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利用塔罗科血橙资源,研究乳酸-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果胶工艺,考查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pH、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5,提取液pH 2,超声波时间50min,超声波功率280W的条件下,其果胶的产率为30.53%,产品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76%,脂化度为72.49%,含水率为8.01%,总灰分为3.25%,酸不溶灰分为0.26%。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利用塔罗科血橙资源,研究乳酸-超声波提取血橙皮中的果胶工艺,考查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pH、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5,提取液pH 2,超声波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280 W的条件下,其果胶的产率为30.53%,产品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76%,脂化度为72.49%,含水率为8.01%,总灰分为3.25%,酸不溶灰分为0.26%.  相似文献   

3.
超滤浓缩果胶的喷雾干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滤浓缩果胶液为试材,采用小型离心式喷雾干燥设备进行果胶的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中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及浓度,对果胶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依次为进风温度〉进料浓度〉进料速度。  相似文献   

4.
苹果皮中果胶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维 《湖北农业科学》2016,(8):2074-2076
果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运用广泛,提取苹果皮中果胶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酸萃取法、草酸铵提取法等,而单一的提取法不能使苹果皮中果胶最大量地溶出来,且果胶纯度不高。研究了盐析法提取苹果皮中果胶的主要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3(g∶m L),p H 2.0,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85℃,在此条件下测得苹果皮果胶提取率达13.98%。  相似文献   

5.
缺钙下枳根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壁果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枳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钙(1.23 mmol/L)和缺钙(0 mmol/L)2个处理进行水培试验。结果显示,缺钙处理会使枳根生物量和细胞壁的提取率下降,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分别下降31.96%、71.27%、 35.91%、 45.70%。并且,缺钙导致砧木总钙、细胞壁钙、螯合态果胶钙和碱溶态果胶钙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根系细胞壁螯合态果胶和碱溶态果胶含量分别下降35.16%、40.51%。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发现,缺钙对根系细胞壁纤维素的结晶度影响不大。因此,缺钙条件下根系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降低以及细胞壁果胶含量的大幅度下降,造成了细胞壁丧失抵御钙胁迫的能力,导致细胞壁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进而严重阻碍了枳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细胞壁酶活性与甜橙果实质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在中亚热带生态类型的江安罗伯逊脐橙和伏令夏橙果实生长发育全过程中的果胶甲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与果胶、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HC)、木质素(lignin)等果实质地成分的相关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PE、PG和Cx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同种类甜橙的PE、PG活性都以成熟期为转折点;随着PG和PE两种酶活性的增加,果胶物质分解,果实硬度下降,Cx活性对细胞壁中难溶态半纤维素含量影响最大;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进程,果实内木质素的含量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热处理可能诱导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物的理论,研究了热水萃取温度对香蕉汁澄清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色泽的影响。结果发现,热水温度对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性聚合物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5℃的热水萃取诱导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物的能力最强,获得香蕉汁的澄清度最高,其透光率(660 nm)接近90%;75℃热水萃取获得的香蕉汁的果胶和蛋白含量最低,分别低于每100 ml 香蕉汁7.3和12.9 mg。由于香蕉果肉中 PPO耐热性强,75℃的热水萃取难以将其完全失活,为防止在香蕉果肉中的 PPO在香蕉汁打浆期间引起酶促褐变,需添加0.05%的 L-半胱氨酸或抗坏血酸进行护色。  相似文献   

8.
基于热处理可能诱导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物的理论,研究了热水萃取温度对香蕉汁澄清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色泽的影响。结果发现,热水温度对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性聚合物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5℃的热水萃取诱导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物的能力最强,获得香蕉汁的澄清度最高,其透光率(660nm)接近90%;75℃热水萃取获得的香蕉汁的果胶和蛋白含量最低,分别低于每员园园皂蕴香蕉汁7.3和12.9mg。由于香蕉果肉中PPO耐热性强,75℃的热水萃取难以将其完全失活,为防止在香蕉果肉中的PPO在香蕉汁打浆期间引起酶促褐变,需添加0.05%的L-半胱氨酸或抗坏血酸进行护色。  相似文献   

9.
基于热处理可能诱导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物的理论,研究了热水萃取温度对香蕉汁澄清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色泽的影响。结果发现,热水温度对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性聚合物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5℃的热水萃取诱导香蕉果肉中果胶和蛋白质形成水不溶物的能力最强,获得香蕉汁的澄清度最高,其透光率(660 nm)接近90%;75℃热水萃取获得的香蕉汁的果胶和蛋白含量最低,分别低于每100 ml香蕉汁7.3和12.9mg。由于香蕉果肉中PPO耐热性强,75℃的热水萃取难以将其完全失活,为防止在香蕉果肉中的PPO在香蕉汁打浆期间引起酶促褐变,需添加0.05%的L-半胱氨酸或抗坏血酸进行护色。  相似文献   

10.
方榕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3,(11):123-124,132
以枇杷果渣、高酯果胶为主要原料,研究枇杷果胶软糖的制取工艺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枇杷果胶软糖最佳抗氧化剂组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枇杷果胶软糖产品配方。结果表明:0.1%焦亚硫酸钠和0.15%D-异抗坏血酸钠作为枇杷果胶软糖抗氧化剂;1.5%高酯果胶作为胶凝剂;最佳配方比例:35%枇杷渣、65%白砂糖、0.3%柠檬酸。  相似文献   

11.
以雪花梨皮为试材,研究了酸水解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果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适宜提取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8℃、提取液pH 1.2、提取2h,此时果胶得率为5.74%。经检测,梨皮果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33%、pH 3.70,酯化度70.59%,果胶色泽为:L*=56.06、a*=1.25、b*=8.12,果胶的凝胶强度受果胶含量和蔗糖添加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对酶法和碱法制备的低甲氧基果胶[LMP]的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粘均分子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碱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发生了β-消去反应,使果胶大分子中部分半乳糖醛酸分子解离,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粘均分子量偏低: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高于碱法,说明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能克服碱法制备上艺中的β-消去反应,果胶分子量高.  相似文献   

13.
戴玉锦  张筱娟  王凤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32-2732,2744
在柚皮果胶提取中,对醇析法和盐析法2种沉淀方法及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醇析法分离沉淀柚皮果胶的最佳条件是:乙醇终浓度60%,果胶提取液pH值1.5,醇析温度5℃,醇析静置4 h,果胶得率为20.93%.用盐析法分离沉淀柚皮果胶的最佳条件是:Al2(SO4)3饱和溶液∶果胶提取液=1∶1,果胶提取液pH值5.5,盐析温度45℃,盐析静置1 h,果胶得率为20.33%.  相似文献   

14.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对酶法和碱法制备的低甲氧基果胶[LMP]的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粘均分子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碱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发生了β-消去反应,使果胶大分子中部分半乳糖醛酸分子解离,果胶提取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粘均分子量偏低: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高于碱法,说明酶法制备低甲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溶藻细菌分离筛选难的问题,试验以果胶为唯一碳源来分离溶藻菌,然后将分离到的菌株和试验室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进行溶藻试验,并将溶藻效果与果胶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细菌溶藻与细菌的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分离到的5株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溶藻特性,试验第1天就出现菌胶膜包裹微囊藻下沉黄化的想象,5株菌具最佳溶藻效果时的菌液藻液体积比w01>w03=w05>w04>w02;达最佳降解效果的时间w05>w04>w01=w02>w03;持续抑藻时间w04>w05>w01>w02>w03;果胶酶活性w04>w01>w03>w02=w05。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以有效分离到溶藻细菌,但细菌的溶藻效果与果胶酶活性之间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黄冠梨果实Ca和果胶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套袋的方法,研究套袋黄冠梨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化,分析套袋黄冠梨果实成熟过程中Ca和果胶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套袋显著降低果皮中Ca含量,对果肉中的Ca含量影响不显著。同时,套袋降低了果皮中醇不溶性物质(AIS)含量及其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对果肉中果胶含量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黄冠梨果实中Ca含量与AIS含量和原果胶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套袋导致果皮果胶含量的降低,很可能是套袋降低果皮Ca含量的重要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波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皮为原料,用微波-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确定微波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浸提液pH值是影响果胶得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微波时间对果胶得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料液比和微波功率的影响表现为不显著.确定了微波法提取柚皮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浸提液pH值1.5,微波时间6min,料液比1:18,微波功率448W.浸提液经95%乙醇沉淀、过滤,滤渣经过反复洗涤、过滤,在60℃下干燥得果胶,果胶得率5.20%.  相似文献   

18.
以香蕉皮作为原料,对果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探讨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料液比等因素对香蕉皮中果胶提取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香蕉皮中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5℃、pH 1.5、料液比1:3 (m/V,g:mL),影响果胶产率的因素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在此优化条件下,香蕉皮果胶产率可达到6.23%,提取的果胶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19.
以陈皮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酸法对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果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1.5、料液比1∶25(g∶m L)、超声温度75℃、超声功率231 W、物料粉碎度60~80目、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到20.60%。影响果胶提取率的因素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物料粉碎度溶液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果胶的成功提取。超声波辅助酸法与传统酸法相比,果胶提取率提高了4.25%、纯度提高了12.29%、酯化度提高了10.19%,且试验制备的果胶属于高甲氧基果胶。超声波辅助酸法是提取陈皮果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蓓  陈凯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65-168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并确定了用酸解法在枳椇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生物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PH值1.0,时间3h,固液比1:15,在该条件下果胶得率为2.48%。为生产上从枳椇中大量提取果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