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00份大豆资源中的维生素E含量,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Ex=295nm,Em=330nm),以α-、β-、γ-、δ-生育酚为标准品,加入母育酚为内标,计算大豆中维生素E各异构体的含量及总含量,α-、β-、γ-、δ-生育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10%、97.50%、96.94%和96.30%,测得野生大豆资源中维生素E含量范围0.05~0.34mg/g,栽培资源0.12~0.38mg/g.同时按国标方法测定粗脂肪含量,其中野生资源粗脂肪含量范围3.01%~20.60%,栽培资源12.00%~23.59%.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明确了大豆中维生素E与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黑暗培养为对照,以白光、红光、蓝光、黄光、UV-A和UV-B为处理,研究了不同光质对大豆芽苗菜生长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光照处理显著降低了大豆芽苗菜下胚轴的长度(白光除外),且显著提高了下胚轴和子叶中抗坏血酸含量。与其它光质处理相比,UV-A连续光照36 h后,下胚轴和子叶中抗坏血酸含量提高最显著。进一步着重研究了UV-A的调节机理,与对照相比,UV-A连续光照36 h后,大豆芽苗菜子叶中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下胚轴和子叶中DHAR、GR酶活性及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光照有利于大豆芽苗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积累;UV-A可能是通过提高DHAR、GR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抗坏血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小麦中维生素E的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检测)测定24个不同有色小麦品种(系)籽粒中α-VE、β-VE、γ-VE、δ-VE及总VE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籽粒色素含量,并分析小麦籽粒中维生素E含量与籽粒色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籽粒颜色品种(系)的VE含量和色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籽粒色素含量与总维生素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彩色小麦育种中可以用籽粒色素含量作为高维生素E品种(系)的一个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普通大豆品种(系)异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波法对吉林省26份普通大豆品种(系)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HPLC测定.建立了一种HPLC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异黄酮各异构体在50~1000μmol·L~(-1)范围内线性系数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0.9999;检出限为1.09~2.06 mg·L~(-1),定量限为3.25~6.46 mg·L~(-1);异黄酮各异构体同收率为97.11%~103.31%;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03%~4.32%.该方法线性范围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合于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得吉林省261份普通大豆品种(系)中的异黄酮含量范围1.46~4.97 mg·g~(-1),超过4 mg·g~(-1)的品种(系)有23个,占测定品种(系)总数的8.81%.  相似文献   

5.
用4个浓度的大豆多肽溶液预处理巴西蕉幼苗,经模拟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大豆多肽预处理降低了巴西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SOD、P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了巴西蕉幼苗的抗冷性,以0.5%的大豆多肽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明淹水逆境下水稻种子向胚芽供应葡萄糖能力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胚芽存活的关系,从而解析水稻芽苗期耐淹机理。【方法】以4个淹水耐性不同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长期淹水和湿润播种(对照)两个处理,分析种子和胚芽组织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种子α-淀粉酶活性、胚芽抗氧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胚芽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淹水胁迫下,淹水敏感材料中嘉8号(S1)和中嘉早17(S2)胚芽的葡萄糖含量、SOD、POD酶比蛋白活性在淹水72h后显著下降,表型上表现为胚芽生长停滞并出现死亡症状;而耐淹材料日本晴(T1)、耘两优玖48(T2)的胚芽中葡萄糖含量、SOD、POD的酶比蛋白活性在淹水96 h内保持稳定,胚芽持续伸长。对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分析表明,虽然短期淹水(0-48 h)能够增强所有4个材料的种子α-淀粉酶活性,但随淹水时间的延长(72-96h),仅耐淹的T1、T2保持α-淀粉酶高活性,其种子内的淀粉含量持续下降而葡萄糖含量不断增加,胚芽葡萄糖含量相对稳定;而淹水敏感材料S1、S2种子内的α-淀粉酶活性则分别在淹水72 h和48 h后下降,种子内淀粉含量相对稳定,但种子和...  相似文献   

7.
对同一玉米用3种不同型号粉碎机粉碎处理,用干燥法测定其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型号粉碎机粉碎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值有差异,使用FSD-100实验粉碎机粉碎样品测得的水分与JSFM-1粮食水分测试磨粉碎样品测得的水分比较接近;使用JXFM110锤式旋风磨粉碎样品测得的水分较低;后者比前两者测得的水分值低0.5%-1.5%左右。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大豆抗旱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大豆光合生理指标、抗旱生理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三个施氮量中,光合生理指标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抗旱生理指标除叶片相对含水量是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之外,其他如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17 g/hm2处理,以施氮量27 kg/hm2处理最低,施氮量72 kg/hm2处理比施氮量27 kg/hm2处理增产24.4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耕层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27 kg/hm2处理提高6.22%、24.26%及24.29%;随着施氮量增加,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磷含量、粗脂肪含量增加,117 g/hm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比27kg/hm2处理降低9.34%,磷含量及粗脂肪含量比27 kg/hm2处理提高29.25%及23.49%.总之,适当增施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代谢活性所造成的伤害,明显改善大豆的光合特性,提高了大豆的抗旱能力,进而提高了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大豆籽粒的粗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豆的品质,但施氮量不宜过高,否则对大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韵  任安祥  李双婷 《大豆科学》2007,26(5):784-786
应用编程全自动微波消化技术处理检测样品,样品和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少污染,样品消化完全,操作便捷,是一项全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筛选消化试剂的种类,优化消化仪编程和原子荧光仪器检测参数测定大豆中硒的含量,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为86.4%~107.6%.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吉林省500份大豆品种(系)中的低聚糖含量(干基).使用正相氨基柱分离、63%乙腈溶液洗脱、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以蔗糖、水苏糖和棉籽糖为标准品,加入乳糖为内标,计算大豆中低聚糖含量.蔗糖、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5%、100.34%和98.2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0.9996.测得500份大豆品种(系)中的低聚糖总量范围7.73%~13.46%,超过12%的品种(系)有49个.蔗糖含量范围3.42%~8.27%,棉籽糖含量范围0.41%~1.37%,水苏糖含量范嗣3.23%~4.87%.  相似文献   

11.
镍对大豆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明镍对大豆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效果,研究了0.5、1.0、1.5、3.0μmol/L的Ni2 处理大豆离体叶片,结果表明,大豆离体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叶绿素、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光苷肽(GSH)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明显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剧,丙二醛(MDA)含量和阴离子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明显升高.Ni2 处理能显著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了上述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剂AsA、GSH含量;使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下降,从而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镍能延缓大豆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2.
大豆胚芽中含有8%左右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能形成EPA和DHA的亚麻酸含量高。其大豆异黄酮含量为1%~3%,高于大豆子叶(豆瓣)中的10倍以上,是提取制备大豆异黄酮的好原料。而且还含有20%的低聚糖。将大豆胚芽进行系统开发,可研制出四种保健食品,可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衣剂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英会 《大豆科技》2009,(3):36-37,39
2006-2007年采用5种生产上不同类型种衣剂处理高油大豆品种垦农19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增加了株高和根瘤数,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并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影响不明显.各处理增产幅度2%~16%, 处理C(火秧灭2号)、D(施特灵)比对照分别增产16%、12%,其中处理C比对照增产显著.不同种衣剂处理蛋白质含量相差0.7个百分点,脂肪含量相差0.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大豆皂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对大豆制品中各类皂甙的定量分析是研究大豆皂甙药理作用的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差示折光(HPLC-dRI)检测法测定单糖链大豆皂甙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AM-303色谱柱(YMC,4.6 mm×250 mm,5μm),柱温40℃,合0.1%三氟乙酸的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mL min-1.Ba、Bb、Bd、Be、αg和βg分别在2.24~11.2、2.35~11.8、1.58~7.92、2.01~10.1、1.38~6.88和1.62~8.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5%、93.8%、94.1%、95.8%、93.4%和94.2%,RSD为3.22%、3.18%、4.01%、3.53%、4.07%和4.28%.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大豆皂甙样品中各类皂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镁对大豆叶片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和9703为材料,采用土培实验方法,设置不同的镁离子处理水平,研究五 叶期和盛花期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 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MP)和抗氧化酶( SOD、POD 和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五叶期时与镁离子浓度成正相关,盛花期时与镁离子浓度 负相关;在缺镁(0. 00mg/kg)条件下,大豆叶片的脯氨酸含量、MDA含量、质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 化物酶( POD)活性较其它处理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施镁则能显著降低大豆叶片的脯氨酸含量、MDA 含量和质膜透性,其中镁离子浓度60. 00mg/L的效果最好。3个大豆品种五叶期时脯氨酸和MDA含量较对照(0. 00mg/kg)降低1. 38%~22. 96%和12. 60%~44. 50% ,盛花期时则下降了11. 11% ~57. 90%和9. 87% ~71. 61%; 质膜透性五叶期时较对照下降了7. 19% ~38. 61% ,盛花期时则降低了21. 79%~46. 10%。SOD、POD和CAT对镁 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不同。大豆品种对镁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浙春3号对镁最为敏感,浙春2号次之, 9703对镁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6.
李雅晶  吴建阳  郑雅婷 《大豆科学》2012,31(1):112-114,118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微波提取温度、微波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大豆皂苷得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大豆皂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皂苷的较佳工艺为:微波处理时间30 min,微波处理温度40℃,料液比1∶5,提取3次。在上述条件下测得大豆皂苷得率8.11%;大豆皂苷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IC50值为222.7μg.mL-1。  相似文献   

17.
山东夏大豆品种的脂肪品质及其遗传改良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脂肪品质的优劣取决于不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的比例.为了解山东省夏大豆品种脂肪品质,探讨大豆脂肪品质的改良途径,本研究对727份山东省夏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夏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粗脂肪含量为13.9%~24.0%,其中硬脂酸占脂肪总量的1.6%~5.5%,平均3.3%;软脂酸为7.1%~14.5%,平均12.1%;油酸为14.2%~34.4%,平均21.6%;亚油酸为43.9%~61.4%,平均54.3%;亚麻酸为4.9%~13.6%,平均8.7%.通过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可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各种脂肪酸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9**~0.417**,利用其相关性可以有效改善大豆脂肪中不同脂肪酸的比例,提高大豆脂肪品质.脂肪酸与生育日数、株高、百粒重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95**~0.402**.利用这些相关性,通过农艺性状可间接选择必需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改良大豆的脂肪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脂氧酶完全缺失品系SI0162为母本,以α'-、α-、β-亚基完全缺失品系1003-44为父本,从后代中成功地获得了大豆脂氧酶及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材料。对双缺失材料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及组分等进行了测定,并与黑龙江省主栽品种黑河38进行比较,以探究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材料的相关品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双缺失材料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9.89%,与黑河38基本持平;脂肪平均含量为18.73%,比黑河38低1.79%;含硫氨基酸含量为1.45%,比黑河38高25.0%;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比黑河38高13.3%。观察表明双缺失的大豆种质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在含硫氨基酸及油酸含量等有益人类健康的成分上的变化符合育种目标,为培育食品加工专用大豆品种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黑土层厚度及心土培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恩俊  刘峰  高中超 《大豆科学》2012,31(2):266-269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典型岗地白浆土土层结构为基础,通过改变黑土层的厚度研究了心土层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并通过混施磷肥和钙肥,研究了心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黑土厚度的增加,大豆株高和产量显著增加,白浆土心土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很低,仅为4.7%;各心土培肥处理比心土混层增产9.7%~18.1%,比白浆土原状土壤增产16.0%~34.1%,土壤施磷后增加了Ca2-P、Ca8-P和Al-P的含量。因此,白浆土心混施钙磷肥对大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芽孢菌固态发酵降解豆粕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副产物脱脂豆粕粉为原料,通过芽孢菌发酵将其水解得到大豆肽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到降解豆粕能力较强的芽孢菌4株,编号CHDl2、CHDl6、CHD21和CHD27;以大豆肽含量作为固态发酵产物的评价指标,从4株芽孢菌出发,得到适宜固态发酵降解豆粕的菌株组合(CHDl6 CHD27);通过两个(L934)正交试验对该组合的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为其产物的大豆肽含量达23.9%,比优化前所得产物的大豆肽含量(14.1%)提高69.5%,比未经发酵处理的培养基中大豆肽含量(4.14%)提高约4.8倍,大豆肽得率达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