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发菜荒地土壤和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微生物生态。结果表明,发菜荒地土壤主要肥力指标有机质含量高于麦田土壤,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土壤呼吸强度低于麦田土壤。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发菜生长所需的微生态环境及发菜生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人工培育发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青海和内蒙古生长发菜的土壤肥力及微生态环境。试验结果显示,发菜土中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均低于农田土,速效磷两地高于农田土,属中性贫瘠性土壤,表明在发菜人工培养中,应选择低氮、低钾、高磷的培养基。除此以外,发菜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少于农田土,内蒙古发菜土壤中亚硝酸细菌、固氮菌含量低于农田土,青海发菜土壤中亚硝酸细菌、固氮菌含量高于农田土,硝化细菌低于农田土,这揭示了发菜具有保持土壤肥力及固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并分析了发菜生长地的土壤剖面,对生长发菜和不生长发菜的表层土壤作了理化测试和分析:发菜生长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40%左右,是不生长发菜的40~50倍;全氮量是0.001%,比不生长发菜的低10倍;全磷量是0.078%,是不生长发菜的10倍;pH为7.5~8.4;发菜生物量与土壤全氮不相关而与全磷和有机质相关。  相似文献   

4.
发菜的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影响发菜生长和分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和综合分析。在人工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发菜生长所需要的适宜湿度、培养液的pH 值以及生长素NAA 对发菜生长的作用,同时,还对取自发菜自然分布区的不同土样进行了试验和讨论。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差大有利于发菜生长;在pH 值为8.0 ~9 .0 的环境中生长良好;NAA 对发菜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最适浓度范围在8 ×10 -6 左右。在上述适宜发菜生长的人工繁殖条件下,证明土壤培养的增长效果明显好于液体培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稳定化处理、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开展试验研究,探索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砷总量、砷形态及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呼吸强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CEC、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化处理并未显著降低土壤中总砷含量,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总砷含量。稳定化处理与淋洗处理使得土壤呼吸强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CEC、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生物修复使得土壤呼吸强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CEC、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有效微生物群在核桃楸育苗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有效微生物群(EM)对塑料大棚内核桃楸播种苗的生长和苗床土壤状况进行研究,调查了苗木的高和径生长,测量了苗木鲜重、干重、地上与地下部分干重比、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分析了苗床土壤中有机质、速效N、速效P等养分含量,容重、pH值等土壤理化性状,并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M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的养分含量,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可提高土壤呼吸强度,但是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发菜是藻类植物中蓝藻门念珠藻属中能食用的野生种。别名仙菜、净池毛。黑绿色,细长丝状,象一团乱糟糟的头发而得名。据科学分析,100范发菜中含有水分13.8克、蛋白质20.3克、碳水化合物57克、脂肪0.3克、铁200毫克、钙2560毫克、磷45毫克:其营养成分高于蛋类、肉类,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在新疆,自然生长的发菜生长速度缓慢,产量很低,已不能满足国内外需求。现在有人尝试人工栽培发菜。发菜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半坡地、山前冲积扇、台地及小山丘上,直至沙丘、沙漠之中。沼泽地、盐碱地和地势平坦、水流不畅、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很难生长。  相似文献   

8.
赣南地区是我国脐橙主产区,脐橙产业已经成为赣南地区的支柱产业,然而传统清耕果园土壤退化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当地脐橙产业的发展.采用生草盆栽试验,以裸露土壤为对照,比较各生草处理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根系生长状况、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相比裸露土壤,无分隔处理SC4和尼龙袋分隔处理SC3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脐橙根系生长发育、微生物数量、AWCD值和Shanon-Wiener、PD-Whole-tree指数,且尼龙袋分隔处理SC3中独有的OTU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草栽培有利于纽荷尔脐橙根系生长、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及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菜人工培养条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藻体长度增加作为量化指标,以自溶和解体作为质量指标,研究了在不同营养培养基、pH值、光照及初始接种长度条件下对发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培养基中营养元素的组成和配比相比,接种藻体初始长度、光照和pH值对发菜藻体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培养基中营养元素的组成和配比对发菜藻体生长影响显著。在朱浩然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法进行多因子比较试验以及生长发育分析(全文另发),建立了较为适合发菜生长的人工培养基。含氮培养液可能是发菜自溶和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益微生物菌剂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土壤矿质营养有效性等作用,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倍受重视.本研究以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复合微生物菌剂与不同水平的化学肥料配施作为育苗培养土的底肥,以番茄为试材进行育苗试验,测定了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育苗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研究了有益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能够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提高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这些效果与化学肥料的配施量有关;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合适室内培养发菜的营养条件和菜腐烂的原因,有助于发菜培养技术的完善.[方法]配制14种不同的营养液,在室内开放环境内培养发菜;通过对发菜表面粘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观察并统计菌落数.[结果]培养21 d出现发菜不同程度腐烂现象,其中发菜原产地土壤浸提液组、原产地羊粪浸提液组中发菜生物量的损失最少;发菜表面分离物培养后,有6~7个菌落,从外形看,初步分为两种;彻底除菌后的发菜藻丝体可放置(28℃)到14 d而不腐烂.[结论]羊粪浸提液和发菜原产地土壤提取液有助于发菜生物量的维持;发菜腐烂与湿热条件下的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密切相关;控制每1~2d给水一次的供水节律有利于发菜生命力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山区土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恢复及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贵州省晴隆县典型喀斯特地区采集荒地、耕地、退耕还草地、林草间作地和楸树林地的土壤样品,并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土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全磷含量退耕还草地最高,为0.95g/kg,有效磷含量耕地最高,为6.90 mg/kg,全氮、全钾、有机碳、碱解氮含量均是林草间地作最高,分别为4.61、1.19、54.98 g/kg和406.62mg/kg;速效钾含量楸树林地的最高,为179.5 mg/kg;土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为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楸树林地耕地荒地,微生物量氮含量为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楸树林地耕地荒地;与荒地相比,林草间作地和退耕还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提高2.46倍和2.02倍,林草间作地和退耕还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分别提高86.92%和77.07%。土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在土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或不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耕地林草间作地=楸树林地退耕还草地荒地,这种变化趋势与微生物总数的变化不一致。经相关性分析,土壤酶、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养分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于表征土壤质量。【结论】林草间作方式具有较高的土壤微生物活性,该土地利用方式能有效改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制度温室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连作8年黄瓜的温室土壤在采用不同栽培制度后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影响。【方法】利用盆栽方式进行连续4年不同栽培制度试验,采取常规的化学分析和选择性培养基方法分析不同栽培制度下各栽培茬口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成动态变化。【结果】采用不同栽培制度连续处理4年后,所有处理EC、pH、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均低于试验开始时本底值并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夏季填闲青蒜处理的EC、pH、全氮、速效氮、速效磷与对照差异显著。夏季填闲青蒜和轮作的栽培制度在第2、3年均显著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的组成,增加了B/F值,降低了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了秋冬茬黄瓜产量。【结论】夏季填闲青蒜和轮作栽培制度能够连续4年持续改善连作土壤的质量,对连作土壤有一定修复效果,但这种效果随着处理年限的延长呈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对喀斯特4种植被类型(草丛-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 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土壤呼吸强度(BR)以及代谢熵(qCO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代谢熵在4种植被类型和季节之间差异显著,而土壤呼吸强度差异不明显.土壤微...  相似文献   

15.
红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理化性状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和生物化学性状的变化,以期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pH值为6.62,大于菜地、桔园、荒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除了菜地速效氮含量25.66 mg/kg略低于荒地27.12 mg/kg外,全N、速效N、全P、速效P、有机质、速效K的变化均表现为桔园最高,荒地最低,稻田、菜地介于两者之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脱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转化酶4种酶活性差异显著,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的变化均表现为桔园〉耕地(稻田、菜地)〉荒地,转化酶活性桔园〉菜地〉荒地〉稻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生物化学性状有显著不同。桔园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酶活性、呼吸强度均较该地区耕地(水田、旱地)和荒地高。但若继续在耕地上施用化肥意欲提高土壤各项功能,可能不是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湿地基质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土壤培养和污水模拟试验相结合,选择4种基质研究其微生物活性变化及其对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子/土壤/泥炭的混合物,土壤/砂子的混合物,土壤和砂子的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基础呼吸和酶活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微生物活性的大小顺序是:砂子/土壤/泥炭混合物>土壤>土壤/砂子混合物>砂子.基质微生物活性受其碳含量影响并与碳含量呈正相关.氮去除量与基质微生物活性有关,并与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基础呼吸呈显著正相关(P<0.05).微生物活性可以作为反映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发菜细胞进行连续培养,并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下发菜生长存活状况,结果表明:(1)pH值变化对发菜细胞的生长存活具有重要作用;(2)发菜细胞在无氮培养基上也能正常生长;(3)在适宜条件下,发菜能够耐受高水分的环境;(4)游离的发菜细胞比包裹在胶鞘中的发菜细胞具有更好的生长分裂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发菜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菜是一种固氮陆生蓝藻,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围绕发菜资源基础研究和保护开发的应用研究已广泛开展.对近年来发菜人工培养的研究,从培养方式、培养基类型、环境因子、植物生长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促进发菜生长速度为目的,通过沙培发菜,研究了不同营养液对发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浇灌在BG11营养液基础上分别添加0.5g·L-1 MgSO4、0.5g·L-1 KH2PO4、0.5g·L-1 GABA配制的营养液及BG11(CK)共4种营养液进行处理,分析测定17种常见氨基酸含量和发菜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培养34d后,添加Mg2+和GABA处理的发菜生长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20%和42.05%;与对照相比,添加PO43-处理的发菜生长速率降低了28.54%;但添加Mg2+、PO43-和GABA处理的发菜氨基酸总含量均高于对照。由此表明,适当的人工培养条件能够促进发菜生长,改善发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方地区红壤地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迁移规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典型流域迤者小流域为试验区,对灌草林、坡耕地、荒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位处土壤剖面土壤养分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均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对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灌草林〉坡耕地〉荒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有机质含量为:荒地〉灌草林〉坡耕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影响程度为:全磷〉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氮含量与坡位呈显著线性相关,碱解氮含量与坡位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速效磷、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养分之间有相互的影响,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和碱解氮之间呈显著和较显著的影响。【结论】南方红壤坡地中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运移规律为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养分含量,整体随坡位的下降而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