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中原熟,天下足。作为产粮大省,河南已经连续12年粮食产粮超过了千亿斤。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河南正从"中原粮仓""产粮大省"迈向"农业科技强省",努力守住并打好这张"科技王牌"。  相似文献   

3.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灾害频发影响了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河南省建设农作物品种数据库,是建立河南省农业应急智库平台的前提和保障,是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盐城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市、江苏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实施"两藏"战略、提升粮食产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旨在分析盐城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优势及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宋虎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将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抓好‘三夏’生产,打牢丰收基础,推进‘藏  相似文献   

6.
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库"和"藏粮于科技"战略,其实,从粮食与水的关系来看,"藏粮于水"战略需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水"是指通过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升粮食生  相似文献   

7.
<正>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库"和"藏粮于科技"战略,其实,从粮食与水的关系来看,"藏粮于水"战略需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水"是指通过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升粮食生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与河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6%,农业产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9%,高于全国15.4%的平均水平。2002年粮、棉、油、肉的生产总量均居全国前两位。由于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农业资源少,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加之农业科技水平低和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原熟,天下足"已经被国人认可,据相关部门统计,河南小麦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国家粮仓""国人厨房"的美誉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这片盛产粮食的热土。但是,作为农业生产重要因素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近些年却频频出现不和谐的事件,假冒伪劣农资案件不断出现,给河南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挑战和隐患。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陈慧刘红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素有"中国小麦看河南"的美誉。现在距麦收还有十多天时间,我省"三夏"生产进入倒计时。5月14日召开的全省"三夏"生产工作会议全面分析研判今年夏粮生产形势,统筹安排部署"三夏"生产、夏粮收购、秸秆禁烧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幕阜山片区是湖北省精准扶贫四大主战场之一,介绍了全国与湖北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概况,以及湖北省幕阜山片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战略下,该片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既是全国人口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多年来河南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1/13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业人员素养的现代化。如何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尽快培育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促进河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河南省农民教育培训需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河南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广袤田野里涌现出一个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黑科技",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扛稳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尤其是小麦生产,面积、总产、单产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2020年,河南小麦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325.62亿kg,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1/4以上,再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河南贡献。一、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是播种环节因旋耕与秸秆还田地块镇压不实导致小麦出苗率低,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粮食"产量高、库存高、成本高,进口多,价格低"的农业发展新常态下,国家适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战略,推动农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进粮食稳产、提质增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藏粮于技"战略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藏粮于人、藏粮于研、藏粮于物、藏粮于机、藏粮于网",均为"藏粮于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的监督,为粮食的安全通过保障。同时要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进一步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在技术措施上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策略,保证粮食安全,以粮食安全发挥多功能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粮食大省,2021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654亿kg,是当之无愧的"国人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是河南的政治任务,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粮食生产要进一步厘清优势和弱项,做好"八大抓手"工作,强力推进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国家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棉、油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应覆盖河南,进而凸显农业大省的地位,对有效拉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河南省棉花、大豆生产情况(一)棉花生产情况河南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棉花生产大省,由于自然生态条件适宜棉花生产,产业优势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棉花发展的优势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问:2016年的农业工作重点是什么?刘宗林:大力推进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强支撑,确保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稳步改善。问:如何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刘宗林:一是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要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粮食生产大省、人口大省,农作物复种指数高,中低产田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基础地力不足以支撑国家对河南粮食生产的要求,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化肥的大量投入。但过量、盲目地投入化肥在支撑农业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化肥使用状况(一)全国化肥使用状况人多、地少、耕地质量差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