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日本对虾亲虾运输,消毒暂养,催熟,幼体培育,养成,捕捞和活虾运输等全程技术进行了开发。1996年500m^3育苗水体育出对虾苗4500万尾,获得利80余万元;800亩精养池产虾1万kg,获利50余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对早期蟹苗的需求,进行了河蟹控温育苗高产试验。在850m^水体中,一茬育出大眼幼体329kg,计4606万只,平均1m^3水体出苗量为0.387kg,平均成活率为21.93%。通过试验,探索出高产技术是:1)交配前对亲蟹加强饲喂,增加营养积累,促进亲蟹交配;2)交配时把水温和盐度分别控制在10-14℃和18-22;3)越冬促熟亲蟹期,要投优质鲜活饵料,池水盐度要高于交配时,水温不低于6.0℃  相似文献   

3.
丁勇  游克仁 《齐鲁渔业》1995,12(3):22-24
介绍了海湾扇贝秋季人工育苗技术。在21m^3水体中,共育出壳高360-580μm稚贝2698万个,平均出苗量128万个/m^3。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产卵孵化和幼虫培养试验,在480m^2育苗水体中,经过45天,育出平均壳高353μm的泥蚶稚贝2.3亿粒,平均出苗密度47.92万粒/m62,最高达63.5万粒/m^2,创产值65万元、纯利38万元。试验证明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人工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只海捕亲蟹,在1000m^3育苗水体中,采取充气,吸污,换水,倒池,分池,防治病害等措施,进行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和稚蟹培育,共育出壳宽0.5~2cm的稚蟹315万只,平均1m^3水体出苗3150只,实现产值157万元,利润101万元,专家鉴定认为,单位水体育苗量和育苗总量均国居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1992年,在50m^3水体中,太平洋牡蛎控温育苗量为20.2万粒/m^3。当年筏式殖6个月,亩产5670kg,利税6400元平均亮高8cm以上,个体重97.4g,比常温育苗,可缩短养殖周期近1年,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属国内首创,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提高罗氏沼虾单位水体出苗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利用对虾育苗进行了提高罗氏沼虾单位水体出苗量试验。15个试验池总水体79.5m^3,共出虾苗404.23万尾,平均5.08万尾/m^3,最高6.35万尾/^3.1992年12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河蟹人工育苗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蓄水池及其处理、亲蟹暂养、布苗方法、幼体培育一整套河蟹育苗高产技术,在576m^3水体中大眼纪估312.5kg,单位水体出苗量540g/m^3;蚤状本Z1变大眼幼体平均或活率达到28.6%,发现一种可疑病原菌。大眼纪体最适培育 10万尾/m^3。  相似文献   

9.
刀额新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额新对虾是目前闽、粤、桂沿海新兴的养殖虾种。作者于1994年4月21日-10月25日在广东省惠东县黄埠京洲育苗场进行了工厂化育苗试验,在1215m^3水体中培育出体长0.5-1.2cm的虾苗10667万尾本文介绍了此项试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1992年6月22月,在面积共5667m^2的三只试验池中放养罗非鱼杂交种乌仔35.9万尾,计43.3kg,培育至国庆节前后起捕,净产鱼种9908kg,平均每千平方米净产鱼种1748kg。?  相似文献   

11.
陈伟  张晓明 《齐鲁渔业》1998,15(4):18-19
1994~1995年利用养殖三疣梭子蟹进行了室内越冬促熟技术试验,结果:铺沙,遮光能提高越冬成活率,越冬水温不同梭子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越冬成活率为62%,升温保熟过程,蟹栖拟阿脑虫引起梭子蟹大量死亡,500m^3水体培育大眼幼体553万只,蚤状IV期幼林450万只,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9000只/m^3,最高出苗量3万只/m^3,对升温幅度,时间和纤毛虫病的治疗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虾育苗场的设计进行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试验,于136m^3水体中投放状幼体1438万尾,育出商品仔虾964万尾,幼体培育成活率为67%,平均每尾亲虾出苗4725尾,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为7.09万尾,最高为10.2万尾/m^3。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罗氏沼虾雌性亲虾可抑卵三次以上,前后抱卵批次所孵出的幼体质量没有明显差异。试验还证明,幼体培育池内氨氮浓度高达1056.4μg/l对成活率没有多大曩  相似文献   

13.
微粒饲料在中国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粒饲料和代用饲料进行对虾育苗对比试验。结果;投喂微粒饲料优势明显,虾苗各期变态率高,生长快,整齐健壮,平均1m^3水体出商品苗15万尾以上。微粒饲料营养均衡,稳定性较好,对育苗水体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4.
单船(船体网箱)饲养面积128.7m^2,平均水深1m,泊于涪江合川江段;年初投放丰鲤鱼种5T,经90-257天饲养,产出成鱼27.73T平均单产215.44kg/m^3,获得3.257万元,试验表明,在放养密度35-40kg/m^3,水温≥15℃,积温4300度日条件下饲养200天,入箱鱼种规格(X,G/尾)与出箱成鱼规格(Y1,G/尾及单位水体成鱼净产量(Y2,kg/m^3畅之间的关系为:Y1  相似文献   

15.
采用马六甲海峡捕获的斑节对虾亲虾进行人工育苗首次在我国北方地区成功,280.8m^3水体培育虾苗1106万尾,平均1m^3水体出苗3.9万尾,万尾虾苗纯益206.3元,1992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三种小体积网箱养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m^3,2m^3,4m^3三种不同体积的小网箱进行了养鲤试验,29只网箱共69m^3总产鱼11017kg,平均单产169kg/m^3,总盈利11684.10元,平均盈利169.33元/m^3,试验对不同体积网箱放养密度、养殖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91-1993年的研究,节约用水592.6万m^3,以灌溉水费标准0.015元/m^3计,净效益9万元,缓解了灌溉用水的供求矛盾;基本保证了宜渔水面12hm^2,渔业单产达到7227kg/hm^3,实现了灌溉养殖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1998年于山东省蓬莱市用10只日本盘鲍与300只皱纹盘鲍,在220m^2的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平均壳长14.7mm的杂交鲍苗143.8万只,6500只/m^2,;在580m^2的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平均壳长11.9mm的皱纹盘鲍自交鲍苗177.9万只,3100只/m^2。杂交鲍苗的壳和存活率明显大于我国的皱纹盘鲍自交鲍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亲鱼选择、暂养和苗种的饵料转换、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一套工艺流程,在300m^3育苗水体中,育出26.7mm以上黑Jun鱼苗32.15万尾,鱼苗培育成活率33.5%。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总体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产仔率、单位水体出苗量等方面属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20.
真鲷全人工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工培育和海捕的真鲷亲鱼,进行自然产卵,而后观察了真鲷胚胎发育过程,用小型轮虫、微胶囊饵料配合蛋黄,海湾扇贝卵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前期培育,以鱼、虾、蟹肉糜为饵料进行后期培育。在434.8m^3水体中,一次育出体长0.49 ̄2.50cm的真鲷仔稚鱼484万尾。专家鉴定认为,单位水体育苗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