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许多苗种场(站)利用水泥孵化环道进行“四大家鱼”等鱼卵的孵化。孵化环道有容量大,温差小,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经久耐用,孵化率高等优点;但同孵化槽、孵化桶相比,又有造价高、结构复杂的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4,(6):10-12
在家鱼人工孵化的过程中,孵化工具的好坏,对孵化率有很大影响。目前我省生产上使用的有水泥环道、铁环道、木盆、缸等孵化工具。这些孵化工具各有优缺点。为了综合各种孵化工具的优点,避免水泥环道易冻坏,木盆易干裂,铁环道的笨重,缸又过小等问题,我们采用塑料为轻便的硬聚氯乙烯材料,设计制造一种中小型的塑料鱼卵孵化器,经初步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 孵化环道是进行鱼卵孵化的主要设施之一。任丘市鱼种场于1971年建造了两个φ4m的孵化环道,年可孵化家鱼水花2000万尾左右。在多年的家角鱼苗孵化中发现很多弊端:一是环道内墙过滤纱窗太少,过滤面积太小,水体交换太差,鱼卵孵化破膜时堵塞筛绢,须专人一刻不停地刷洗过滤纱窗,即使这样,还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6,(9):27-27
以前,我县团头鲂繁殖都是在鱼池里设置鱼巢收集鱼卵进行孵化。但在孵化过程中,受天气和水质影响大,遇阴雨,鱼卵霉烂,劳而无功。又由于鱼卵数量和孵化率不好掌握,鱼苗不能合理饲养,所以生产很不稳定。脱粘孵化操作麻烦,在生产中我们很少采用,以致团头鲂鱼苗生产发展较慢,生产量不能满足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5.
1965年我场在使用瓜子形产卵池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容量为8.5m^3的园形孵化环道,逐步实现了鱼苗生产的自给,节省了往外调运苗种的劳力。但是在人工繁殖的过程中,操作仍然麻烦,劳动量相当大,特别当亲鱼产卵,环道鱼卵又出膜的时候,就需一人捞卵,  相似文献   

6.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4,(5):11-12
在家鱼人工孵化的过程中,孵化工具的好坏,对孵化率高低有很大影响。目前,我省生产上使用的有水泥环道、铁环道、木盆、缸等种类。这些孵化工具各有优缺点,为了避免水泥环道易冻坏、木盆易干裂、铁环道的笨重、缸又过小等问题,我们采用材料轻便的硬聚氯乙烯塑料,设计制造了一种中小型的鱼卵孵化器。经初步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平时我们进行鱼卵孵化时,大都需要高位水池或水塔、砂滤罐等设施,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非粘性的、沉性鱼卵的孵化就会很不方便,这里介绍的鱼卵孵化网箱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困难,而使鱼卵的孵化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2007年在凤城市蓝旗镇用这种网箱孵化斑鳜鱼卵,15万粒鱼卵孵出鱼苗约13万尾,孵化率达到80%以上。此外这种网箱2006年曾在凤城市蓝旗镇的一个3亩池塘中使用过,2007年在宽甸县水丰水库中使用过,都很适用。以下是这种网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桂阳县鱼苗鱼种场,利用圆的向心力和水的压力原理,设计出了一种自流式的圆形产卵池。亲鱼的产卵和收卵同步进行,即只要排水管的阀门紧闭,输卵管道的阀门打开,进水口进水,池水的深度保持在1米左右,鱼卵可全部旋转汇集于池中心,从输卵管道自动随水流入孵化环道。这种产卵池的优点是:1、亲鱼产卵和收卵同步进行,缩短了产卵池的周转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2、减少鱼卵损伤,鱼卵一产出不待吸水膨胀就随水流入环道孵化,机械损伤少,孵化率比人工捞卵入环道的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1.
平时进行鱼卵孵化时,大多需要高位水池或水塔、砂滤罐等设施,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孵化非粘性的沉性鱼卵就会很不方便,这里介绍的孵化网箱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使鱼卵的孵化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方便。2004年笔者在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进行河鲀鱼卵孵化工作。当时该孵化场是首次进行河鲀鱼卵孵化,既没有高位水池,也没有砂滤罐,因此设计使用了这种鱼卵孵化网箱,结果效果非常好,3.5kg河鲀鱼卵的孵化率达到了90%左右。2007年在辽宁省凤城市蓝旗镇用这种网箱孵化斑鳜鱼卵,15万粒鱼卵孵出鱼苗约13万尾,孵化率达到80%以上。此外,2006年曾…  相似文献   

12.
梁久梅 《齐鲁渔业》2008,25(6):51-51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苗率。提前脱膜多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尾鳍出现至肌肉效应期这段时间,卵膜破裂或者溶解,失去卵膜保护的胚体沉入水底而死亡。发生的原因:一是鱼卵质量差,或是鱼卵过熟,卵膜脆薄而弹性差,极易破损;二是孵化池内壁粗糙,易使随水流翻滚浮动的鱼卵卵膜被划破;三是放卵密度过大,或是孵化用水水质差,pH值偏低或偏高等;四是几个孵化池同时使用循环水,而各个孵化池进卵的时间又先后不一,早进入孵化池孵化的鱼卵早脱膜,释放到水中的卵膜溶解酶随循环水进入后放鱼卵的孵化池,引起后人池孵化的鱼卵提前脱膜。  相似文献   

13.
孵化环道是大规模进行家鱼人工孵化必不可少的设施。教科书及许多生产单位已经设计使用的多是内出水鱼苗孵化环道。由于孵化用水沿环道旋转产生的向心力和水体向中心墩流出产生的吸力双重作用,使环道内的卵粒多密集于靠中心墩的过滤纱布上,特别是鱼苗破膜时,  相似文献   

14.
孵化是家鱼人繁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孵化设施的优劣,又会直接影响鱼苗的孵化率。目前在各养殖单位比较常见的主要孵化设施,为纱窗过滤式孵化环道。其结构笨重,纱窗装卸麻烦。由于是单面过滤,滤面又小,易造成环道中鱼卵分布不均,纱窗口附近鱼卵易挤  相似文献   

15.
受精鱼卵在环道池孵化时,水温20℃,历时38小时即进入鱼苗出膜盛期;水温30℃,则只需20小时左右。这时,如果管理不好,环道孵化池中会产生卵膜粘窗逃苗现  相似文献   

16.
在鱼苗生产过程中,往往遇到正在孵化的正常鱼卵突然发生大批提早溶膜的现象。湘阴东湖渔场水科队是一个年产近亿尾“湘鲫”和家鱼苗的孵化场,近年陆续出现鱼卵大批提前溶膜而造成孵化失败的情况,仅1985年一次就因此损失“湘鲫”和其它家鱼苗近千万尾。类似的情况在我省其他地区的一些家孵场所常有发生。一、正常鱼卵提前溶膜成因的探讨为了解决提前溶膜这一家孵生产的难题,我们对历次出现提早溶膜现象的孵化水质,水温,溶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对有关催产亲鱼体质,鱼卵质量,孵化工具及操作技术各方面原因作了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4,(11):21-21
目前,家鱼孵化的接卵设备为网箱。亲鱼产卵后鱼卵首先进入网箱,通过量器计数后再移到孵化工具中进行孵化,接卵时占用劳动力较多,花费时间较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1973年我场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设计的图纸,建造了一组园形催产池和椭园形环道。  相似文献   

18.
在往年的鲤鱼人工繁殖生产中,我们通常采用池塘孵化鲤鱼卵。生产实践表明,此种孵化方法存在着孵化率高低差异较大、不便于防病管理和鱼苗放养量不准等问题。去年我们采用网箱孵化鲤鱼卵,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网箱中共放鲤受精卵205万粒,孵出鱼苗160万尾,孵化率达78%。一、孵化方法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团头鲂人工繁殖中的孵化出苗率,作者在常规生产设备和操作流程基础上,对温度、溶解氧、流速、以及鱼卵投放密度等因子通过试验对照得出了可供生产上参考的合理指标。适宜孵化温度为20℃~26℃,水体溶氧量在4mg/L以上,环道中水的流速为0.25~0.49m/sec.,鱼卵投放密度以150~200×104/m3为妥  相似文献   

20.
陈志平 《内陆水产》1996,22(5):13-13
家鱼卵孵化过程中早溶膜之成因及对策家鱼卵孵化过程中早溶膜,也称提前脱膜或卵膜早溶,系指在胚胎发育早期,甚至原肠期前后就发生大量破膜现象,能导致鱼卵的大量死亡,给鱼苗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造成鱼卵早溶膜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就自己掌握的情况谈谈其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