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壳聚糖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mg/L、100mg/L、200mg/L)壳聚糖,干旱处理后观察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对甘蔗苗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提高甘蔗抗旱性的作用,其中100mg/L壳聚糖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中上、碱解氮缺乏的甘蔗地,结合甘蔗养分吸收特性,探讨甘蔗氮磷钾化肥配施效应。【方法】设置不施肥、氮磷钾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和不施钾肥处理,对甘蔗生长性状、养分含量、品质、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施肥、不施氮显著降低甘蔗的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叶片及蔗茎氮磷钾养分含量和产量,不施磷显著降低单茎重、有效茎数、叶片及蔗茎磷含量和产量,不施钾显著降低甘蔗的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叶片及蔗茎钾含量、蔗汁锤度和产量。氮磷钾配施甘蔗产量最高达150.1 t/hm~2,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 N 117.8 kg/kg、P_2O_5 189.4 kg/kg、K_2O 57.5 kg/kg,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7.1%、9.0%和35.6%。【结论】氮磷钾是甘蔗生长发育、体内养分累积、产量及品质形成的重要调控因素,在中低产田种植甘蔗时,更应重视氮磷钾肥的合理平衡施用。  相似文献   

3.
于分蘖末期(6月3日)对甘蔗闽糖70/611进行喷施硝酸混合稀土处理,施用量为40g/亩.结果表明,喷施稀土的甘蔗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在低温下细胞膜的离子渗漏量降低,细胞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短键脂肪酸含量提高.叶尖、叶缘和叶脉输导系统中厚角、厚壁组织增多,运动细胞和叶肉细胞及其胞间隙都较小.提高了甘蔗的抗寒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镉(Cd)胁迫下甘蔗体内Cd的吸收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甘蔗对Cd胁迫的耐受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Cd(0、25、50和100 mg/kg)对糖料甘蔗进行胁迫处理至成熟期,再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Cd在甘蔗体内的吸收以及甘蔗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壤Cd浓度的升高,甘蔗受害程度加重,甘蔗茎和叶中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精氨酸(Arg)和亮氨酸(Leu)等氨基酸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苏氨酸(Thr)和丝氨酸(Ser)等氨基酸含量在Cd处理浓度为25 mg/kg时降低,此后随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Cd胁迫使得甘蔗地上部的Cd含量显著增加,茎叶受到毒害,检测到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选用GT11和ROC20两个甘蔗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甘蔗伸长初期喷施100mg/L乙烯利。着重研究乙烯利对两个甘蔗品种一些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工艺成熟期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乙烯利处理有利于优化工艺成熟期甘蔗群体冠层结构;提高甘蔗叶片束缚水含量和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及维持其稳定性,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及综合抗旱能力;保持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性,改善GT11甘蔗品质。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Chl)、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 0~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甜瓜幼苗叶片Chl含量显著增加,对摸拟中度干旱处理(PEG150)效果作用最佳;MDA的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明显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中以500 μmol/L SA处理效果最为显著.随着SA浓度的增加Chl含量呈下降趋势,MDA的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随S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SA超过500μmol/L浓度,并在模拟高度干旱(PEG300)的胁迫条件下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甘蔗不同品种(种)对干旱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7-10个甘蔗品种(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抗旱品种(种)有较大的伤流强度和较高的切叶自然失水速度,用聚乙二醇(PEG600)处理叶圆片,在这种水分胁迫下细胞膜透品种(种)比不抗旱的累积量要大。干旱使叶片细胞束缚水含量增加,抗旱力强的品种(种)较抗旱力弱的含量高。受旱后甘蔗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与品种(种)抗旱力的关系不很明确。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培法研究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320 nm)胁迫下大豆"台湾292"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静态实验结果显示.20mg·L-1 ceCl3处理提高了大豆幼苗叶片自由水含量,Ce(m)+uV-B组自由水/束缚水值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Ⅲ)缓解了uv-B辐射胁迫期大豆幼苗叶片含水最的下降,促进恢复期含水量的提升.UV-B辐射对大豆幼苗叶片两种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同,使得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而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下降.Ce(Ⅲ)处理对UV-B辐射表现出拮抗效应,即减弱了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同时促进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Ⅲ)改善了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调节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20 mg·L-1 CeCl3处理有效防御了UV-B辐射对大豆幼苗水分代谢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田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ATP酶活性,调查不同处理的甘蔗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黄腐酸可以增加桂福96-89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2个参试甘蔗品种蔗茎增粗、蔗糖分含量提高。从2个参试品种4个处理浓度综合分析,黄腐酸处理浓度以200-400mg·L-1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硝酸钾对渗透胁迫下烟草脯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利用聚乙二醇(PEG)胁迫烟草,测定胁迫条件下,经过不同浓度硝酸钾处理后烟草叶片的相关生理指标,重点测定了烟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代谢途径中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转氨酶(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DH)的活性。结果表明,外加2 mmol.L-1KNO3可以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b含量和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有效缓解PEG胁迫对烟草叶片的伤害。胁迫条件下硝酸钾可以增加烟草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推测PEG胁迫显著促进脯氨酸累积可能是因为胁迫增强了谷氨酸途径中P5CS活性,PEG胁迫下硝酸钾促进脯氨酸累积则可能是因为硝酸钾增强了鸟氨酸代谢途径中OAT活性。  相似文献   

11.
植物节外生枝与叶上开花现象的形态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Thunb.)Dietr.]和万寿竹[Disporumcanton-iense(Lour.)Merr.]的形态观察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1)青荚叶叶上开花现象是由植物遗传上的原因引起的,花或花序的发生位置在叶片的中脉上,而不是在叶腋;2)万寿竹的花序着生位置以发生在合轴分枝的主枝顶端给予了较合理的描述。本文还对国内有关文献上对节外生枝和叶上开花现象在描述上出现的分歧进行了分析和适当的订正。  相似文献   

12.
13.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 GC-9A 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氯氰菊酯(cype-rmethrin)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和消解动态。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速度是相当慢的。氯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天和12天。在整个水果生长期,使用氯氰菊酯25ppm 和50ppm 喷施2-4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56-25天,氯氰菊酯在苹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335-0.0968ppm 和0.1058-0.2300Ppm,而土壤中氯氰菊酯的残留量低于最小检出浓度。施药浓度为100ppm 使用2-4次时,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为25天,氯菊氰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2967ppm 和0.233ppmm。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染色体显微切割和微克隆技术的初创、应用和发展前景作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5.
夏高粱对锌、锰的吸收情况为:苗期较慢,拔节至齐穗阶段达高峰,此时亦是干物质增加最快的时期,齐穗以后吸收逐渐减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锰肥可使夏高粱籽粒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8.3%和6.0%。施用锌、锰肥能促进植株对锌、锰的吸收和提高植株体内的锌、锰含量,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盆栽试验显示,在不同土壤上,夏高粱对锌、锰肥的反应差异较大,这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锌、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迪卡白种公猪肢蹄病的调查与蜂胶防治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1)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跡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2)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绒病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与关节炎、附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3)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4)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春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的水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等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水、肥工作效应。水肥措施可显著影响穗粒数和穗粒重,而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增加灌水对籽粒品质性状具有稀释效应,增加施肥可改善小麦品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