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旨在利用从山西省运城市国家级晋南牛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采集的2011—2021年564头晋南牛(公牛279头,母牛285头)共1 937条体重和体尺性状数据,对晋南牛初生、6、12、18、24月龄阶段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本研究运用ASREML软件中的REML算法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以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和性别为固定效应,估计晋南牛5个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对晋南牛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有着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季节和性别对晋南牛生长发育前期影响较小,对其生长发育后期有着较大影响。晋南牛初生至24月龄体重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22~0.35,体高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8~0.31,十字部高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7~0.43,体斜长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0~0.24,胸围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22~0.29,腹围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25~0.33,管围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6~0.56。晋南牛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性状均呈现出较强的遗传正相关和表型正相关。其中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的范围分别为0.37...  相似文献   

2.
三河牛成年母牛体尺体重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建立三河牛成年母牛体尺和体重性状遗传分析模型,估计群体遗传参数,为确立三河牛育种目标和制定选择指数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1997-2010年采集的内蒙古谢尔塔拉种牛场核心群4 491头三河牛48 946条体尺体重记录为研究材料,以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腹围、背高、十字部高、胸深、胸宽、腰角宽、坐骨宽、尻长、头长、额宽15个成母牛体尺体重性状为研究对象,使用DMU软件的AI-REML结合EM算法,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以母牛月龄为固定效应,场年季和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方差组分,计算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根据各性状育种值分析其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成年母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腹围、背高、十字部高、胸深、胸宽、腰角宽、坐骨宽、尻长、头长、额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73±0.02、0.58±0.02、0.43±0.03、0.51±0.02、0.41±0.03、0.51±0.03、0.60±0.03、0.69±0.03、0.55±0.03、0.26±0.02、0.28±0.03、0.17±0.02、0.21±0.02、0.69±0.03、0.55±0.03。成年母牛体尺体重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为-0.19~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30~0.93。体高、背高、十字部高3个体高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遗传相关系数为0.79~0.88,表型相关系数为0.76~0.93。与繁殖性能相关的体尺性状,如腰角宽、坐骨宽、尻长之间遗传相关较低(0.11~0.34),表型相关中等(0.50~0.83)。三河牛成年母牛体尺体重性状,总体上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与繁殖相关的体尺性状间遗传相关较低;而体躯结构类性状之间遗传相关较高。应进一步加强三河牛选育体系的建设,在各经济重要性状的遗传水平上取得稳定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河北省西门塔尔牛体重和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2015~2021年河北天和肉牛养殖有限公司266头西门塔尔牛的体重体尺性状为研究材料,包括体重性状及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等6个体尺性状,使用DMU软件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对体重、体尺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41、0.41、0.45、0.45、0.48、0.31和0.66。体重与体尺之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20(体高)~0.79(胸围),表型相关范围为0.14(十字部高)~0.23(胸围);体尺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70(腹围和管围)~0.92(体高和十字部高),表型相关范围为-0.10(腹围和管围)~0.94(体高和十字部高)。[结论]体重与体尺性状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体重及体尺性状间除管围外其他体尺性状间均呈较强的遗传正相关,在选育过程中加强对这些性状的选育,有利于提高西门塔尔牛的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疆褐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中体重、体尺之间相关和差异,该试验在巩留县、特克斯县和新源县测定6、12、18、24月龄新疆褐牛体尺、体重,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2月龄时,新源县新疆褐牛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特克斯县和巩留县(P<0.05);18月龄时,3个县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4月龄3个县新疆褐牛胸围和体重之间差异均显著(P <0.05),胸围和体重为依次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新褐牛牛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为0.987。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新疆褐牛犊牛生长发育规律,本文以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出生于2005—2016年的1—6月龄新疆褐牛犊牛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犊牛与母犊牛各体尺指标在1—6月龄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性别不同生长速度不同,公犊牛的生长速度大于母犊牛;新疆褐牛公犊牛和母犊牛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管围和胸围都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64和0.959。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选种选育以及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伊犁马体尺性状的影响及各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本研究利用新疆伊犁昭苏县2005-2014年年龄在1~11岁的伊犁马体尺性状的1 556条记录,对影响伊犁马体尺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并利用动物模型约束最大似然(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方法估计体尺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场、年龄和出生年度效应对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效应对伊犁马的体高、体长和管围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是对胸围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87、0.67、0.40和0.52;体长与胸围的遗传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93,体高与管围的表型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65;体高与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体长与胸围和管围分别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管围和胸围也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上述研究为伊犁马今后在遗传评定与遗传参数估计中设计合理的统计分析模型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非遗传因素对安格斯牛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影响和遗传参数估计,本研究利用SAS 8.1软件中的GLM程序分析了场、年度、季节、性别对安格斯牛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影响,并用DMU 9.2软件中的DMUAI模块对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除了季节对初生体重无显著影响外,场、年度、性别对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52、0.70、0.71、0.75、0.70、0.69、0.43,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各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范围为-0.26~0.95,体高和十字部高的遗传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95,表型相关系数范围为0.12~0.80,胸围和腹围的表型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80。上述研究结果为今后安格斯牛的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统计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新疆褐牛育成母牛(8~18月龄)体尺、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其不同月龄育成母牛体高(x_1)、十字部高(x_2)、体斜长(x_3)、胸围(x_4)、腹围(x_5)、管围(x_6)以及体重(y)等基本体尺和体重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育成母牛体尺体重随月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月龄生长发育速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尺绝对增长在14~16月龄有拐点,其中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管围8-18月龄有下降趋势,体高增长在14~16月龄下降明显;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与体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新疆褐牛育成母牛体重对体尺的回归模型为y=1.353 x_1+0.468 x_3+1.87 x_4+1.375x_5+4.290 x_6-546.452。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为研究新疆塔城种牛场新疆褐牛德系后代(德国瑞士褐牛冻精后代)与美系后代(美国瑞士褐牛后代)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差异。计算德系后代和美系后代不同月龄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各性状的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运用SAS对不同月龄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进行最小二乘分析,以及SPSS对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德系后代在生长发育性状上要优于美系后代,德系后代与美系后代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均存在强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通过引进外血来改善群体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疆褐牛母牛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并拟合其生长曲线。本研究收集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1 091头次1~18月龄新疆褐牛母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记录,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Brody、Bertalanffy 4种非线性模型对其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都很好(R20.860 0),通过比较各个性状的拟合度,Gompertz模型对新疆褐牛母牛体高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为0.999 3;Bertallanffy模型对体斜长和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分别为0.999 9、0.999 7;Brody模型对胸围和管围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分别为0.999 6、0.998 3。由Bertallanffy模型计算出新疆褐牛母牛的拐点月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4.91月龄和127.08 kg。新疆褐牛母牛在1~12月龄,特别是1~6月龄生长发育速度快,生长强度大,随着月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reveal the correlation of each traits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according to analysis body index data.2 794 Xinjiang Brown bulls were selected to measure body index and draw the growth curve of body weight during year 2010 to 2015 in Yili Zhaosu region.The body index was composed by body weight,body height,body length,chest circumference and canon circumference.All measured data were analyzed and validated underw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dy length of Xinjiang Brown bulls were grow fastely at the age 14 to 15 months;Body weight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other four measured body index (P<0.01).Of them,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chest circumference was the highest (r=0.796),and the lowest was with body length (r=0.163).The body weight regression estimate formula of Xinjiang Brown bulls was Y=-564.607-0.174X1+2.441X2+3.497X3-1.086X4,and the validation result implied this formula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ur work offers a good data basic for genetics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对新疆褐牛体尺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揭示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取2010~2015年间伊犁昭苏地区8~20月龄新疆褐牛公牛,共计2 794头,测定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指标数据,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并对新疆褐牛2010~2015年体尺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牛的体长在14~15月龄间增长较快;体重与所测4项体尺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为极显著(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系数最高(r=0.796),与体长的相关性系数最低(r=0.163);获得新疆褐牛公牛体重回归预测方程:Y=-564.607-0.174X1+2.441X2+3.497X3-1.086X4,经过验证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疆褐牛体尺性状指标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30头18月龄左右新疆褐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9.505%的7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尺指标尻长、腰角宽、髋宽、坐骨宽及体重的变异较大,选育潜力大;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腰角宽、髋宽等指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相关(P<0.05);从主成分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第1至第3主成分起主导作用的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体型外貌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尻部特征,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后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旨在设计利用不同信息来源的模型估计荷斯坦后备牛不同月龄体重性状的遗传参数。本研究于2014—2020年测定并收集了7 122头荷斯坦牛32 338条0~12月龄体重数据,分别利用系谱信息(linear mixed model with pedigree relationship matrix,LM_A)和系谱-基因组信息构建亲缘关系矩阵(linear mixed model with genotype-pedigree joint relationship matrix,LM_H),基于母体效应动物模型估计初生重,基于是否考虑初生重作为协变量的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2~12月龄各月龄体重遗传力,并利用双性状动物模型估计初生重与其它月龄体重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对于初生重,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LM_H方法的拟合程度显著优于LM_A方法,但两种方法估计的遗传参数相差不大: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30和0.32,母体遗传力分别为0.08和0.09,个体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64;对于2~12月龄体重,LM_A和LM_H两种方法估计的校正初生重后的各月龄体重遗传力分别为0.15~0.55和0.28~0.49,未校正初生重的各月龄体重遗传力分别为0.16~0.54和0.28~0.51。初生重与2、5月龄体重之间为高遗传相关(相关系数>0.6)。5月龄后,各月龄体重与初生重的遗传相关系数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而减小。相较于LM_A,LM_H方法更稳定,AIC值较小(即拟合优度较大),遗传参数标准误较小。综上,采用LM_H方法估计目标性状可获得更准确、更稳定的遗传参数。本研究为建立中国荷斯坦牛生长性状基因组选择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估计鲁中肉羊初生重、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参数,利用2018年上半年出生的611只鲁中肉羊的初生体尺体重数据,采用AI-REML (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借助DMU软件分析以产羔数为固定效应、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的多性状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胸深、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10、0.22、0.44、0.43、0.46和0.52,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为-0.517~0.773,表型相关为-0.197~0.503。说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和胸深为低遗传力性状,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为中等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新疆畜牧厅乌鲁木齐种牛场选择新疆褐牛 121 头,对其出生重、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与产奶性能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新疆褐牛的出生重、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的初生重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P相似文献   

17.
如皋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体尺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0~12周龄如皋鸡的体重生长规律及12周龄体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12周龄公母鸡间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鸡的体重整齐度较差;②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鸡体重生长模式(R2>0.996),其生长拐点在6~7周龄,如皋鸡成熟体重和生长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均为0.09,初生重估计值、平均生长速率、生长高峰周龄的遗传力分别为0.21、0.32、0.37;③用全同胞和半同胞2种遗传模型估计的体重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有明显差异。用全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明显高于母鸡(都是高遗传力),体重遗传力总体上随饲养周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随周龄增加母本效应越来越小,并且公鸡受母本效应的影响明显大于母鸡,用半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7周龄前小于母鸡,8~9周龄等于母鸡,10~12周龄大于母鸡;④12周龄体尺性状中除胸角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胫色显著黄于母鸡(P<0.05)外,其他性状均为公鸡极显著大于(红于)母鸡(P<0.01);⑤12周龄胸角与其它体尺性状表型相关都不显著(P>0.05),其余绝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⑥活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长、冠高、冠色、胫色、胸角、胸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53、0.11、0.64、0.92、0.42、0.16、0.15、0.52、0.25、0.16、0.40。  相似文献   

18.
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找到合理的新疆褐牛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方法]我们在塔城和昭苏选择了102头在放牧状态下饲养的新疆褐牛进行屠宰测定,对反映产肉性能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屠宰重、胴体重的相关极显著(P<0.01),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了体尺与胴体重的回归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为今后新疆褐牛品质选育提高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伊犁新褐种牛场和伊犁尼勒克县牧强新疆褐牛种畜场的牛群进行体型外貌鉴定,测定1~10岁纯种新疆褐牛和美国瑞士褐牛冻精冷配改良后代母牛关新F1、F2代的生长性能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新F1、F2代不同生长阶段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显著(P<0.05)或P<0.05的高于纯种新疆褐牛.[结论]美国瑞士褐牛优良基因对提高新疆褐牛体尺和体重等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