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为了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外 ,农业部门应紧紧围绕“良种、良法、减灾、增收”的指导思想 ,在如何提高科技含量 ,拓宽高产技术应用规模上下功夫 ,采取“抓项目、带全面” ,实行模式化管理的方法 ,全面实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水稻主要病虫草鼠防治技术模式作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稻高产夺丰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水稻生育期和病虫草鼠发生特点以及各地试验示范应用经验 ,力求适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特制定水稻主要病虫草鼠防治技术模式。一、种子消毒技术水稻播种前做到种子100%浸…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产环节较多,技术复杂,为确保水稻丰产丰收,从水稻育苗、插秧、本田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确定栽培技术标准,提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撒播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多年来,各地的试验、示范表明:早稻撒播不仅省工、省力、节省种了,而且增产显著。为了在我省迅速地推广这一先进技术,现根据我站及省内外多年求进行水稻撒播试验、示范的情况,将水稻撒播技术及其特点总结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毒病成灾重、发生面积大、防治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重。目前对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还局限在"治虫防病"上,对已经大面积暴发的水稻病毒病没有成功的防治经验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就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从水稻和病毒互作的生理生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策略,从防治角度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药剂的创制与田间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促进稻田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技术的应用,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落实"到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组,于12月8—9日在浙江宁波市举办了全国稻田天敌昆虫利用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21个水稻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水稻生产市、县和全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以及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邹乾仕  刘荣坪  张丕龙  罗佳 《江西植保》2010,33(4):179-180,184
AA级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优化应用,是确保安全、有效防控AA级水稻病虫发生危害,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恢复农田生态体系,保障农产品品质和食用安全的有效途径。奉新县是全省AA级水稻种植区之一,从2009年开始,该县在澡下镇澡下村实施AA级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优化应用示范,面积133.3hm2。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AA级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优化应用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加强水稻的栽培和水稻每个生育阶段的管理,是水稻优质高产的技术保障。根据水稻抽穗扬花期病虫危害和需肥、需水规律,阐述了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病虫防治和水肥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辅以科学、合理、安全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目前,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已在四川省稻区推广66.7 hm~2。该技术能实现增加水稻产量10%左右,每667 m~2可减少农药施用3~4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40%,稻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产的稻谷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稻纵卷叶螟防控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水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我国水稻纵卷叶螟主要有2种,即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ndinalis(Guenée)和稻显纹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exigua(Butler)。本文分别从生态学特性、测报技术和防控技术等方面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控要坚持"绿色植保"理念,推行无害化治理;且应在测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并配以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减药控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超级稻推广应用、气候因子的影响等,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为害加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连年暴发,螟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为了控制水稻病虫害暴发为害,进一步明确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研究,提高植保技术贡献率,确保水稻高产稳产,2009年应城市植保站在杂交中稻上开展减量用药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金华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与自然互利的环境管理中,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有害生物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本课题组从2008年开始与国内外有关科学家在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的丘陵稻田生态系统中开展了应用水稻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尝试,以期通过生态工程的方法降低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采用种植蜜源植物保育天敌、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控害虫、调整氮肥使用策略等措施,丰富稻田系统中节肢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种群数量,提高天敌对水稻害虫的控制能力,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稻田生态系统。通过该技术,农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该方法为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非化学方法控制水稻害虫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控害模式,自2014年开始,农业部已将该技术列为主推技术之一,在全国水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天柱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稻田生态安全。通过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国内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物、发生危害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为推进水稻、玉米、大豆生产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9月22—24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水稻、玉米、大豆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及作物健康增产技术培训班。来自河北、辽宁、江苏等13个水稻、玉米、大豆主产省、重点地县植保技术推广部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水稻纹枯病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连年大发生,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笔者通过对本区多年调查资料的分析,认为造成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的主要因子为7~8月降雨日数、氮肥施用量、水稻种植耕作制度、种植密度、防治技术到位情况等。据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水稻纹枯病的综合治理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选准药剂、加大用水量、提早防治。  相似文献   

16.
姜涛 《植物医生》2011,24(2):5-5
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年来在兴义市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水稻生产和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病的发生和为害,减少水稻损失,笔者现介绍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曲病在利川市发生较为普遍,尤其在阴槽田、冷浸烂泥田发生偏重,随着水稻品种结构调整,优质稻面积不断扩大,稻曲病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威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还会造成人畜中毒,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抓好水稻稻曲病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田间试验,以筛选安全、环保、防效好的农药品种,探讨最适施药时期,为稻曲病的大面积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杀虫双撒滴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好针对水稻螟虫迅速回升、猖獗为害的状况,各地开展了水稻螟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治螟药剂品种及剂型筛选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最近开发了18%杀虫双撒滴剂新剂型。1997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南方水稻主产...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凯里市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市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测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水稻  相似文献   

20.
水稻螟虫是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害虫种类之一, 其为害范围广,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且在我国主要稻区呈现逐年加重的发生趋势。本文重点以二化螟为例, 概述了近年来水稻螟虫发生与为害现状、抗药性演化、抗螟水稻种质资源挖掘与品种创制、水稻螟虫生理生化与毒理学研究及新型杀螟药剂研发、水稻螟虫寄生蜂资源及其利用、水稻螟虫生态调控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以期为深入了解我国水稻螟虫发生为害及其治理研究现状提供依据, 并为水稻螟虫的可持续控制与水稻绿色生产的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