题,尤其是对Sinarun-dinaria Nakai(1935)这一属名能否成立或承认的争议给以澄清。我国的高山竹类种系繁多,计可包括在数属之内,其中尤以筱竹、箭竹、玉山竹三个属的种类为主要成份。1935年日本中井博士发表了Sinarundinaria属,系以我国西部高山区所产的两种竹类作为建立此属的依据。它们原先都是作为北美箭竹属ArundinariaMichaux(1803)的种类,即A.nitida Mitford和A.murielaeGamble,他在发表时业已选定前一种为该属的模式种。惜乎当时此二种均处于尚未开花的营养体时期,所以中井虽用拉丁文写下了Sinarundinaria和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1925)及北美箭竹属相比较的特征集要与其新属的特征描述,但这两者均是仅限于营养体部分而缺少生殖相方面的任何内容。就此点而论,这是历来植物界发表高等植物之新属极为异常而罕见的现象。因此本文作者认为Sinarundinaria乃是一个应予废弃或要加以否定的属名。更何况后来已知道了上述两种竹类之花部构造,也查明了它们的地下茎情况,其模式种A.nitida现已更名为Fargesia nitida(Mitf.)Kengf.ex T.P.Yi,另一种亦改称Fargesia murielae(Gamble)T.P.Yi,故Sinarundinaria乃是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t(1893)之一异名。  相似文献   

16.
黄甜竹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对不同坡位的黄甜竹笋用林造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甜竹在不同坡位造林,其成活率、出笋成竹率及竹林生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山坡下部造林效果明显好于山坡中部和上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甜竹幼林进行不同肥料施肥试验,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调查出笋成竹、竹高、竹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施肥对竹林生长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肥料对出笋成竹、竹高、竹径生长等方面促进效果不同.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营黄甜竹施肥技术措施,为本地黄甜竹的丰产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黄甜竹的山地造林试验,对不同造林季节、坡位的造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时间和坡位对黄甜竹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同造林时间对黄甜竹的平均出笋率、平均胸径生长量、平均竹高生长量3项指标高低影响表现为:2月﹥6月,而6月的造林成活率要高于2月造林,春季造林能提早郁闭成林。不同坡位对黄甜竹的平均成活率、平均出笋率、平均胸径生长量、平均竹高生长量这4项指标高低影响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的造林效果显著好于中上坡位。  相似文献   

19.
缺苞箭竹开花结实和自然更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以来,甘肃文县境内部分大熊猫受灾是因为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成片开花枯死。缺苞箭竹营养生长年限长达60年左右,所以观察它开花的机会是难得的。现将该竹开花结实和自然更新情况调查观察的结果作一简介。一、形态特征缺苞箭竹分布在甘肃文县、武都县南部及四川的青川、平武、北川等县,生长在海拨1950—3150米地段林下。地下茎合轴型,秆柄两端不等粗,实心,长4—13厘米,直径7—10毫  相似文献   

20.
黄甜竹(Sinobambusa edulis Wen)是浙江省林科所开发研究的竹种资源之一。原产福建,野生。1984年3月引种310株,种子本所,面积5亩。1985年出新竹356株,1986年出新竹1214株,最粗胸径已达4.7厘米。黄甜竹笋期4月21日至6月9日,发笋率高,笋肉色白,味甜,品尝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