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目的:探讨CA125检测在卵巢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75例恶性卵巢肿瘤(包括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62例.非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13例)、1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盆腔结缔组织炎、96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3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及52例健康女性的血清CA125值.并结合其临床表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值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和非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血清CA125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CA125的表达与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期、化疗疗效密切相关(P〈0.01)。结论,血清CA125作为卵巢肿瘤标记物的重要指标,应在其诊断及治疗中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检测联合胸膜活检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5例及良性胸腔积液25例,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胸腔积液CEA、CA153及胸膜活检的结果。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的CEA、CA153含量均高于良性胸腔积液者(P〈0.01);CEA联合CA153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8.0%,优于单项CEA、CA153检测。当CEA、CA153检测联合胸膜活检时,其阳性诊断率为91.4%,明显高于CEA结合CA153检测的阳性诊断率(71.4%)(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CA153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较高,可作为良好的筛选指标。胸腔积液CEA、CA153检测联合胸膜活检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AFS各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腹腔液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异位症组)血清、腹腔液的CA125和EMAb.同时检测12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EMAb并作比较。结果:内膜异位症组血清中的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同AFS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125水平或EMAb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Ⅰ期(或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Ⅰ期和Ⅱ期(或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和EMAb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办法对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其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II、IV期组明显高于I期、Ⅱ期组(P〈0.05),术后6个月复发者血清CA125水平较术后1个月增高。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和复发监测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乌司他丁组)和B组(对照组)各20倒。A组在术前1天、术中和术后第1~3天给予2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B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天测定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术后第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ALT和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后TBIL、ALB无明显变化(P〉0.05)。术毕及术后第1天B组患者Cor和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后Cor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其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应激反应.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19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8例中CK19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CK19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一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与其他非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基因mRNA在有淋巴转移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1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明显增加且与转移有关,提示CK19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肿瘤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3)予健脾补肾祛风法治疗.对照组(n=45)予芬必得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以及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C3)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的例敷为5、16、2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则分别为1、9、2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指教、关节压痛指教、关节肿胀指教、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功能障碍指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及15m步行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C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ESR、RF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SR、RF、C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CRP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祛风法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氨基酸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抗癫痫的机制。方法:应用SP法研究戊四氮致癫痫大鼠和褪黑素抗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酸受体ξ1(N—methyl—D-aspartaterecepterξ1,NMDAξ1)和γ-氨基丁酸受体Aα1(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eral,GABAARα1)的变化。结果:海马NMDAξ1的表达在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明显低于戊四氮致癫痈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GABAARα1的表达在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明显高于戊四氮致癫痫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NMDAξ1和激活诲马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GABAARα1的活性与表达,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抑制癫痫的形成及发展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甲胎蛋白(AFP)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41例胆管细胞癌、42例肝细胞癌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中CEA、CA199和AFP水平。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FP则低于肝细胞癌组,而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中,肝细胞癌的AFP阳性检出率最高(73.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联合检测(76.2%)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的单项检测以CA199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0.9%),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5.1%)又明显高于CA199的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和AFP有助于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与官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中TGF β1蛋白表达,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TGF β1在官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5%(2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20)(P〈0.01)。TGF β1的阳性表达率随官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TGF 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TGF β1的过度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1).两组分别给予依替膦酸钠和阿法D3治疗,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经颅多普勒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和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29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颈椎矢状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除C4推体密度无明显变化外,余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但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和经颅多普勒对该病的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ABCA1基因1883M多态性在广西汉族和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采用PCR-RFLP技术对121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壮族人的ABCA1基因1883M位点A—G(Ile883Met)进行检测分析,发现A15(2A1基因1883M基因型频率在汉族分别为:II=0.074。IM=0.380,MM=0.545;壮族分别为:II=0.130。IM=0.350,MM=0.520;两组人群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德国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ABCA1基因1883M位点多态性在汉族与壮族中的分布可能没有差异。而有别于西方人种,暗示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该数据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心电图(EC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均已除外原有心脏病史的390例ACVA患者.对其病情、ECG及预后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390例ACVA患者中,发现有ECG异常者106例(33.1%),ECG异常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62.5%)〉急性脑出血(CH)组(50.8%)〉脑梗死(CI)组(12.9%),SAH组及CH组ECG异常率与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VA伴ECG异常较不合并ECG异常的病死率明显增高(41.5%vs5.6%.P〈0.01);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ST-T改变。病情越重越易出现心电图异常(P〈0.05~0.01)。结论:临床应重观ACVA患者的ECG改变,加强心脏功能监测.加强治疗.这对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米普利2.5mg/d)与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2组均加用美托洛尔50mg,q12h,连用8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肌酐和尿蛋白等。结果:2组在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在血压达标情况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血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雷米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明显大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P〈0.01)。结论:雷米普利对CRF的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在降低蛋白尿的程度上明显强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丹红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丹红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丁咯地尔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都应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选择51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和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丹红组和对照组均比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丹红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增加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脑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脑康(PENTAL)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丹参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口服心脑康200mg,每天3次。疗程为20~30d。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缺损积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Ⅷ因子相关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抗原及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则明显升高,且患者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值、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只是在神经缺损积分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其它指标则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心脑康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麻醉处理。方法:终末期肝病患者24例,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在无肝期P脚、MAP、CV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在新肝期即刻PAWP、MPAP、CV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AP下降(P〈0.01);术毕PAWP(P〈0.05)及MPAP(P〈0.01)继续维持较高水平;CA)在无肝期30min和新肝期即刻时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发生于无肝期和新肝早期。此期间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酸、补钙、补充促凝药物等措施,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病情转归。方法将120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口服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安慰剂每日1次,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慢性重症肝炎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P〉0.05);两组的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治愈58例,好转1例,发展为重症肝炎1例(1.7%);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12例,发展为重症肝炎8例(13.3%),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且治疗组重症肝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病毒量,促进胆红索下降,降低ALT,改善肝功能,对降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应用丙泊酚。结果观察组使用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7.40±13.67)vs(160.86±14.12)mg,P<0.01],两组受术者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松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587.3510例,P〈0.01),观察组的人流综合征及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则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丙泊酚和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有效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早期股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50例、正常健康人群35例。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实时跟踪描记股总动脉运动轨迹,记录各指标,包括内中膜厚度(IMT)、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脉搏波速度(PWVβ)等,所得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参数比较:高血压组Eρ、β、PWV8均升高(P〈0.01);AC降低(P〈0.01);两组间Ds-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中有15例局限性IMT〉0.9mm,对照组中有10例局限性IMT〉0.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准确定量评价高血压早期股动脉病变,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