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197-198
贵州农经网农产品价格数据从2000年开始采集,至今已有19年了,采集方式主要通过信息员人工采集,可以说积累了庞大的价格数据。随着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价格数据有了更多的采集方法,价格数据也有了更多的应用展示。数据只有应用才能发挥价值,但贵州农经网的价格数据在采集和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价格数据的价值,提出在价格数据采集中要尽量避免人工干扰,采集有价值的价格数据,要应用新媒体采集价格数据,用产品化思维用好价格数据,要在全省脱贫攻坚中发挥价格数据的作用,最后要扩大价格数据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2.
真实完备的数据潜在着许多规律,让数据发挥最大作用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老百姓是发展大数据的宗旨。贵州农经网力求实现农产品价格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对农产品价格大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本文阐述了对农产品价格信息进行有效监测和分析的意义,分析了贵州农经网开展农产品大数据分析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大数据与农产品价格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贵州农经云作为贵州7+N朵云之一,所涵盖的"三农"信息数据非常丰富,这些"三农"数据共享在云端,极大地丰富了"三农"信息服务内容,也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三农"信息服务需求。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适应农业大数据时代,正在进行的贵州农经云2.0版的升级,在农产品价格数据上,不能再满足人工采集的农产品价格小数据,而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价格采集大数据;在全省业务管理上,能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评分与采集费用自动匹配,数据实时更新;能为全省提供信息服务产品,直接用于当地"三农"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78-179
信息服务要有产品思维,信息就会发挥其价值。贵州农经网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有19年了,贵州农经网在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产品。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特别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贵州农经网为"三农"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也要有新的变化。以贵州农经网为"三农"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分析,得出作为"三农"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一要真实可信;二要贴近需求,三要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79-181
近年来,如何顺应形势变化要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成为贵州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精准扶贫的特点和要求,表明扶贫模式已从"小扶贫"向"大扶贫"转变,扶贫理念已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方式已由"漫灌"向"滴灌"转变。围绕"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行动,结合近年来贵州农经网助力精准脱贫的实践,提出探索和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农经网应用服务机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简薇薇  贾峰 《农技服务》2009,26(4):148-149
综述了信息技术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对贵州农经网服务贵州"三农"作了相应分析,并对贵州农经网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80-281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如何将信息,尤其是"三农"信息运用于新媒体,从贵州农经网提供的"三农"服务信息入手,浅谈"三农"信息在新媒体中的应用。贵州农经网从成立以来就自立于"三农"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贵州农经网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三农"信息运用于新媒体。最后得出结论,"三农"信息要运用于新媒体,先要让信息服务对象更精准,要让信息内容更有吸引力,要让信息发挥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农经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业务的新需求,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研发了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服务系统,搭建了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并应用于农经信息服务实践当中。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的优势,介绍了贵州农经网微信公众服务系统的开发,及服务平台的构建,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具体应用效果,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措施,展望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农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为贵州省"三农"专业门户,贵州农经网近年来牢牢抓住国家和贵州省脱贫攻坚及大数据发展战略机遇,坚守公益暖心助农,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为农服务形式,在开展为农服务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探索和积累一定经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贵州农经网也将迎来新时期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通过精细筹备,贵州农经网成功举办"贵州省首届名特优新农产品网上展示展销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农业办、省农业厅、省气象局等15个省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举办的"贵州省首届名特优新农产品网上展示展销会"经过1年的网上展示展销,于2003年11月30日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1.
广东持续完善农业预警体系建设与应用,推进了与国家对接的监测预警病虫害和农业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升了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监测,完善了省级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监测,形成以广东省农业厅"菜篮子"农产品价格和广东省发改委重点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信息发布机制,初步建成全省农产品市场价格趋势监测和预警体系。广东研究农业预警体系领域集中在监测与预警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产地环境等实际操作应用技术,仅有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较少省级科研院所有文献报道广东农产品价格、产业风险预警机制等涉及农业预警体系的相关研究,农业预警体系的科研研究工作有待强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度推进和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呈加大趋势,作为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农产品价格保险被创新和试点,但农产品价格保险大规模推广应用面临着保险产品设计中保障价格设定依据和保险巨额赔付风险分散两大困境,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转移风险功能可以有效地破解农产品价格保险推广面临的这两大难题,中国也开始了基于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的设计与风险分散的探索与试点,并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模式和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基于1 009份贵州山区种植业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贵州山区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态度、土地入股程度、订单生产程度、技术培训程度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等9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创新销售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10月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调整改进"黄  相似文献   

15.
蔬菜等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影响到市场稳定与居民消费,影响到生产发展与农民收入,也影响到政府宏观决策。总体上看,当前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及媒体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厘清。中国已逐步进入农产品的高价格时代,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成本变动、粮食基础价格不断抬高、农产品价格与石油价格联动、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联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管理部门与媒体应理性对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但当前政府的宏观调控滞后和媒体的过度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保证城市消费的利益,更要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减少农民在价格波动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价格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用地流转现状,指出确定公开公平、统一标准的流转价格,是建立农用地流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进一步提出农用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可以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相对完善的城镇国有土地地价管理经验,构建农用地地价管理体系和农用地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蔬菜瓜果上市旺季,广东、海南的芒果、菠萝,云南、贵州的部分蔬菜,江苏等地的甜瓜等相继出现"卖难",一方面鲜活农产品为何在产地"没人要",另一方面城里的菜市场上价格却不便宜。如何在生产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减少市场剧烈波动影响?记者日前专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三大症结:产业链条不健全,产销信息不对称,管理体制不完善唐珂说,农产品市场波动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吴华夏 《新农业》2012,(8):49-50
2009年至今,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为频繁,"过山车"式的价格异动频频出现,网络大量涌现出与农产品相关的流行词汇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火箭蛋"等等。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对农业市场监测和预警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3月26日至27日,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会议在洛阳召开.会议总结了200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市场信息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今年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业市场信息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农产品蔬菜、肉类和禽蛋等价格波动频繁,不仅影响了居民正常的饮食消费,同时也加剧了农户与经营者的市场风险。基于南京市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蔬菜、猪肉、鸡肉和鸡蛋的价格数据,运用Census X12方法和HP滤波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分解,研究影响其价格波动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为季节波动和不规则波动。为了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或重大事件的应急保供能力,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应从生产基地的建设、对外埠基地的调控、物流水平的提高以及应急保供系统的完善等4个方面出发,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