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RM-6008型记录仪记录了绵羊在安静、进食、反刍和嗳气等状态下的食管、网胃和瘤胃的前背囊、后背盲囊、后腹盲囊、前腹囊的电活动及其先后次序。结果表明:食管电呈群集型,只在进食、嗳气和反刍时出现。在各种生理状态下,网胃电最先出现,波型随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差异。瘤胃电由第一次波(P波)和第二次波(S波)组成;P波开始于网胃电活动之后,出现频率与网胃电频率相同,其活动次序为,前背囊→后背囊→后腹盲囊→前腹囊,有时电活动止于后背盲囊;S波位于P波之后,其频率低于P波,且与进食和嗳气有关;进食时,S波出现频率最高,其活动次序是,前腹囊→后腹盲囊→后背盲囊→前背盲囊;嗳气时,S波活动次序是,后腹盲囊→后背盲囊→前背囊;安静和反刍时的活动次序与嗳气时相似。  相似文献   

2.
采用血管注射方法。观察了马属动物头56例,其中:马头33例、驴头14例、骡头9例。结果是:一、鼻腔粘膜血管:动脉有蝶腭动脉、筛动脉、腭唇动脉;鼻背动脉、鼻侧动脉和上唇动脉;静脉血全部汇入蝶腭静脉和蝶腭动脉伴行;鼻粘膜浅层毛细血管网、中层树枝状血管、深层是动脉和静脉(静脉丛、静脉网、树枝状静脉)。二、鼻旁窦粘膜血管:动脉有起于蝶腭动脉的鼻后外侧的动脉的分支、眶下动脉和颧动脉;静脉和上述动脉伴行;粘膜浅层是毛细血管网,深层是动、静脉的分支,有3种分支型(主干型分支、树枝状分支、平行分支)。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 (NO)作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的主要形式 ,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肺动脉高压和心衰的发生与 NO的代谢紊乱有关 ,有文献报道 NO可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增强舒张功能 ;也有人认为NO对心功能无影响 ,但 NO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和高血压的发生。内皮素是最强烈的血管收缩因子 ,两者由内皮细胞合成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与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中最重要的疾病是肺动脉高压和原发性高血压 [1,2 ]。病理状态下 ,由于血流切应力及血流搏动过强刺激血管内皮细胞 ,造成其功能失调 :血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笔者对黑线姬鼠和棕背(鼠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血液生理指标中,黑线姬鼠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细胞比容(HCT)比棕背(鼠平)高;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与棕背(鼠平)无明显差异;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量(PLT)则低于棕背(鼠平)。在血液生化指标中黑线姬鼠的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肝功(T-Bil)浓度高于棕背(鼠平);肌酐(Cre)浓度、肌酸激酶(CK)活性、白蛋白(ALB)含量无明显差异;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尿素(Urea)浓度则低于棕背(鼠平)。反映了黑线姬鼠和棕背(鼠平)在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大量的有关意识与自由意志的研究,研究者转向从自由意志入手研究意识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脑电生理实验研究发现,人类自由意志活动的脑电信息是从额叶皮层开始,传递到顶叶皮层,大脑才开始产生意识,因此开始盛行一种"自由意志并不存在"的观念流。此外在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启发下,将人的自我意识区分为行为上的我与感觉上的我,提出行我(action-self)与感我(senseself)的结构性模型的假设来表示意识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家蚕具有开放式的循环系统,各个器官直接沉浸在血液中.幼虫的背中线上有1条背血管,习惯上称之为心脏,背血管通过伸缩运动来提供动力以维持血液循环.家蚕的血液中则存在着很多细胞,即血球细胞.血球细胞在家蚕的代谢、变态以及免疫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与其生长发育及生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血球细胞又是由造血器官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血液中的血球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造血器官紧密附着在翅原基的内侧,解剖时很难明确地将两者分开,因此习惯上被统称为翅原基-造血器官复合体,共有4个.本文就家蚕幼虫血球的生成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4和胰岛素受体(IR)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试验以1、7、30、60、90和150日龄蓝塘和长白两品种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组织样品c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GLUT1和GLUT4 mRNA在不同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1~ 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1 mRNA表达存在相似的发育变化规律,在1日龄时相对表达丰度最高.2)1 ~ 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4 mRNA相对表达丰度随日龄呈波形式变化,变化速度和程度存在品种差异.1日龄和150日龄时蓝塘猪背最长肌GLUT4mRNA相对表达丰度低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而在其余日龄时高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3)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1和30日龄时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在7、60、90和15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日龄蓝塘和长白猪之间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骨骼肌GLUT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生理阶段存在差异,猪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在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与IR mRNA的表达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殖技术》2009,(10):36-37
显性成本:是指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水、电、煤、饲料,设备折旧等)、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运费、赔偿费等)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隐性成本:如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巨额成本增加信息和指令失真或不及时、效率低等.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因此被称为隐性成本.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是一种分泌型蛋白,作为脂蛋白脂酶(Lipoprteinlipase,LPL)的内源性抑制剂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等生理活动的调节,尤其对脂肪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开展ANGPTL4蛋白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分析对研究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动物食欲调控的神经生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动物摄食行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食物摄取的因素有非生理因素(环境等)、生理因素(感觉刺激、胃肠信号、循环因子和化学信号) 等(B.A.鲍曼.R.M.拉塞尔)。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 下丘脑既是动物的皮质植物性中枢,也是神经内分泌的中心,并与边缘系统有密切联系。下丘脑将调节内  相似文献   

11.
昆虫应激代谢产物——热休克蛋白及保护酶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宇晓 《广东蚕业》2000,34(1):55-58
一、应激代谢的概念应激代谢(stress metabolism)是指有机体在经历生理逆境(高温、低温、缺氧、病原或毒素侵染等理化及生物因子)时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是生物体抵抗有害因子,维持自身正常生理  相似文献   

12.
上接2003,342:96信息激素的电生理反应Schneider(1956、1957、1959)曾详细地研究了桑蚕雄虫触角对于性外激素(蚕醇)的电生理效应。他们用刚切下的一段触角,插入一个微小的、涂氯化银的电极,通过一个放大器连接到一个示波器上,记录下触角在受雌虫性外激素(及其他化合物)的作用下的作用电位。这个典型的反应就是触角电位图(Electroan-tennogram简称EAG),而其它的嗅觉刺激物或药品则引起不同形状的EAG。EAG的振幅和该引诱剂的浓度直接相关。当嗅觉刺激物是雌性蚕蛾性引诱剂的提取物时,在雄蛾触角中的电活性提高,但在雌蛾中则没有。当刺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红背■和棕背■血液正常生理指标参考值,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血液18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背■和棕背■血液生理指标有7项差异不显著(P0.05),有11项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红背■雄、雌间有12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有6项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棕背■雄、雌间有10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热休克蛋白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体在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合成的一组特殊的蛋白质.最早报道见于1962年,Ritossa观察到将果蝇幼体的饲养温度从25℃提高到30℃,经30 min后,其唾液腺多丝染色体上出现了特殊的"膨突"[1].1974年,Tissieres研究证实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温度升高增强了这一区域的基因转录,相应生成了一系列分子量为70 kDa和26 kDa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命名为热休克蛋白.随后的研究发现,有机体(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受到环境、生理或病理胁迫时诱导产生HSP的热休克应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2],而且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许多HSP也有组成型表达.HSP主要参与细胞内一些重要的生理活动,如蛋白质转位、折叠和装配.此外各种刺激因素诱导HSP的合成后,可稳定细胞结构,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相应适应能力如耐热、耐低温、抗感染、抗毒素等能力增加,因而目前对HSP的研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5.
风味香酱鹅     
(一)严格选料 选用重量在2千克以上的地产鹅为最好。  1.宰杀放血: 宰前将鹅放在圈内停食10~12小时,供水,然后逐个吊在宰杀台上,鹅头向下,两鹅脚向上交叉套入脚钩内,反剪双翅使其固定。操作人员用刀切颈放血,即切断三管(气管、血管、食管)把血放净摘除三管,刀口处不能有污血。  2.烫毛、拔毛: 宰杀后,趁鹅体温未散前,立即放入烫毛池或锅内浸烫,水温保持在65~68℃,水要充足,以拔掉背毛为准,浸烫时要不断地翻动,使鹅体受热均匀,特别头、脚要浸烫充分。拔毛时先拔掉大翅毛,要用手掌推去背毛,回手抓去尾毛,然后翻转鹅体,拔去胸腹部毛…  相似文献   

16.
江汉水牛头骨腔孔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水牛是现代农村重要的役使动物和肉食来源之一,因此科学家对水牛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水牛的解剖研究又是水牛研究中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对江汉水牛头骨腔孔进行解剖结构观察,为水牛的其它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江汉水牛为实验动物,观察了水牛头骨各个骨孔的形状、位置和骨孔所对应的神经、血管及其它组织的分布,并采用测量法对各个骨孔的直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水牛头骨上13个骨孔,且在这些骨孔内都有对应的血管、神经分布;各个骨孔的直径如下:眶上孔6.74 mm,眶下孔6.64 mm,枕骨大孔45.42 mm,颞翼眶圆孔5.33 mm,腭下孔7.85 mm,翼卵圆孔10.73 mm,颞关节后孔4.47mm,颈静脉孔9.87 mm,舌下神经孔9.05 mm,颞管孔14.46 mm,下颌孔6.28 mm,颏孔4.21 mm,筛孔3.37 mm.本研究结果对江汉水牛的骨孔及其所对应血管、神经和组织的集中归纳,为江汉水牛解剖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脉”是指脉搏动缓慢,有时停搏一次,但随即恢复正常的一种脉象。常见于老龄役畜,在患各种心脏病的马、骡尤为多见。结脉可能与现代兽医学所说的心脏期前收缩相吻合。心脏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其特点是提前发生心脏搏动。当心脏过早发生搏动时,往往代替下一个正常的搏动,于是下一个搏动的时间延长。有时由于心室充盈量过小,搏出的血量减少,使颌动脉和颈动脉(双凫脉)的脉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4和胰岛素受体(IR)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试验以1、7、30、60、90和150日龄蓝塘和长白两品种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组织样品c 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GLUT1和GLUT4 mRNA在不同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1~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1 mRNA表达存在相似的发育变化规律,在1日龄时相对表达丰度最高。2)1~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4 mRNA相对表达丰度随日龄呈波形式变化,变化速度和程度存在品种差异。1日龄和150日龄时蓝塘猪背最长肌GLUT4mRNA相对表达丰度低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而在其余日龄时高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3)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1和30日龄时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在7、60、90和15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日龄蓝塘和长白猪之间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骨骼肌GLUT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生理阶段存在差异,猪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在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与IR mRNA的表达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爬行动物的鳞片显微形态,应用扫描电镜对独龙江龙蜥(Japalura bapoensis)、草绿龙蜥(J.Flaviceps)、棕背树蜥(Calots emma)鳞片皮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蜥蜴鳞片均有感受器,草绿龙蜥上颌鳞具有3个感受器,其余位置只有1个,其余2种蜥蜴鳞片只有1个感受器。感受器形态均为凹窝中长有一根基部膨大的感觉毛,草绿龙蜥感觉毛为钉或纤毛,基部呈扁柱状;独龙江龙蜥感觉毛呈钉状,基部呈半椭球状;棕背树蜥感觉毛为毛钉状,基部为透镜状。感受器外围形态:草绿龙蜥呈蜂窝状结构,蜂窝边缘突起呈棘状;独龙江龙蜥呈蜂窝状结构,但边缘平滑;棕背树蜥呈鱼鳞状。说明3种蜥蜴鳞片显微特征都有差异,另外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与干旱、湿润、灌丛、针叶林、阔叶林、捕食环境等因素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辣椒素(Capsaicin)是一种刺激性并作用于血管的香草胺(8-甲基-N-香草基-6-酰胺)衍生物,存在于辣椒中。辣椒素对神经组织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除了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感觉冲动外,辣椒素还刺激外周神经末梢释放可以引起各种“局部效应器”活动的肽。由辣椒素刺激从外周传入神经末梢释放的肽中,有P物质神经肽A(Cneuiokinin A)、血管活性肠多肽和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这些释放的肽使局部组织发生下列变化:血流、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